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職場 Take Ownership? 培訓與發展是關鍵 達致可持續的職涯

FacebookWhatsAppTelegramEmailCopy Link

現今打工仔對工作的要求已不同,注重可持續的長遠成長,不只注視一時的薪酬福利。他們希望可以在公司學到新知識,JobsDB 2022年薪酬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九成25歲或以下的打工仔有增值計劃。企業當然會因時制宜,愈來愈重視員工的培訓與發展,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在今年發表有關僱員培訓的新聞稿亦說明,香港企業在2021年對僱員提供培訓的預算、開支和僱員的培訓時數都有明顯的上升 

恒隆學院ACADEMY 66  提供全方位的培訓課程 

在員工發展及培訓策略方面,恒隆地產(下稱恒隆)就是箇中翹楚,員工於2021年的平均受訓時數逾22小時,領先同業。恒隆為所有員工提供系統性的培訓及發展計劃、在職指導和業務體驗等,幫助員工發揮潛能,達到長遠的事業發展。恒隆並設有專門的恒隆學院(Academy 66),為各級員工提供全方位學習機會,安排定期課程,並支援內聯網的網上學習平台eAcademy 66,迎合員工多方面學習需求。 

恒隆地產副董事(集團人力資源及行政總監)潘舜雅女士(Janet) 表示:「我們相信員工應該主導自己的學習,作為長遠事業發展的規劃,與恒隆一同攜手前行,共同達到可持續成長。」如何做到長遠事業發展的規劃?恒隆分別從四大方向:領導力、個人效能、職能性、公司與市場知識,為員工作出整體規劃的全面培訓,助員工建立個人價值,主動Take Ownership。 

領導力顧名思義就是培養員工的管理能力,個人效能培訓員工的軟技能,例如談判技巧、演講技巧、溝通技巧、衝突管理等。職能性針對不同職位作出的實用技能培訓,幫助員工獲取專業資格及專業發展。公司與市場知識則能夠凝聚人才,讓員工了解公司的價值觀,與公司一起靈活面對各種營商環境的改變及挑戰。 

▪【前路與錢途】會計、審計有何分別?了解起薪點、考牌、晉升及轉型等5大行情

▪ 港公司推「辦公度假」網民:玩得唔盡興﹗Workation崛起成勞資雙贏局面?

學習不拘一格  增進前線員工了解認知障礙 

顧客服務主管周琪琦(Zoe)在恒隆工作了四年,非常認同公司的多角度培訓策略,參與了多個不同範疇的課程。她認為多方面、多角度的培訓能幫助前線同事應對工作所需,「顧客服務是前線工作的重要一環,公司除了為我們提供客戶服務的培訓,更與外部機構舉辦有關認知障礙的課程,讓前線同事於日常工作中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適時協助,令不同職位的員工都能夠得到更全面發展。」 

恒隆欣賞每位員工的才能,希望在公司內部培育未來管理梯隊,除了通過各部門主管積極發掘具有潛質的關鍵人才,更特別為管理及領導職級的員工制定培訓課程,開拓他們的思維及提升其領導才能,以應對將來的業務需要及市況。Janet補充:「我們近年積極舉辦了『領導能力發展課程』、『管理發展課程』 及『INSIGHT致勝之道』網上講座系列等課程,透過互動培訓、項目研習及分享機會,從而提升員工的能力及信心,激勵他們的主動發揮所長。」 

INSIGHT致勝之道  提倡欣賞文化 

內部審計部高級經理胡德耀(Ivan) 已於恒隆工作了八年,認為公司在員工培訓與發展方面煞費苦心,即使是在疫情高峰期間仍沒有停步,推出不同形式的網上活動,而當疫情趨向穩定後,便立即改變形式,以便為員工提供最貼切合適的培訓計劃。他非常讚賞「INSIGHT致勝之道」一系列的課程,他認為:「公司定期與各部門安排分享會『INSIGHT致勝之道』,使同事了解各部門的運作及挑戰,,這令我認識及欣賞各部門的工作,也更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 

恒隆為員工舉辦的課程打破地域疆界,邀請各地優秀項目的負責團隊分享成功經驗和解難的歷程;同時也打破部門界限,邀請部門與其他同事介紹和分享部門職能,增進彼此對工作流程的了解,從而鞏固欣賞文化(Culture of Appreciation),員工互相學習、理解和欣賞。 

管理發展課程  上下齊心鼓勵學習 

談及培訓與及發展,最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再好的計劃,也需要得到員工認同,才能長遠發展。恒隆的管理層深諳此道,多方面鼓勵員工學習,上下齊心,一起達到可持續的個人成長。 

