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Crybaby人氣爆棚﹗想做下個盲盒IP創作者?流量品牌創辦人分享入行4大準備

Labubu、Crybaby人氣爆棚﹗想做下個盲盒IP創作者?流量品牌創辦人分享入行4大準備
Jobsdb content teamupdated on 11 March, 2025
Share

IP角色Labubu、Crybaby近來風靡世界,帶動「谷子經濟」、「盲盒經濟」飆升,一些透過知識產權(IP)授權的「收藏級」產品,在網路上甚至被炒至天價,入坑的不僅限於年輕女生。本地高流量品牌Dustykid及Plastic Thing創辦人認為,年輕一代如滿腔創作熱情,想藉著作品建立客群情感連結,在IP文創產業做出好成績,可嘗試從以下層面入手,裝備自己。

Dustykid除透過社交平台、書刊、文創產品等,與粉絲探討人生,最近並推出Dustykid AI應用程式,聆聽學生心事之餘,同時以心靈療癒圖文,交流成長的喜怒哀樂心路歷程。

Dustykid建議IP產業原創人,要有4「首」準備

從社交媒體專頁的心靈療癒圖文,發展至產品多元的人氣IP,Dustykid近來並透過Dustykid AI聊天機械人,聆聽學生內在聲音,以圖文開解他們,當有需要時,會在保密機制下,讓社工及輔導人員介入,協助學生管理情緒。「塵爸」陳塵表示,一直以來能替成功解鎖的主因,絕不是單一,當中值得新一代創作人留意的,有以下4「首」準備。

首要準備1:為角色塑造個性化特徵

一個原創的IP角色,能否吸引眼球,「特徵」很重要。其特徵不需天花亂墜,或過於複雜,清晰易明才更容易令人記起,有助提升對角色的辨識率。譬如Dustykid之所以能使人留印象,「塵爸」認為,全靠它那咧嘴而笑的特徵,簡簡單單,平易近人。「就算你對它沒有太大好感,至少見到時能認出它,這一點相當重要。」


「塵爸」陳塵表示,想一個新的IP角色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造型設定方面,鮮明的特徵很重要,例如Dustykid的大嘴笑臉,就是其成功因子之一。

首要準備2:先深入了解自己,才有機會突圍

IP產業新人想創作有成,「塵爸」強調,宜先去研究,內在的你到底是怎麼樣,以及有甚麼過人之處,然後選擇自己擅長的載體,例如,可以是插畫、油畫、雕塑,甚至是音樂,來發揮創意。

如果你費盡心機、時間,去鑽研那些潮玩IP,然後人有我有,依樣畫葫蘆,只會永遠做別人影子,無法突出自己。

「有人會質疑,不多去參考人家的成功案例,有可能與市場、商業元素脫勾。但其實,當人家愛上了你的作品時,整件事就自然變得很商業,商業合作機會亦會主動找上門。」陳塵:「所以,你的腦袋、你本人,才是成就IP角色的最大資本。」如想加強資本,他深信,博覽群書,是最有效而直接的「融資」方法。

首要準備3:耐性、堅持不可少

成功是需要時間與耐性生成,很老掉牙的道理,卻是事實。「塵爸」回顧,Dustykid誕生前,之前的三個作品也不太令人受落,因此,年輕一輩如真心喜歡創作,必須給予自己時間去試,然後視乎市場反應,再作檢討、微調。

「現時爆紅的Labubu、Molly,都是創作者努力不懈十多二十年之成果,所以,有心入行的年青人,別以為在一、兩年內,即可造出驕人成績;一個新的IP角色,通常要深耕最少十年八載,才略有小成。那些在全球深入民心的IP角色,例如Hello Kitty、多啦A夢,能擁有現時的市場地位,都是經過長年累月打造而成。」

他稱:「從事創作的人,相信都想自己的作品長青,而非曇花一現,大賣三兩年便銷聲匿跡被淘汰。如要達致這目標,耐力與堅持,便絕不可少。」

Dustykid那些能引人共鳴的心靈輕哲學,一直以言簡意賅、一針見血著稱,「塵爸」稱,這份創作力全因喜愛閱讀所致,所以他建議,有意透過圖文表達創意的新鮮人,宜博覽群書,萃取文本所需的養分。

▪ 曾創致敬Steve Jobs Logo爆紅 卻遭誤解抄襲?港設計師不灰心 潛伏13年玩盡跨界創作

首要準備4:將耐性延伸至學習層面

除以耐性將作品帶到長青境界,「塵爸」認為,年輕創作人並應將這份耐心,延伸至學習方面。

「進步是需要時間去練就,欲速不達;因此,年青一代如在起步不久便頻頻轉職,以為可盡快整頓職場,其實反而會錯失全面吸收所需經驗、學習人家長處之機會。」他結語:「職場與人生歷練,是需要時間,一點一滴去累積;心急的話,可能會弄巧成拙。」

以幽默風格持續吸Like的Plastic Thing,每次推出盲盒時,都大受歡迎。Plastic
Thing Limited董事Kim表示,新一輩創作者如想作品令人產生代入感,就要從角色的個人風格著手,建立「產品特色化」(Market
Differentiation)。

