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樂壇近來不覺「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YouTube界早前也有「四台聯播」,而其實,編劇這行業,也不覺間迎來轉變——想當編劇,不再是只能捱到心灰,也可在網片中發圍。傳統學院出身的阿富,就正是四台之一「小薯茄」的編劇,5年來和拍檔創造出眾多讓人哈哈大笑的輕鬆短片。不過,「不是說你跳落網絡就輕鬆。」他說。
引人笑法寶:爛gag?道具?節奏?
畢業後,他沒奔向傳統影視,確是因為「不想捱」,但不是「唔捱得」,只是想為之而捱的,是另一些東西:「我不想做齒輪。做網片,可以直接看到觀眾反應,立刻改變。」他喜歡這種實在,也渴望與難得走在一起的伙伴建立自己的東西。當時100毛正興起,這似乎是可平衡夢想與生活的一條路,於是他們經分析後,由時興的7秒短片做起,到有對白,到後來演員童童出現,影片爆紅,廣告商找來,一直想全職投入的他們,終於迎來機會。
他們的片不再只得7秒,也愈做愈受歡迎,這絕不單靠演員:「笑片要好笑,聲音、剪接上都有關,如果講編劇,可能要加些爛gag,或者忽然拿道具出來,例如童童對程人富生氣時會拿把刀出來,其實很不合理,但大家又會覺得幾得意。」他平日還會常看不同國家的片,「不是直接抄,是要想它為何好笑,例如我喜歡的一個導演很玩節奏,有條片講一班人喝啤酒,鏡頭就是啤酒啤酒啤酒,突然加一杯水下去。即不斷重複,然後打破。」
變化下,他們另外發展出綜藝片,此時編劇仍很重要:「我不會寫到這一刻你要給這反應,但也不能隨便拍,始終要先想一個主題,例如《吾識問答比賽》,有集講日文,就在問題上去想有沒有搞笑的漢字,否則隨時會悶,等於將個責任全放在幕前,我不想這樣。」
「有些人很想將例如藝術向的片帶給更多人,但電影也未必做到,不是質素問題,很多創作人會給這卡住了,大家做的其實都不差,純粹是觀眾當刻喜不喜歡,或平台對不對。」但網絡世界不是更易找到同好?「人人都這樣想,網絡便很多作品,不是說你跳落網絡就輕鬆,是你要用力的位不同了,你要真的研究自己的作品。」
▪ 復興香港味道!編劇轉賣生果推本地沃柑、樹上熟番茄:唔得都要試
▪ 從亞視做到大台, 現職編劇被問收入坦言:「你都估到一定好少﹗」
網民難捉摸 找不到view數升跌原因感迷失
幕前幕後落足力不斷變,卻不一定猜得透網民,「不多不少都有觀看數壓力,最慘是不知別人是在看什麼而不看你的,還是真的覺得你無聊。」他說。「做網片就是要不停變,例如這刻很多人喜歡看男女關係,但可能明天就沒人看,這是不意外的。一定會有原因,但當刻找不到,就會很迷失——那我繼續拍這些還是其他?我會質疑很多。」
「但我會將這情感縮細,我份人比較偏向找方法解決,只能夠這樣做。」他說。「你再試,差都只是差,都沒比之前不好。」只是,想回應網絡,網民卻是一團未知的東西,唯一可知的是性感一定多人看,「但是不是一定要為多人看而做這些呢?」他叩問自身,「回到基本,我們想做的是好笑,便盡量在這部份做好些。」
慶幸一路走來還是累積了一定的忠實觀眾,「開頭想像的是公司面向的『會賺錢』,沒想到,同時別人會在我們身上拿到開心,像拍檔高Ling常說的:我們做(完成也成為)了別人的夢想。」他說:「能夠成為自己所住地方的代表,幾令我想繼續做好些。而且現在整個風氣不太開心,我們用拍片可以令人開心,個威力都幾大。」
他們的片總帶着些信息或價值觀,「即使是情侶關係,我們想講的到底是『女仔好衰』,還是缺乏溝通?」因此身為編劇,也要和演員夾,「去了解他們明不明想講什麼,這會影響他們演繹。」有時也會即場和演員討論對白。做網片編劇,和演員、導演的關係都更緊密。
▪ 【腳步聲專家】40年電影擬音師用雜物還原刀劍聲 太空漫步聲點演繹?
▪ 疫下跨界做廣播劇!劇場人資金缺 運用想像膠袋變出火堆聲效
網絡與傳統僅媒介不同:一樣能傳達所想
做網片的他們,也終於在一次ifva比賽中獲認可,「有時別人會覺得你是比電影、電視差,所以才拍網片,但其實不過是媒介不同。」網片也一樣能傳達情感、信息,「我幾鍾意四月一日情人節那系列,那是我們第一次拍續集,會拍是因為觀眾有討論:『個結局是否這樣啊?』續集就好像和他們一起看整件事發生,看角色過了一年後怎樣了。」
網片和影視劇集,也許不過是長跑和短跑的分別,同樣有得發揮,「如果你自小就想入傳統影視行業,可以試試,總有人得。但也有人頂不順,如果你覺得自己捱不到,又想試試直接給人見到作品,那網絡這條路幾好。不是說不需要捱,而是你容易見到成果,有動力去捱。」他說。「決心的下一步,就是如何規劃,你衝到幾遠就是幾遠,這就是你的世界。」
如果說讀編劇的人,都有將作品放上大銀幕的夢,他的夢,已在不覺間轉變了。「以前我參加過鮮浪潮,那次是做導演,作品在電影院上過,但沒什麼感覺。」他自己也有點疑惑地頓了頓,復笑着說:「可能我真的很喜歡笑片,那次不是。現在如果見到別人在巴士上看我們的片,會覺得很神奇:『原來我在影響他』。比起電影,像是日常生活都陪住他。」目前他只聽同事經歷過這場面,未親眼看過,他微笑着說:「我都很期待這一天。」
撰文及攝影:Rita Wong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