Ivan舉例說明:「我們每年都會為同事訂立培訓目標,想在審計行業發展,就要持續進修及考牌。我們除了安排指定課程之外,更會鼓勵同事利用公司資助修讀外界的相關課程,例如國際信息系統審計師(CISA)、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國際註冊風險管理確認師(CRMA)、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CIA)⋯⋯」有志在審計行業發展的員工自然非常樂意參與各項培訓,畢竟考獲的資歷都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錢。Zoe會在日常例會之中加強培訓的訊息,並為下屬安排合適的培訓課程,「當培訓變成日常的事情,同事以及團隊都很樂意接納。」 

▪ 大學生見工必答Behavioural Questions 靠STAR Approach 4步過關 情景、角色等缺一不可Behavioural Questions靠4大貼士過關

▪ 未來職場新常態!企業紛採用混合辦公模式 9成香港打工仔支持

靈活彈性  自主學習助個人發展 

在整體規劃的培訓以外,恒隆理解員工有各自的學習需要,而一些行業的專門技能未必能夠由公司統一作出安排,因此鼓勵員工在年初訂立績效指標時,與上司共同商討及訂立年度的發展目標 

恒隆在整體規劃的培訓之外,也給予員工自主學習的空間,鼓勵員工善用公司提供的培訓資助,選擇有助個人職涯發展的培訓課程、應考專業試和獲取專業會員資格。Ivan以自己為例,每年都善用公司的資助來支付與工作相關的支出,或是考取相關的專業資格,大大提升了他的職場競爭力。「公司很開明,鼓勵我們善用自己每年的培訓資助,自由選擇合適的發展計劃。」 

培訓及發展主管趙福康(Fred) 表示,恒隆為了進一步推動公司的持續學習策略,將會不斷豐富培訓資源,配合科技,提供多元化的選擇,滿足同事不同的發展需要。其實,學習就是恒隆工作的一部分!「我們鼓勵員工take ownership,你的價值由你定義,時刻保持與時並進的心態,持續進步,公司與員工共同成長!」 

(資料由客戶提供)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想收到更多JobsDB最新職場資訊?

熱門文章
AI降臨,人類失業?意想不到原本是預言的景象,在2023年已經殺到埋身,近期大熱的AI平台ChatGPT令一眾打工仔費盡心思鑽研如何物盡其用,寫報告、安排日程表、製作Excel公式表及回覆電郵統統交給這位AI大神,最新推出ChatGPT 4.0 收費版本更超越文字,可以回答及描述圖片,它的進步真是一日千里。而其實除了GPT,一系列AI畫圖軟件,例如Midjourney、control net、stable Diffusion等,早已登錄職場。正當各位磨拳擦掌,準備好好在AI世代,練就一身偷懶慳時間絕技時,危機其實已經悄然埋身。不少科學家指出AI的出現可以取代社會上的大部分工作,你以為這只是都市傳言?其實已經發生在你我之間,小編親身見證三個被AI搶去飯碗的職場個案。看看他們的第一身經歷,再分析自救之道!AI再強大也有弱點,只要學懂三個方法,就可保住飯碗。  「AI搶咗你份工!🥶」之三個真人真事  1. 插圖家敗在Midjourney手上 被 foul出工作    打工仔職業...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已超乎大家的想像,例如近來推出的新型聊天機器人模型ChatGPT,透過大量數據和分析而作出連貫及合理的回應,令人驚艷!無容置疑,數據分析已經影響著世界各地的所有產業,其中當然也包括人力資源行業。麥肯錫表示,超過 70% 的企業將人員分析 (People Analytics)視為首要任務。一眾HR很清楚知道數據和分析是未來策略的重要一環,但是該如何入手呢?難道要中途出家,學習IT專業知識;抑或是自學Python、Tableau、QlikView等數據分析工具;或是進修統計學知識⋯⋯ ▪ 【2023旅行攻略】打工仔想請盡年假去玩?自製9 大長假期 推薦最啱玩長中短出走路線 ▪...
初出茅廬的打工仔,可能懷抱滿腔熱誠,然而於職埸打滾一段時間後,便開始被重覆、忙碌的工作、壓力等磨滅熱情,各位打工仔,你的熱誠又有被消耗殆盡嗎?   近日就有網民於討論區發文,表示想知道「有咩職業會對自己份工真心充滿熱情」?樓主認為大多是一些從事「比較幫到人或者對人」職業的打工仔,例如醫生、社工、警察等,才會真心對工作充滿熱情,因為幫到人之餘,薪金亦高。  帖文一出,引發網民熱議,有人突破盲點,留下「神回覆」:  「無職業」  「本身工作就唔會令人熱愛,將自己興趣變成工作只會令自己唔再鍾意個樣野」  「曾經真係有熱情,但感情總有逝去既一日」  「李嘉誠個孫」   有人認為工作熱情與薪金有關:  「你試下日薪比一百萬我,我日日番工番足365日」  亦有人認為是興趣所致: ...

十大熱門搜尋

Scroll to Top

Processing, please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