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夢想家|曾犯詐騙 決心做個「死去的自己」 零資助辦拾荒平台 只為受助者設想

FacebookWhatsAppTelegramEmailCopy Link

早前《窄路微塵》上映,大眾重新看見清潔工,其實同樣像微塵般不獲看見的,還有拾荒者。幸而在「西」的世界,仍有不「西」的人同行——NGO新福事工協會關懷貧窮學校事工主任、拾平台創辦人之一鄧永謙就是其中一個。但原來他也曾經做過「西人」,如今卻變成西西弗斯。 

不求KPI:人是最重要的

從旺角大街轉進後巷,一個婆婆正默默在疊好紙皮。阿謙熟絡地和她打起招呼:「你條腰還好嗎?」患骨枯難以彎腰的他,卻不斷俯身聆聽;有紅斑狼瘡症,太陽會誘發病症,卻常常帶把遮就上路。這是他從2012年就開始的日常,探訪以外他也辦體驗活動、講座。只是一團團探訪後,他有感沒改變什麼,2018年就和同伴創立了「拾平台」,專注拾荒這個少人關注的群體做研究倡議。 

他們招募了一班義工開展全港拾荒者調查研究,疫情時又到處張羅物資,近來還找了個物理治療師落後巷幫拾荒者、清潔工友診症,教拉筋做運動。這是他觀察很久、問了很多街坊才確定的需要,再發現上去診所不方便街坊,才決定叫治療師下來。 

不強加「服務」,就需要等待,在常講KPI的世界中,他說:「不急。我們不申請資助,就是想多些在他的位置去想。」他肉緊地說:「人是最重要的,什麼都做不到都不要緊,至少我們之間還有一個關係。」那叫守護:「陪住他,提升他的自主性,有事就看看有什麼可幫到、安撫。」 

花時間去和街坊逐個聊天、聆聽需要——不符主流的成本效益,「但我們就是想陪他們生老病死。」而不覺間,他們也反過來陪伴了他,「她知道我腳痛,會打來關心——她的安慰,全了這關係,這是一輩子的。」 

▪【職場夢想家】設計師裸辭做slasher 開陶室只為專注玩陶藝:想將得意野話畀人知

▪ 【職場夢想家】OL投身freelance做數碼牧民 旅居歎世界:儲的錢和在港一樣多

「政策不動,也可以自己試」 

話雖如此,陪伴以外他也有着力倡議,近日還想再做多次調查。但政策不是朝夕間能改變,不會無力嗎?他仍是滿臉笑容:「政策不動,也可以自己試。」當年的研究就引來一些團體關注、加入調查,其中信義會更在上水組成「回收友善商店網絡」,連結小店給拾荒者地方休息、放手推車。「我們這些人是很阿Q的:不理他聽不聽,總之我要繼續講,終有一日那嚿石是可以推上去的。」 

他不是沒懷疑過,也曾被嘲說帶人執紙皮沒用,又有人說拾荒者是垃圾婆,「但當見到以前的義工回來找你,做了老師、社工,原來你帶個活動是可以令人……即改變不到個社會,都改變到人。」他雙眼發亮:「令到一個人改變是幾難的事啊,會很感動,這是很大的動力。有人的地方就有希望。」 

他常提到拾荒者不是工具,希望為他們找回生活,對下屬也一樣,給很多空間探索所想,看似沒管理,「但這麼大個人還管什麼?你又不是工具、零件。」有人找到所想,奮力工作到相關工會都欣賞,「那爆發力是想像不到,是會感染人的。」圖為友好組織「拾連」設計的手推車。 

▪【職場夢想家】7年做9份工 由執迷戲劇夢到轉型做職涯諮詢師 教人認清「現實」:但現實要包括熱情

▪ 【職場夢想家】DSE肥佬卻追成兩個夢 當設計師再變身型格汽車美容師傅

當個「死去的自己」擺脫小劇場 

常要用心和人交談其實傷神,但他仍然充滿動力,半夜12點都覆公事,「我已經擁抱了這件事。」只想着件事好,就沒了內心小劇場——搭訕婆婆被拒怎麼辦、不申請資助人工會較別人低……這些早已不再想,最大的心魔,反而是光環——「嘩,見報喎,威威喎。」他笑着說。「但就要提自己初心是什麼。」 

「我只是個和他一起行的人,我們永遠是在街坊身上學習。」他能看見拾荒者對城市的貢獻:將別人掉到滿街都是的「垃圾」,一手一腳摺妥疊好,變成有用的回收品。他渴望消除社會歧視,為他們找回尊嚴。 

「要做個『死去的自己』,令到人好,而不是為自己。」這份堅持,緣自他的信仰。「其實很細個已信教。」踏入社會後,卻在一時困頓下忘了本性,犯下詐騙, 「那時做保險,但交友圈子細,跑不到數,鬱鬱不得志,又沒人可以傾訴,就鑽了牛角尖。」他說。「其實勁內疚,明知錯都去做,就像小朋友做錯事覺得不會有人話。」終於東窗事發,幸獲教友求情,獲判社會服務令,朋友知道他想做有意義的工作,就介紹他入行。 

有時活動參加者會問為何拾荒者硬是要弄到地方那麼髒,常說在清卻總有一大堆,「其實是需要觀察,你會見到他是個老人家,體力、精神有限,不會像我們那麼快手,做到差不多就要抖一抖。」用同理的角度,能減去不解的憤怒。 

