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實現碳中和,是現今全球各地的共同目標。在這大趨勢下,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發展步伐,亦正不斷加快。「綠色金融」和「綠色科技」作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兩大引擎,也對相關人才有持續上升的需求。這對於有志於加入綠色人才發展市場的年輕一代來說,選擇將更加多。而相關培訓,也顯得重要。
▲中國海外發展金融業務部及企業傳訊部總經理及香港地球之友董事及榮譽司庫吳溢穎稱,要令ESG發展繼續向前,進一步鞏固香港在亞洲區內的「綠色金融中心」地位,重點之一是人才培訓。現時除科大、中大及嶺大提供相關學士及碩士學位課程,在職人士可透過政府資助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選擇合適的課程進修,提升ESG專業養分。
隨著ESG愈來愈備受關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GSF),以及綠色科技(Green Technology)的角色亦愈趨重要。身兼中國海外發展金融業務部及企業傳訊部總經理,及香港地球之友董事及榮譽司庫吳溢穎(Athena)表示,自香港聯交所於2019年修訂《上市規則》,就ESG引入強制披露要求後,能替企業編寫ESG報告,以及協助組織規劃可持續發展策略的人才,需求一直增加。
「要成為上述相關專才,除需具備ESG知識、強大的數據處理及分析能力,還要緊貼著最新法規與國際準則,因ESG涉及的數據範疇非常廣泛,加上監管機構不時改動法規條文,所以行業要配對合適專才,並不容易。」Athena稱。
求才若渴情況下,能成立一支獨立團隊、專責ESG工作的金融機構,以她所見,為數其實不多。「現時不少公司會由對ESG有專業知識的員工,跟不同領域的顧問,例如氣候變化顧問、減碳顧問等合作,完成撰寫ESG報告任務。」她稱:「在這趨勢下,掌握ESG知識,將成為整個企業團隊必備的工作技能,而非只是ESG分析師的事。以銷售投資產品的銀行職員為例,現今不少信託基金均含ESG元素,所以從業員起碼要有相關的基本知識。換言之,持續進修,擁有終身學習的熱誠,相當重要,否則,當社會不斷在變,尤其GSF、ESG經常更迭,停止學習的話,只會不進則退。」
為配合香港特區政府邁向2050年前的碳中和目標,除需要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人才,與ESG息息相關的綠色科技,人才需求量亦持續上升,香港科技園綠色科技高級經理方英姿(Sharon)指出,當中包括以下5大範疇:
Sharon稱,每當提到「綠色科技」,不少人都以為,工作機會只為科研人員而設,以科學園為例,目前有6成僱員都是科研人員,例如軟、硬件工程師及科學家等,不過,其餘4成的非科研人員,如業務發展經理、項目經理等,對推動以上5大綠色科技產業,角色同樣舉足輕重。
「他們毋須精於研發,卻要有跨學科能力,本地綠色科技公司由初創到發展成熟,都需要財務、營運和營銷等人才,如有ESG證書又懂得運用AI科技,對這些崗位將更事半工倍。」她稱:「所以綠色科技的事業契機,非科研人士專屬。」
▲身兼香港科技園綠色科技高級經理及嶺南大學行政人員專業教育計劃(EPE Programme)首席顧問的方英姿表示,人工智能的進化,令大家對永續評級(ESG Rating)、篩選可持續性金融投資組合,以及撰寫整合ESG報告等,也輕鬆快捷得多。
有意在綠色金融和綠色科技展才能的年輕人,Sharon及Athena認為,以下裝備,必須要有。
身兼嶺南大學行政人員專業教育計劃(EPE Programme)首席顧問的Sharon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從業員所擁有的ESG知識,必須與國際級門檻相符,才可應對企業分析ESG因素時的複雜性。「為提升GSF相關工作人士的專業水平,迎向可持續經濟發展新趨勢,政府於2022年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完成培訓的合資格學員,最高可申領HK$10,000學費資助。計劃推行至今,可選擇的課程已超過100個,今年嶺大與香港地球之友攜手舉辦的『可持續金融和ESG分析行政文憑』課程,亦在該計劃之列。」她稱。
課程的獨特之處,是大灣區第一個ESG AI課程,證書由嶺南大學頒發,教學團隊都是大學資深教授和企業的ESG專家。內容除深入探討可持續金融概念及市場最新趨勢,並加上AI的運用,讓學員於學成後,可善用AI工具迅速處理海量而複雜的ESG數據作分析。
「課程深入淺出,即使參加者並非金融財經本科出身,亦不難了解教學內容。」Athena補充說:「完成課程後,合資格的學員可報考歐洲金融分析師聯合會 (EFFAS)舉辦的ESG分析師認證(Certified ESG Analyst®, CESGA)資歷考試,與國際認證接軌。」
自從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近年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工作上的確為打工仔帶來不少方便,但Sharon提示,GenAI的資料庫可能不是最新的資訊,從業員使用時應仔細分辨,AI的答案是否無誤。如要辨清真偽,便要先打好基礎,深入了解ESG的框架、宗旨、原則,並且多留意市場脈搏,以及金融監管機構的守則,有何新改動,才可適時更新自己的資料庫。她建議,平時除透過網上獲取資訊,亦可參加ESG業界舉行的工作坊及專題研討會,把握市況先機。
現今,年輕一代一般的家庭背景也是家中獨子獨女,加上科技發展迅速,自小習慣用通訊軟件溝通,較少作面對面的互動。但ESG工作講求的是跨部門溝通,即使你是工程師,也不能閉門造車,必須透過良好溝通,以及高度的團隊合作精神,才可將事情做好。所以,除了持續進修,充實與ESG相關的硬技能,Athena認為,有抱負的新鮮人還應加緊鍛練軟實力,包括溝通技巧及團隊協作能力,「軟」「硬」兼施,從而加快ESG及個人成長。
撰文:TY 圖片:被訪者提供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