泰國和馬來西亞近年來的經濟發展令人矚目。泰國憑藉其強大的旅遊業及酒店業,成為全球旅遊市場中的重要據點。同時,馬來西亞則在數碼經濟領域的迅速增長,特別是在電子商務、金融科技以及數碼基礎設施方面,吸引大量國際投資者與技術專才。根據當地數碼經濟公司(MDEC)的報告,馬來西亞的數碼經濟在2023年增長了約9%,全因電子商務與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推動。
如同曾經的香港,抓著經濟金融全球化的機遇,令城市高速發展,泰國和馬來西亞也是同樣乘著時代的機遇崛起,加速經濟增長。兩國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尤其是擁有國際視野的專才,以推動當地企業的創新與發展。對於香港的打工仔來說,這或許是一個尋求新機遇的好時機!小編找到兩位在當地發展多年的港人,分享他們如何在新興市場中找到事業發展的突破口。當然還少不了實用的簽證申請指南和生活建議,助你在這片新天地中開創屬於自己的未來。
Catherine:前往泰國發展約10年,現為國際學校的漢語教學/中文老師。
A:我本身是中文系畢業,一直都想做老師,很順利就進入了教育行業,在中學教中文。但日常工作壓力真的很大,有很多非教學的事務要處理,不是我理想中的教學方式。機緣巧合之下參加了一個國際漢語教學的研討會,認識了泰國一間國際學校的中文老師,就萌生起「去試一試」的念頭。於是到教院讀Master,考取以外語教中文的資格。在學期間一直與當時認識的國際學校老師保持聯絡,大家的教育理念相近,主動向學校遞交求職信,幾番面試後,成功獲聘。
A:我申請的是Non-Immigrant
B Visa ,即工作簽證,每年續簽。只要有泰國公司聘請,提供正式僱傭合約,就可以申請。搞簽證時間都好快,大約2個多月。其實我也不用做什麼,學校會安排專門的機構來處理,畢竟全校都有很多海外職員。簽證一年到期,每年都要續簽。
A:以我來說,職場環境和香港非常不同,同事來自世界各地,大家相處友善,沒什麼壓力。工作專注於教學,不用處理其他雜務,還可以參與很多世界各地關於中文教學的分享會、研判會⋯⋯對於個人長遠的發展很有幫助。但出入還是有的!
泰國的官方語言和文件只有泰文,日常生活都需要你識泰文,不懂泰文始終都有一種難以融入的感覺。所以我在工作的第二年就積極學泰文,希望能在這裡長遠發展下去。同時,泰國人對於私隱權的概念是極度薄弱,職場間的文化很親近,有時你會覺的親近到過了火,我沒有男朋友與你有什麼關係呢?情況如同香港每年新年的親戚大問候!好處是只要進入他們關心的圈子,就成為了一家人,累積當地人脈;壞處就是界線拿捏困難,有時會覺得困擾。凡事總有兩面,看你能不能接受。如果你打算來泰發展,事先做好心理準備,拿捏個人私隱的公開程度。
A:泰國其實是一個非移民國家,入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我可以申請長期居留、永久居留權。可惜永居每年的名額只有100人,申請者眾多,困難也不少。從工作簽證變成求久居留,條件嚴明,要求受僱者在同一間公司就職超過5年,而且連續5年月薪都要超過8萬泰銖,並向政府繳交規定的所得稅。而你無從得知公司為我報了幾多稅,只有等到你向他們表示需要申請永居,查看稅單才知詳情。
A:純粹個人觀察,對於本身沒有泰國網絡而來泰發展的人,大數是這兩種行業:旅遊和酒店業、教育與培訓。如果你是這兩大行業,不妨思索清楚個人的優勢及劣勢,為自己做最有利的規劃。以全球局勢來說,東南亞尤其泰國確實是遠景看漲,來泰國是可行的選擇。人工暫時可能比不上香港,但論長遠發展機會,這裡一定比香港多。不過就要做好心理準備,泰文和職場文化都是你要克服的挑戰。
Sandy:前往馬來西亞發展約3年,現為金融科技公司的項目經理。
A:早幾年的社會事件,我已經有想去外地工作的想法。但我的家人年紀也不少了,爺爺更有90多歲,不想去歐美國家,萬一有事也趕不及飛回香港。當時首選地是新加坡,可惜一直找不合適的工作。我也明白,自己不是最叻的那批人,也沒有很強勁的人脈網絡,而想去新加坡人又多,公司的選擇多,未必輪到我!跌跌撞撞了一年多,我看到馬來西亞的工作機會愈來愈多,才開始留意馬來西亞。
當地的電子商務和科技產業發展近年來非常迅速。因為馬來西亞人精通不同語言,加上薪酬和租金便宜,不少大公司都選擇以馬來西亞作為營運中心。更有不少大型科技公司為了節省成本,把APEC區的客戶服務、科技發展等部門建在當地。這對於我來說可能是個好機會。機會愈來愈多,競爭者卻少了,似乎是可行的方向。當眼光集中當地,我發現香港的科技專業人才頗受當地企業認同,因而收獲了不少面試機會。最後獲得了現職公司的垂青,幫我安排工作簽證。
有興趣去馬來西亞發展?即上Jobsdb!
