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令不少畢業生面臨前所未有就業困境。根據大學聯校的統計顯示,2021年第一季可供大學畢業生申請的全職職位,大約只有1萬個,與疫境出現前同期相比,減幅高達48%。在市場這樣低迷的情況下,鼓勵年青人北上就業亦成了熱門話題。有人力資源顧問表示,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迅速發展,現時國內一些高增值行業,例如創科,正歡迎剛踏出校門的香港準職場新鮮人加盟。有意向北走入這個人才庫的年輕人,就要著眼目前國內的市場需求,還要多留意與職涯關係密切的求職攻略及文化差異。
3大高增值行業,正求才若渴
毅知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目前在國內需要大量年青人才的高增值行業,主要有以下3類:
1. 創科類:
包括互聯網、大數據、機械人、人工智能等範疇。目前以深圳在這方面發展得最有聲有色,當地企業對相關人才的吸入量亦相當大,其中包括來自香港的剛畢業生。
2. 金融業:
由於香港的金融業始終較內地發展得成熟及先進,所以有一定工作經驗的香港金融人才,現時是內地企業希望吸納的對象。
3. 製造業:
香港人北上從事製造業由來已久,即使近年很多廠房已移往越南、柬埔寨、泰國等地,但製造業仍是國內的重要產業之一。加上,現時立足廣東省的製造業,已不如以往純粹是加工工廠,而是已經轉型為有自己品牌、自家做R&D產品研發的企業。當中以電子產品、玩具、鐘錶、成衣、雜貨類最成行成市,而一些適合畢業生申請的Entry Level職位,亦歡迎從香港來的新鮮人應徵。
▪ 2021調查:北上發展成40+上班族主流意向!想賺北水必知職場文化差異
▪ 3大部門最有機被調!企業轉移業務至外地,員工需注意咩事項?
職場新鮮人想跑贏對手,就要出示獅子山下本土特質
隨著社會不斷進化,現時國內的年輕人才輩出,香港畢業生要在劇烈競爭中跑贏對手,並不輕易。尤其是年青人在內地既無人脈關係,又未建立起社交圈子,普通話亦未必不及當地人到位,實在難以比拚。不過周綺萍認為,求職者仍可從獅子山下練就的長處著手,例如:
1. 國際視野:
香港始終是國際都會,開放度比國內其他城市高,所以在國際上的Exposure會較多,這正是香港年輕人在國內求職時的一點優勢。
2. 夠效率、識執生:
香港打工仔一向出名做事有效率和靈活性高,這兩大本土特質都是跟對手比拚時的重要本錢。
3. 誠信度高:
香港上班族對工作有操守、具誠信,一直以來都是贏取僱主信任的賣點之一,也稱得上是港人的優勢。
▪ 半數打工仔願出走打工!令人嚮往海外工作地點:英國加拿大增幅明顯
打量漂亮「錢」景,也要衡量本身的適應能力
人在職場,不論是剛起步的Fresh Grad,抑或身經百戰的Senior,都想「錢」程無憂,但剛出爐的JobsDB《2021年薪酬調查報告》顯示,今年香港打工仔的平均加薪幅度只得0.4%,是自2008年調查以來最低之增幅。至於北望中國大陸,有報告預計,在中國經濟增長約7.8%的情況下,今年有望成為漲薪率最高之國家,平均加幅可達5%左右。周綺萍表示,即使沒有疫情,香港在過去10年多年來的人工平均加幅,亦只有3%至4%;反觀內地,隨著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加快,人工加幅亦相應提高,疫情前,平均升幅為7%至8%,工作表現好的員工,可獲雙位數字加幅,是很普通的事。
年青人如被「錢」景吸引而嘗試以內地為就業試點的話,她提示,最好還是先搞清楚,到底你了不了解及能否適應兩地的職場文化差異?你獨個兒在不熟悉的地方工作、生活,又是否應付得來?以下情況,都宜有所了解,以免一下子受到衝擊時,落荒而逃,對自己和聘用你的企業,也不是好事。
1. 上級的指導你要聽:
在國內,除了為刺激創意,而在管理文化上傾向西化、較為貼近港式管理風格的科企外,其餘一般機構都是上司下屬壁壘分明,員工需聽從行政指令做事。其實兩種管理手法各擅勝場,如青年人不持開放態度,理解不同System都有它的好,就會經常帶著抗拒心態去上班,阻礙自己在職場學習和進步之機會。
2. 要了解稅制:
稅務,是年青人北上發展前,需要考慮的問題,暫時只有廣東省政府會為於當地工作的港澳居民提供稅務優惠,合資格人士須繳付的稅率最多為15%。但在其他省市工作的港人,但凡居住滿183天,便會被定義為稅務居民,需繳交個人所得稅。由於稅率是以累進形式計算,所以一定要心中有「數」,算清楚是否可以接受和應付得來。
3. 識人很重要:
往內地打工的畢業生還要有心理準備,初來乍到,沒有朋友,屋企人又不在身邊,會產生較強的孤獨感。如你不夠Sociable,難建立人際關係,不單止很容易就打道回府,對日後的工作發展亦有一定影響。因國內較香港更著重人脈關係,要在職場展鴻圖,就要識人。
撰文:TY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