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職場禁忌話題,是常識吧?過往職場新人總是被警惕,千萬別與同事談人工,以致大家對於人工一事都非常避忌。近日就有網民於討論區以「點解香港人好驚人知佢人工」為題發文,網民紛紛表達己見,觸發熱烈討論。
樓主指,從公司角度來看,老闆固然不想員工知道大家的人工,但發現香港很多打工仔本身已覺得曝露人工猶如「見光死」。即使有人於網上討論區問入行價或收入中位數,普遍人的回應都十分含糊扭擰,甚至會轉移話題,彷彿大家都怕洩露行情。對此,樓主大感不解:「又冇人知你邊個。」
帖文一出,引發廣大網民熱烈討論:
「比人知人工得咁少緊係驚」
「不如咁講,係香港先咁中意問人幾錢人工」
「因為香港人習慣用收入去判斷一個人既成就」
有人支持應該公開人工:
「其實大家互相知道人工咪可以更好知道老細有冇區別對待,廢事工作量相同但人工唔同」
「身為打工仔知同行/其他行人工轉工叫價都易d啦,呢啲基本資訊有好過冇」
亦有人認為「唔知好過知」:
「屈你高人工,以後大條道理卸晒自己d野比你做」
「知你人工高就側側膊搲著數;見你人工低就笑你冇出息,所以寧願唔講少樣嘢煩」
「高過你又唔開心,少過你我又唔開心。講黎做乜」
「比人知搵得多成日俾Friend屈請食飯」
(按此看原po)
人工保密制度VS薪酬透明化
打工仔無非都是擔心「有比較,就有傷害」,而多數公司亦不願員工知道彼此的「身價」,要是跨越界線,隨時無得留低!有網民表示,同事間曾因公開人工,而整個部門集體收warning letter;內地更有不少企業實行薪酬保密制度,白紙黑字寫明在合約,有人因打聽同事人工而遭辭退,亦有人因曬糧單而被革職。
這邊有人守口如瓶,另一邊廂卻有人公布天下——美國社會早幾年已有不少聲音倡議薪酬透明化,事實上,不少企業早已開始實行制度,例如TintUp、Buffer、Chews等⋯⋯究竟如此破格,大膽「翻開底牌」有何利弊?
薪酬透明化—好處方面
1. 消除待遇不公
職場上,同工不同酬現象普遍,透明薪酬正正就是為了追求公平競爭環境而出現。有美國學者指出,保密人工,令打工仔不知道自己與同事的薪酬差異,與老闆談薪酬時處於劣勢,容易被壓榨。因此,他認為只要全民公開人工,有利打工仔叫價,遇到同工但薪酬低人一截的情況時,亦有足夠理據向老闆爭取加薪,消除職場不公待遇。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打工仔亦要緊貼市場動態,多關注JobsDB的薪酬調查報告,有助你掌握行業市價數據!
2. 留住人才,減成本
經濟學上有「資訊不對稱理論」,指交易雙方所擁有的資訊量不同,賣方會比買方擁有更多資訊,而資訊較多的一方往往不被信任。應用於勞資雙方,打工仔往往都會覺得自己的人工是低於市價,質疑公司刻薄自己,最後為加薪跳槽,令公司流失人才。而公開人工就可以讓打工仔知道自己待遇已很不錯,較不易萌生辭職想法。員工離職率低,成本自然降低,省卻不少麻煩。
3. 建立更好的溝通方式
一旦公開人工,員工可以清晰了解公司的薪酬計算,即使有任何問題,都有據可依,隨時與上級反映,減少彼此的猜疑,加強溝通。
4. 提升職場競爭力
制定薪酬透明制度,可減少員工對薪酬的不滿度,從而激勵員工努力提升業績,帶動職場競爭力。
▪ 2021畢業生搵工最大難題:Fresh grad人工應叫價幾多?
▪ 被壓價應否拒絕Offer?見工面試傾人工 企硬、還價應對策略
薪酬透明化—壞處方面
1. 流失人才
打工仔眼見同工不同酬,自然會向上級爭取加薪,但面對某些付出少、沒貢獻,人工卻與自己看齊的同事,尤其是那些皇親國戚,心理自然極不平衡!容易萌生辭職念頭,公司失去做實事的人才。
2. 產生管理危機
每個人對於人工都有不同的考量標準,不論公司給予員工偏高或低的人工,均會成眾矢之的。永遠會有員工覺得人工被低估,感難以接受,然後向上級投訴,釀成一場永無止境的爭論,衍生不少職場矛盾,演變為管理困局。
3. 市價劃一,欠上升空間
若實行薪酬透明,不同公司互相參考人工定價,市價容易變得統一固定,要是有打工仔想提高人工,也會被公司以市場行情為由拒絕。
4. 拖低競爭力
薪酬透明化的運作,如同共產主義,面對同樣待遇,相信沒有人會願意多付出努力,反而可能影響公司生產力。
「一本通書不能全世界用」,凡事皆有好壞兩面,不同企業適合哪種做法,需視乎公司本身情況而定;而作為打工仔的你,又傾向公開還是保密人工呢?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