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會計師不時被派駐內地工作,長年無間斷中港兩邊走,有些會計師需在內地留守半年之久。港人會計師Bosco多年來過著兩邊走的生活,不諱言需適應中港職場文化差異:雞同鴨講、主客矛盾,「始終香港客好湊好多」,但無可否認內地潛在客戶群龐大,北上賺到的經驗和人脈,絕對有利事業發展。
在港設分公司的內地企業經常委託香港會計師樓,負責製作年度報表、處理帳目,以及審閱由該企業及保薦人共同撰寫的招股書等工作。內地企業願意大灑金錢聘請香港外援,目標只有一個:確保在香港上市之路走得四平八穩。即使內地坐擁10萬餘名會計師,當中更不乏擁海外執業經驗的審計員,但內企老闆普遍相信本港會計師樓更熟悉香港上市守則。
▪ 入行萬幾蚊人工OT無極限!Big Four工作辛苦但點解爭崩頭?
▪ 【會計師「辛」涯】行內人指流失率高企,年加薪15%仍難抵嚴苛工時
常駐內地審計經理月薪逾5萬
曾在全球十大會計師樓工作的Bosco,曾任職審計經理(account manager)級別,月薪穩袋逾5萬元。在職8年期間,他每年最少北遷三次,每次至少停留3個月,帶領所屬會計師樓內地分部的會計人員,完成客戶指定委托。他最常處理的客戶是已晉身恒指紅籌股版塊的內地企業,即業務基本都在內地,但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該類內企通常在香港以空殼公司形式註冊,巡例聘請香港員工處理少部份業務,派駐內地的香港會計師每年年底前就疲於奔命趕deadline,將兩地公司的業績合併,以製作一份完整報表,清楚列出所有股東利益與虧損之類的細項。他笑言,當中所涉會計工作較一間純本地公司多十倍,當然「喺香港嘅純香港公司(數量)係比較少」。
年報要準確無誤,才能反映企業的實際成績,從而增強投資者信心。Bosco解釋,隔岸始終無法看清所有內企的收支數字等,亦較難確定當中有否誤傳、漏報甚至瞞報,故香港會計師樓的實際工作是受內企股東委托,派員親自北上,製作年報反映董事有否履行維護股東利益的責任。Bosco就負責帶領內地會計人員做好上述審核工作。
▪ 2021調查:北上發展成40+上班族主流意向!想賺北水必知職場文化差異
▪ 畢業生北上可突破就業困境?3大國內高增值行業招聘大量新人
「內地有樣嘢叫人際關係」
香港會計師北上的第一大難處,就是與內地同行溝通。Bosco不諱言,內地會計師都獲當地認可資格,能力高低就取決於責任感和語文能力,「試過有份嘢寫寫下無咗尾(段)!」。據他觀察,有交帶與無交帶的各參約半;內地會計師即使是高材生,其英文水平也普遍較香港會計師遜色,而且上位者的能力與職位未必相稱,「都知道內地有樣嘢叫(靠)人際關係」,因此他培訓員工都費盡心力。
Bosco續指,派駐內地審計的香港會計師即使受內企老闆委托,也未必可順利翻查所需文件,「大陸公司(員工)真係唔明白你想要咩,佢哋唔係用開呢個term,就預咗雞同鴨講」,往往來回無數次才完成部份文件交收。他又形容有些內地人員較「狼戾」,在「主場」不習慣「外人」初次登門就問長問短。他嘆謂「始終香港客好湊好多」,皆因港企員工做慣做熟,甚或負責與審計員交收文件的,都是前會計師。
雖則要克服文化差異,但Bosco強調,無可否認內地有大量尋求境外上市的潛在客戶,對於有意自立門戶的會計師而言,更容易招攬新客戶群。然而,在《內地與香港註冊會計師部分考試科目相互豁免實施協議》及其他便利措施下,現時香港會計師若北上處理合乎內地規格的會計工作,仍須再考試取得內地執業資格,加上兩地會計準則有別,需時熟習及做出成績。他建議香港同業起步北上前,要做好無限期長居內地的心理準備。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