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徒的手法層出不窮,配合科技發展,出現在社交平台的求職騙案更是屢見不鮮。過去就曾有報道指出有受害者經社交平台揾工,而誤犯洗黑錢的騙案。接下來就為大家拆解這些「筍工」的伏點何在,希望能讓各位求職者避免誤墮這類新型求職陷阱。
小心社交平台求職伏點 免墮新型求職陷阱
1. 社交平台出廣告,而不提供太多資料
這類「筍工」多會在常用的社交平台刊登招聘廣告,而這些廣告的內容極為簡單,有時只有幾行字講講福利就完了,與工作相關的內容非常含糊,而聯絡的方法多為以短訊DM回覆,相對其他工作投寄申請的方法較「隨意」。連正式的聯絡方法都不提供的話,求職者就要提高警覺,否則萬一有事要聯絡對方的話,也不知要到哪裏尋人。
2. 聲稱在家工作就可以輕鬆賺取高薪
這類工作多會強調能在家輕鬆且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取優厚回報作招倈。如果真有這樣的筍工,奉勸大家先要抱着懷疑心態,並且要小心求證。
3. 利用假賬戶、假身份刊登廣告
騙徒不會用公司名義開設的賬戶刊登廣告,而是會運用假身份或假賬戶在社交平台出post招人。一般點擊去到個人資料部分,都會見到賬號內填寫的資料極少,難以作判斷真偽之用。
4. 在招聘的過程中要求提供個人資料代為過數
在招聘的過程中,騙徒會要求求職者提供銀行戶口資料代為過數至其他賬戶,如有這個情況,求職者都要小心,以避免誤墮洗黑錢的陷阱。
5. 讓求職者代購產品,稱稍後付還款項
有時騙徒亦會借為客戶衝擊營業額、試用產品撰寫評價為名,讓求職者用自己的賬戶及錢在購物平台購買產品,讓求職者先購買產品,並聲稱稍後會將有關款項轉賬至求職者的戶口,而最後不了了之。
▪ 【Fresh Grad搵工】6大新工簽約事項 注意隱藏細節防中伏
▪ 【畢業搵工】MT招聘變打雜?5個方法辨真假MT Program防中伏
拆解方法:大膽求證、小心保護個人資料
為了避過這些求職騙案,求職者在社交平台看到相關的招聘廣告時,都要提高警覺。如果對刊登的職缺真的有興趣,先不妨運用以下方法,求證公司及工作的真偽。
1. 經可靠的揾工平台找工作
時移勢易,求職多已轉戰網上進行,求職者可以選擇可靠的揾工平台找心水好工。加上這類求職平台會有大量國際知名的公司刊登廣告,不用求職者自行再求證公司是否合法經營,少了一番工夫。求職者只要在平台上註冊賬戶,加入履歷表,就可以快人一步,揾到好工。
2. 要求對方提供公司資料,例如公司名稱、網站、地址
由於賬戶的個人資料欄內不會提供太多的資料,你可以直接向聯絡人提問,要求對方提供公司的資料,例如公司網站、名稱及地址,甚至商業登記證作參考,以協助辨別公司是否合法經營。如對方仍是支吾以對,或含糊帶過而未能提供,求職者也大概能判別真偽了。
3. 向對方了解工作細節
除了公司資料,求職者也可以向聯絡人仔細了解工作細節,如工作時間、流程,甚至會否有其他同事一起合作共事等。取得愈多資料,更愈能判斷工作是否合法或屬實。
4. 要求視像會議見工
經社交平台刊登的招聘廣告,雙方一般都不用露面,求職者不妨向聯絡人建議以視像會議的方式見工,起碼可以知道是誰在招聘。此外,視像會議軟件如Zoom都帶有錄像功能,在徵求對方同意下,你更可以保留整個視像會議的錄像作憑證。
5. 在正式聘用前,不要提供個人資料
凡是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在未正式簽約確認聘用之前,都不要提供太多的個人資料,包括銀行賬戶號碼,以確保不會讓不法之徒運用你的個人資料作非法用途,令你誤墮法網,或招致金錢的損失。
▪ 年尾搵工有伏?面試見工問呢幾個問題,搵出「豬頭骨」職位!
▪ Fresh Grad識勞工法免被亂扣糧!簽僱傭合約注意5大事項
騙徒多是看準求職者求職心切,於是刊登招聘條件優厚的筍工作招徠。求職者在揾工的過程中,尤其針對這類社交平台的招聘都不要太心急,按一般程序做好個人資料保護措施,以及求證公司是否合法經營、工作真偽等,就可以萬無一失了。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