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移民搵工:IT人英國見工歷時3個月 加拿大嚴查背景 新加坡要夠進取

FacebookWhatsAppTelegramEmailCopy Link

近年來,IT從業員在國際市場供不應求,各國也需要IT專才,要移民相信都沒有難度,但原來IT人在英國的見工程序一點也不簡單,不但要分多個回合,更有不同形式,整個招聘過程甚至歷時三四個月。小編找來兩位已移居到英國的IT人,分享一下他們在當地見工的經歷,希望可以幫到準備移民的你。文末也附其他國家的見工文化差異,以供大家參考。

Sunny:入行超過十年,主要從事IT Security,現職英國大型企業Risk Manager

Matthew:在港有5年IT Support和Programmer經驗,現職英國中小企Programmer

見工過程歷時三個月 過五關斬六將

香港的生活節奏急速,見工也是一樣。若果公司急請人,你今天寄CV,第二日就會有人回覆,由見工到簽約,小編見過最快一星期辦妥。但在英國,你就要習慣那緩慢的節奏,Sunny用了整整三個月去完成一間公司的面試:「最基本會分四個面試項目,首先是電話面試,HR會問一些簡單問題,例如來到英國的感覺如何、以前做過什麼類型的公司等等,不會深入問有關IT的問題,我猜也是想看看你的英文程度。」

講完電話,就會被邀請出席面試,疫情關係,通常會變了視像模式:「第二輪的面試多數HR和IT主管也會在場,要你自我介紹,講講優點缺點,再加少許IT base的問題,完結前會給你一至兩個technical test(技術測驗),並要在限期前完成,作為第三輪面試的考核項目。遞交後再等至少一星期,最後才有機會與IT主管進行一對一面試。」總共四個項目,Sunny形容這是漫長的過程,因為每個面試項目之間也隔了一兩個星期:「英國人不會OT,工作節奏又慢,就算電郵也會幾日後才回覆,整個面試過程會拉長很多。大部分公司的程序都相若,所以大家一定要同一時間應徵幾份,多管齊下。」

Matthew認為英國的見工程序就似打遊戲機過關:「曾經試過收到面試電郵時,已經附上一個線上能力測試的連結,合格才能夠正式面試,想打大佬(見IT主管)就要先闖不同關卡。我更試過一日內要完成兩至三個面試項目,行出寫字樓時已天黑。」由朝見到晚,這樣的馬拉松式面試,少一點耐性和毅力也捱不住。

▪ 英國搵工不必貼相!提升海外求職成功率,CV、Cover Letter要點寫?

▪ 3大部門最有機被調!企業轉移業務至外地,員工需注意咩事項?

請人講求知識的深度 貴精不貴多

Matthew強調見工前除了要準備好CV,Github亦要砌得靚仔妥當,更重要的是溫書:「面試官不會簡單的問你一句SQL Injection要怎樣處理,而是問得更深入。例如若果你懂Java,就要你解釋multi-threading,講講JIT compiler ,或者即場考你database design,去到概念上的問題也會涉獵。」

要測試實力,除了問題會問到「篤」,technical test的形式亦非常多樣:「個案研究、coding puzzle、甚至會叫你set up home page,形形色色。當要見IT主管時,你就要講解如何由零到一百去完成這個測驗,大概用了幾多時間,所用的技術是什麼。更要接受他的評價和追問,把自己畢生的IT知識都拋出來。」難怪Matthew認為感覺就似考多一次高考,但他亦補充,其實面試官不會要求你懂得運用所有language(程式語言),反而是看你在所擅長的範疇,能去到多遠。

▪ 半數打工仔願出走打工!令人嚮往海外工作地點:英國加拿大增幅明顯

▪ 在英港人分享!移民英國如何搵工?有咩工作機會及求職方法?

面試氣氛大不同 真誠很重要

雖然聽起來英國的面試很嚴謹,但Matthew就話整體氣氛很輕鬆:「雖然面試官問問題時很認真,但過程中他們也會同你閒聊,聊天氣也可以聊幾分鐘。英國人很着重溝通,除了看實力,也要看看你能否融入公司的文化,與同事是否合得來。千萬不要像機械人般把你的豐功偉續背出來,還記得第一次面試時,可能太緊張,自己一開始已不停的講了三四分鐘,有點嚇呆了HR,試多幾次後就領略到這邊面試的節奏,要當他們是朋友,對話時要有來有往,自己少點壓力之餘,他們亦更能看到真正的你。」他建議大家不妨大膽地到處應徵,當每次面試是一個練習,提升自己的說話技巧。

Sunny指出面試過程中大家都會有話直說:「你可以直接問他薪酬的問題,HR不會介意與你討論。而與IT主管聊天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在每個面試環節他都會給予評價,好的會讚,不好的可以如何改進。有信心的部分你可以直接講,你亦不用找藉口去包裝自己的短處,他們想了解你的想法和處事態度,多過你過度吹噓自己。」不用美輪美奐的字句去包裝,整個過程似是交流多過刁難你,即使最後不獲聘,其實你在面試中也學到新知識,在下一次時就可做得更好。

不論香港還是英國 情境題還是躲不過

不要以為溫好書就一定無問題,Sunny分享即使去到英國,也離不開HR最愛問的情境題:「除了要做task和做簡報,情境題也是少不免。例如怎樣處理同事之間的衝突、當作為經理的你做錯了決定,你會怎樣與持份者交代、不同部門持不同意見,你會怎樣處理⋯⋯與香港一樣吧,情境題都是想看你的思考模式,憑經驗去回答,相信錯極也有個譜。」

就算經驗不足,Matthew認為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境題也應積極回應:「記得有次去汽車品牌公司面試,但情境題竟然是以鐵路公司作為背景,所以情境題還是猜不透。不過你千萬不要支吾以對,或者不停叫人pardon please去拖時間,嘗試冷靜地梳理和分析,答得好或不好,起碼都表現了你積極解決問題的勇氣,遇到難題不會放棄。」除了要有實力,工作的態度也是獲聘的關鍵。

但講到最大的挑戰,Matthew就笑說:「以前日日對電腦,現在的同事即使不同部門都會聊天吹水,還記得在聖誕前夕,大家要開會傾聖誕佈置和派對行程,比起寫code做簡報還要傷腦經呀。」最考起IT人的竟然是與人的交流,但聽起來這種「挑戰」也頗有樂趣。

▪ 前景可觀!資訊安全工程師IT Security Engineer工作做啲咩?入行必備咩條件?