被婆婆的不屈震懾:看似無力者才最有力量 

「我都有想過這是否贖罪呢?但後尾發覺:不是喎,其實自己本身都想追求這些。」如今工作成為了他實踐所信的方法,「為他人滿足感真的會大很多!」但談到最深刻的,不是如何幫到婆婆,反而是從婆婆身上看見堅毅——一個街坊被食環人員誤導,手推車被充公,她駝着背也堅持抬頭質問對方,阿謙當下被震攝:「普通人會覺得你都無say,返屋企抖啦,但她很據理力爭地講她的冤屈,真的爭到架車回來。」他說。「連她都這麼執着,我怎麼能不為她堅持下去?」 

「拾荒這個議題雖然沒什麼人理,但你就是要嗌到有人理,就是要給人知道他們是要受尊重。」早前信義會和新福合辦的攝影展覽開幕,拾荒婆婆成了主角很開心。「微光在城市中被隱藏,但當你去聽去看,就會發現他們在發光。」這份光,也帶着阿謙超越自己:「我擁抱的東西是我自己都沒有的,所以更加要去追求。」不覺間,他也有了光,在黑暗的世界中,和同行者互相映照。 

 

撰文:Rita Wong 圖:Rita Wong、拾平台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想收到更多JobsDB最新職場資訊?

熱門文章
▲在業界浸淫多時,Kris、Keith及April(圖左至右)認為,在職涯發展過程中,能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是金融保險業為團隊提供的良好員工體驗之一。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保險業工作節奏一向明快,但有賴「Work Smart、Play Hard」公司文化,一間歷史悠久的保險集團,不僅能讓員工從工作中找到滿足感,兼可同步發展興趣,達致工作與生活共融。這種職場文化對於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的Z世代來說,可謂「志同道合」,目光一致。 工作與生活平衡,並非一場空想 「香港人生活繁忙,超時工作司空見慣,很多時的確難以兼顧事業與興趣。但我們的同事在努力打拼之餘,仍有充裕時間發展嗜好及所長,當中更不乏各類型的運動高手,工餘時候,大家更會組隊練習,參加比賽,這種『Work Smart、Play Hard』精神,正是我們團隊的獨特之處。」保誠保險區域總監兼香港人壽保險經理協會董事(會員事務部)謝炎強(Keith)稱,透過這些有益身心活動,各人不僅可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兼且能激勵出互相欣賞的文化,加強團隊凝聚力。 ▲保誠保險區域總監謝炎強(Keith)表示,團隊透過參與各項體育活動,不僅可紓緩工作壓力,兼能激發互相欣賞文化,令隊員協作力更強。 熱愛長跑及體操的區域經理李明浩(Kris)認為,和同事一起參與運動時,不單止可加深彼此了解,培養出團隊精神,並從中所悟出一些處事哲理。「不論跑一場馬拉松,抑或練習一套體操動作,講求的都是專注力、耐力、高度的意志力,以及自律性;這跟業界的工作生態,其實十分相像,當我們要取得突破,向下一個高峰進發的話,同樣要具備上述精神面貌。」Kris稱。...
▲面對疫情挑戰,翡翠集團全憑靈活應變,上下一心,解決人手短缺問題。 三年疫情多次經歷嚴峻時期,導致人流大減,飲食業首當其衝,加上行業人才流失,行業必須靈活應變才能抵抗這場「疫」境挑戰。 翡翠集團,包括旗下的翡翠拉麵小籠包、江南及翡翠潮州小廚,在疫情期間一路走來不易,無論是前線營運,以至各個後勤部門,採取靈活的應變方案,對抗難關。縱然現在已疫後復常,生意流量大幅增加,但人手短缺問題仍未追上。幸好,集團一直秉持以人為本的品牌精神,因重視員工而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歸屬感,全憑團隊上下一心跨越逆境,今年勇奪JobsDB HR Awards 2022-23「HR Innovator Award」,實至名歸。 疫情轉攻外賣 應變力強 對於獲獎,翡翠集團人力資源部黃小姐深感榮幸,「感謝同事在疫情期間加強交流,獎項是認同他們付出的努力,前線和後勤團隊所花的心機沒有白費。」...
香港人才清單上面有份工,名為「資深廢物處理專家/工程師(Waste Treatment  Specialists/Engineer)」,這是什麼工作呢?垃圾廢物不就是扔到桶裡、堆埋在堆填區,就完事了嗎?答案當然不是了!近年來,全球各行各業都在強調環保,廢物處理就是環保行業當中的一大範疇。廢物處理工程師更是全球企業爭搶的熱門人才。他們專注於於固體和液體廢物的管理、處理和處置,包括從家庭、工業和商業活動中產生的各種廢物。小編請來正在環保行業內工作多年的廢物處理工程師Ray分享他們的日常工作、行業前景,以及入行條件。  ▪ 【回收新人類】到街市收發泡膠、如蝸牛拉貨:最難是撕膠紙…… ▪ 走塑是一種選擇—港爸堅持15年生產可分解環保餐具 環保行業範圍多多  廢物處理工程師≠環保工程師   嘗試在Google搜索「廢物處理工程師」,你會發現香港的資料少得可憐,找來找去,最多只找到「環保工程師(Environmental...

十大熱門搜尋

Scroll to Top

Processing, please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