A:馬來西亞的工作簽證(Employment Pass)其實分為三種類別,第一類是Expatriate,薪酬要求為每月馬幣10,000,工作合約的期限需為5年內。第二類也是Expatriate,但薪酬要求就降低為每月馬幣5,000,工作合約的期限需為2年內。第三類是Knowledge/Skilled Worker,薪金要求為每月馬幣3,000 - 馬幣4,900,性質類似於我們香港口中的外勞。
A:我所在城市是吉隆坡,職場環境其實跟和香港相似,甚至更多國際化。公司文化比較偏向西式,工作氛圍比較輕鬆,強調團隊合作和創新。同事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族群和背景,初時花了點時間適應這種多元的文化差異!馬拉的官方語言是英文和馬來語,即使是和當地人溝通,我們也能用英文,溝通卻比想像中輕易。
不過,也有一些出入!馬拉整體的工作節奏較香港慢,我要學習更有耐性來等待決策和回應。又或許是因為香港人的效率真得太快,我很慶幸能在這裡獲的賞識,一年多就升了職。這是我在香港時不太容易實現的!香港的職場較為平穩,大多是按部就班的,升職要靠資歷。但馬來西亞的發展節奏很快,職缺和升遷變數很大,機會也更多。只要你肯努力、展現實力,晉升空間還是挺大的,這讓我在這裡感覺到一種不同於香港的職場活力。
A: 哈哈,馬拉生活還真有不少讓我「摸不著頭腦」的時候!例如當地中文普遍用的是簡體字,而字意卻不是我認知中的意思。因為很多詞是馬來語或福建話的拼音,「啦啦」是「蜆」、「蘇東」是「魷魚」,我也是住了一段時間後才慢慢了解。另外,馬拉是穆斯林國家,超過60%人口信奉穆斯林。很多地方都比較嚴謹,特別是女性穿著方面。雖然非穆斯林沒有強制要求,但我還是會注意避免穿太短的裙子或短褲,尤其是去一些公共場所的時候。
A:目前來說,我沒有申請移民或入籍的打算。當然,如果日後在這裡長期工作,我會考慮申請更長期的居留簽證,這樣可以在這裡工作和生活得更安心。其實,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且開放的國家,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環境,都很適合長期居住。
A:我覺得這取決於個人的專業背景和發展目標。如果你在電子商務、科技、製造等領域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能,馬來西亞確實是一個值得考慮的發展選項。這裡的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工作壓力也沒有香港那麼大,對於想尋求更平衡生活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 半數打工仔願出走打工!令人嚮往海外工作地點:英國加拿大增幅明顯
▪ 澳洲延長技術簽證至5年期 從事廣告/銷售/設計/飲食/服務行業有機會移民?
1. Non-Immigrant B Visa (工作簽證)
2. SMART Visa
1. Employment Pass (EP)
2. Professional Visit Pass (PVP)
非工作簽證,但你可感有興趣:
3. Malaysia My Second Home(MM2H)
項目 | Employment Pass (EP) | Professional Visit Pass (PVP) |
對象 | 外籍專業人士(受僱於馬來西亞公司) | 短期工作或專業任務的外籍人士,如顧問、技術專家等 |
行業適用 | 專業領域、高級管理、技術等 | 各種專業行業,適用於短期專業項目 |
薪酬要求 | 至少每月馬幣5000 | 無具體薪酬要求,但需有受邀工作的證明 |
資歷要求 | 相關專業資歷和工作經驗 | 根據專業任務的要求,通常需要有相關資歷和專業背景 |
申請文件 | 僱主合同、護照、教育證書、工作簽證申請表格 | 僱主或邀請方提供的邀請信、護照、專業資歷證明文件、申請表格 |
簽證期效 | 2-3年 | 最長12個月,通常根據項目時長核發 |
官方資料 | https://www.imi.gov.my/ | https://www.imi.gov.my/ |
項目 | Non-Immigrant B Visa (工作簽證) | SMART Visa |
對象 | 外籍專業人士、創業者 | 高技能專業人士、創業者、投資者 |
行業適用 | 各種專業、企業創業 | 科技、創新、數字行業 |
薪酬要求 | 無薪酬要求,根據工作或創業安排 | 根據行業,需證明薪酬或投資金額 |
資歷要求 | 根據行業需要,需有相關資歷 | 科技或創新領域的相關資歷和經驗 |
申請文件 | 僱主合同、公司文件、教育證書、護照、簽證申請表格 | 行業推薦信、護照、簽證申請表格、財務證明 |
簽證期效 | 初期90天,延長至1年 | 1-4年 |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