▪ 免費考車牌、讀大學、學寫code?各大網上平台助你自我增值或轉型

瞬間看地球 各國見工文化大不同 

除了英國,在不同地方都存在一定的見工文化差異。以加拿大為例,雖然不似英國那樣分成多個面試項目,但面試過程通常也最少一小時。即使是視像面試,也會突然叫你站起來,轉個圈,看看你面試時的整體衣著。而入職前的reference check,更是非常嚴謹,前僱主需要填寫一份關於你以往工作表現的表格,再直接交給現職公司,絕對是認真派的代表。有趣的是,不論你見那一個行業,HR都愛問你有沒有own vechicles(自己的車輛),可能因為加拿大地方大,有自己的車輛的確較方便,上班也不怕你會遲到。

而較近我們的新加坡,職場節奏就比香港更急促。若果你有高學歷或曾在大公司工作,見工時會有一定優勢。在歐美要表現謙卑,在新加坡就要非常進取。因為當地人對員工有一定的期望,千萬不要說:「我會好好學習,我希望在某某崗位學到什麼。」盡情地表達你的野心,講出你能為公司帶來什麼,展現你的價值所在,才能夠增加你在當地的職場競爭力。

在外地的求職法則,首要的就是要擺脫香港的固有思想,不要嫌別人的生活節奏慢或入職要求高,嘗試跳出以往的框架。而過去的工作經驗也絕對不會白費,只要懂得好好運用,肯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並慢慢融入當地的文化。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及Freepik.com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想收到更多JobsDB最新職場資訊?

熱門文章
俗語有話:「3年一個Gap (Generation gap)」,不同世代的打工仔對於工作的價值觀、處事手法等都存在想法差異,以致產生代溝,容易出現磨擦,近日就有打工仔於討論區發文,批評00後同事擅自於非用膳時間離開公司買下午茶,更怒斥他不懂人情世故。  樓主撰文分享,公司有位00後新同事,開頭返工好像很乖,怎料一星期後就「原形畢露」,經常下午3點左右就外出買珍珠奶茶及魚柳包,令樓主不禁怒斥「你出去買野又唔通知,知唔知出左事公司要賠保險?到時點寫?老闆叫你去HEA?」樓主稱自己並非針對該同事,更將00後同事與90後比較,感嘆指:「90後起碼識問其他人食唔食再打電話叫外賣送上門」。  帖文一出,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大多數網民都認為樓主多管閒事:  「我會舉手問咗上司先,上司話可以我先會去食」  「你老闆都未出聲你咁緊張」  「樓主阻住人開飯仲好意思」  「人地有煙break,點解唔可以有drink break」 ...
打工仔每天有一半時間都留在公司,有時難免會用公司電腦瀏覽工作以外的網站,或處理私人事務,有警惕的打工仔以防萬一或會刪除瀏覽記錄,甚至使用「無痕模式」上網,然而仍可能逃不過公司的「法眼」。近日就有打工仔於討論區發文,驚訝表示發現了辦公室的電腦被安裝了一個監控員工生產力的軟件,直指公司變態!  樓主分享見到公司電腦有一個名為「ActivTrak」的軟件,好奇之下便上網搜尋,結果發現竟是一個監控員工生產力的軟件,可以監察員工是否每小時都在工作、到過哪些網站、使用過哪些應用程式等,令樓主大感驚訝,續問網民:「大家公司係咪都咁變態?」  帖文隨即引起網民熱議:  「幾十年前都有,嗰時好多都係喺Switch嗰度加部機,可以睇到做緊啲乜嘢」  「俾你知道都已經好好,如果喺後台網絡設備加部機普通員工根本唔會知道」  「返工真係做野嘅驚咩人裝」  「正常點會用公司機做自己野…用自己電話篤咪無事」  「曾經做過一間港資公司,所有枱無partition,所有坐位嘅天花板上面裝咗360 度4k cam連收音功能,除左廁所,所有地方都有cam,所有電腦都裝咗monitoring...
被很多人忽略的經濟系予人純學科及高深感覺,但事實上因學科本身涵蓋範圍廣,畢業出路也相對多元化,除了與學科商關的金融、銀行業之外,數據分析、市場研究亦成為甚具人氣的就業之選。本地傳統大學設全面經濟學課程,而其中一間大學的program更是全球排名31位,年年都爭崩頭!想讀Econ就要細心留意以下的入學指南,了解7間大學的收生要求及課程特色。最重要的是讀完之後,畢業生有哪些前景大好又能增進技能的筍工之選。  ▪ 做銀行贏頭輸尾?6大行業前景及加薪幅度 人工高不如升得快! ▪ 【BBA出身】唔夠專難搵工? 一文看清8大收生準則 就業出路包攬MT、ibanker、入Big 4 6大院校經濟學相關課程的入學要求 ...

十大熱門搜尋

Scroll to Top

Processing, please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