Plastic Thing勉勵新鮮人:裝備3大軟實力,樹立IP「產品特色化」

另一潮牌Plastic Thing Limited的董事葉劍琨(Kim)認為,在現世代,社交媒體平台愈來愈多,做創作,已不如以往那樣,資歷要非常深厚,才可取得工作入場券。

「以前,插畫、漫畫師需要很厲害的畫工,才有機會出版成書,為人所知;但現時,每個人也可以在社交平台開帳戶,分享作品,只要你的畫作水準並非太差,受眾是樂意給予時間及空間讓創作者去進步;正如近年不少造星節目,並不要求參加者一鳴驚人,觀眾反而喜歡見到他們假以時日,逐步成長。」

如是者,Kim表示,創作者的作品能擁有個人風格,令人一望便知是你手筆,十分重要,因這樣才可樹立「產品特色化」(Market Differentiation),促使受眾對你的作品產生代入感。

不過,要建立個人風格,從來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沒有捷徑可走,他稱,所有長青的IP,都需要時間去「煲」,而在「煲」的過程中,有3種軟實力,創作者應當儲備好,以便加強職涯發展競爭力。

軟實力儲備1:既貴多又貴精,從不同領域,吸收創作養分

涉獵不同範疇事物,培養多一些興趣,是Kim和Plastic Thing主筆葉欣(Yan)令創意持續的途徑之一。二人平時所看的書、電影,所聽的歌,題材也很廣泛,不論古今中外、新舊經典之作,都會接觸,從不局限於某一類型作品。

「我倆咩都鍾意八卦吓、知吓。」Kim稱:「其實生活中每一範疇,不論書本、音樂、電影、時裝,或者一件玩具⋯⋯也與創意連結著。例如,近來我們愛上拍攝星空,捕捉畫面期間,亦同時為工作帶來不少靈感。」

「所以,當一個人接觸的事物愈廣,加上人生歷練增加,創作靈感便會主動找上你,毋須你千辛萬苦去搵靈感。」

造型和性格同樣可愛的「為食妹」Fatty,近年不時獲商場及品牌邀請,成為IP活動、產品之女一,Kim認為,一個角色之所以有那麼多知音人,通常取決於創作者能以敏銳觀察力,從日常生活中發掘有趣題材,並將之放大。

▪ 憑三分鐘熱度突圍?由旅遊記者、烘焙到9GAG 帶品牌衝出香港:以幽默面對世界

軟實力儲備2:利用小考思,引發共鳴

一個IP角色或作品能夠超人氣,「引起共鳴」是關鍵。至於如何引發共鳴?觀察力很重要。Kim和Yan的經驗之談是,眼觀生活細微之處,耳聽八方,從中發掘有趣、搞笑事情,然後透過作品,將之放大,就是共鳴。

「由於每個人的笑點也不一樣,所以創作者是不可能令所有人也產生共鳴,即使殿堂級大師,也不能保證,每件作品都是神作,成功背後,很多時是從失敗之中,汲取教訓與經驗,加以改良。」

Kim稱:「如凡事追求完美,是無涯的,亦沒有可能做到,所以,應將自己能力範圍以內的事,做到最好,譬如,設計產品時,我們會盡力透過一些小考思,為粉絲製造驚喜,這就好比為你所愛的人,送上Surprise一樣。」

「如以這種態度去創作,工作將如同參與遊戲那樣有趣味;當你感到開心,自然願意盡力做到最好,作品便會觸發共鳴。」

Kim稱,「為食妹」的個性原型,其實是作者Yan本人之投射,而非憑空想像。當一個IP角色就是創作者的化身,其習性、思維、內心世界亦等同於自己時,作品自然不會矯揉造作,容易令人產生共情,受到歡迎。

軟實力儲備3:調整心態,別讓點讚數字作主導

在IP產業發展的另一舉足輕重軟實力,是調校好心態,Kim的建議是:不要被社交媒體的點讚數字,控制著情緒和創作路向。

「雖然要將這些數字完全拋諸腦後,談何容易,但一旦被演算法、大數據牽著鼻子走,令你過分執著於迎合市場所需,便會局限了創作。」

他稱,假使數字未如理想,不要驚慌失措,影響創作心情;若然作品大受粉絲歡迎,也莫太囂張,應檢討成功原因,是社交平台的演算法推你上去?還是你本身確實有真材實料?

Kim:「總之,不論成敗,亦不要讓數字作主導,它只不過是一片浮雲。踏實做好創作,才可以令愈來愈多知音人Follow你。如果不學無術,馬虎了事的話,這團浮雲很快便會煙消雲散。」

撰文:TY  圖片:被訪者提供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More from this category: Finding the job for you

Top search terms

Want to know what people are searching for on Jobsdb? Explore our top search terms to stay across industry trends.

Explore related topics

Choose an area of interest to browse related careers.

Subscribe to Career Advice

Get expert career advice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providing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agree to the Collection Notice and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