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主管減少2.7萬?職位空缺急增3成 移民潮、中港發展、數碼轉型下 帶動4大崗位急請人

FacebookWhatsAppTelegramEmailCopy Link

近年經濟市場經歷了不少變動,除了疫後新常態,移民潮和兩岸業務急速發展,都令不少行業起了變化,作為眾行業之首的銀行也不例外。究竟現時銀行界的就業情況是怎樣呢?甚麼職位最缺人?為何有銀行推出3萬轉介獎金去招人才!想加入銀行業就要留意以下的最新行情!

移民潮或令銀行主管現逾萬空缺 數碼轉型帶動科技渴才

 銀行業為何廣招兵馬?除了文章開首提及的移民潮及兩岸業務發展,最明顯的助力可算是數碼轉型及網上服務的推進。以下3大原因是為關鍵:

1. 銀行數碼轉型

在2018年政府正式核准虛擬銀行的牌照,成了銀行數碼轉型的一大里程碑。而有趣的是其實MOX BANK 的股東是渣打銀行,LIVI BANK的股東是中銀香港,兩間大行踩過界發展數碼業務,希望可以在市場上分一杯羹,證明了數碼轉型對銀行的影響力。恆生銀行也在去年將整體分行數目減掉一成,希望將資源集中在網上服務。銀行營運模式的轉變,除了需要IT人才去為營運作出調整,亦需要一班有商業頭腦的人才去開發新業務,思考要怎樣轉型、增設哪些服務和產品。

2. 重點發展大灣區

這兩年來不少大行都着重跨境業務,重點發展大灣區項目。例如恆生在去年推出「跨境理財通」業務,表明要在今年聘請2成以上的前線人員,為兩岸人士提供個人化的財富管理業務。而匯豐亦正積極拓展兩地業務,在去年5月,匯豐就宣布要在未來5年增聘超過五千名前線財富管理專才。各大銀行都希望中港業務雙綫發展,有關財富管理和投資的銀行職位需求就大大增加。

3. 移民潮或帶走主管級人才

這幾年來身邊總有朋友移民,有幾個行業的流失率特別高,包括醫護、資訊科技和銀行業。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一期(2021年12月)就業及空缺按季統計報告,金融及保險(包括銀行業在內)的職位空缺達6159個,按年增長30%。而在整體就業情況方面,在去年第3季,經理級的就業人數較前一年同期減少了2.7萬人。金融人才一直是全球的搶手行業,以加拿大為例,「銀行經理」一職被列入目標職業清單(NOC),只要是銀行業的經理級級數,移民加拿大都會被優先考慮。銀行從業員在各國都受歡迎,難怪人才流失率那麼高。

▪ 想做投行要識能力傾向測試!6大Aptitude Test系統及Pass方法

▪ Bank MT/GT及Intern面試會問咩?4大常問題目及貼士 準備Interview必睇

產品經理、客戶經理等4銀行職缺入行條件及薪金

了解過銀行急需人手的原因後,相信最熱門的職位空缺都已呼之欲出,其中包括:要應付個人化服務的客戶服務主任、處理財富管理的客戶經理、投資顧問,以及協助數碼轉型的產品經理。齊來看看這四個職位的入行條件、薪酬和入行貼士。

1. 配合數碼轉型—產品經理

不同行業的產品經理都要就行業的潮流趨勢去創造和規劃新產品,而在銀行界的產品經理就要創造新的金融產品,亦要監察和分析產品的數據和趨勢,制定與時並進的銷售和營運策略,以吸引更多人選用銀行的產品。金融產品有很多種,可以是有形或無形,傳統來說就有保險產品、存款或貸款產品。而正身處數碼轉型的洪流,數碼化的產品亦陸續出現,例如銀行手機應用程式、網上銀行服務,或者是傳統和數碼的結合:透過二維碼在櫃員機提款。

入職要求:    – 大學畢業

– 具有銀行或金融行業的工作經驗會被優先考慮

薪酬範圍:    平均月薪約$44,000

入行貼士:

想成為產品經理,若果本身有豐富的金融知識會有一定優勢,但其實很多行業也可轉職入行,最常見的是從事市場營銷、數據分析和資訊科技。因為你要具有市場敏銳度,才可以設計出適合的產品,所以有Marketing的思維模式是非常重要;而若果你擅於數據分析一樣能加分,因為產品經理經常要分析產品和市場數據,從而把握產品在市場的走勢;若果你擁有資訊科技的底子,對開發數碼金融產品就非常有用。你可以從運作的角度去審視產品的可行性,預視在創作產品時會遇到的困難。而不論是哪個行業轉行,你都需要表現出你的商業頭腦,這樣才可以研發出迎合市場又可為公司賺錢的產品。

2. 銀行前線服務—客戶服務主任

客戶服務主任是銀行的前線人員,當然他們的工作不只是替客戶開戶,還要在不同渠道處理客戶的查詢和為客戶解決疑難,包括在分行、網上銀行和電郵,或者將客戶轉介給相關部門。客戶服務主任亦要經常與不同部門溝通,以支援銀行的後勤營運工作。部分銀行會將櫃枱服務員和客戶服務主任的工作合併,兼任銀行櫃枱服務。

入職要求:    – 中五畢業或以上

– 有客戶服務的工作經驗會被優先考慮

薪酬:    平均月薪約$26,000

入行貼士:  

作為客戶服務主任最重要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懂得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關係,所以自問喜歡與人接觸,又或者本身已經從事客戶服務行業,不妨試試應徵。而客戶服務主任是加入其他部門的踏腳石,很多人任職1至2年後,都可以內部轉職到其他部門,或者晉升至客戶經理或企業客戶經理,服務對象由散戶變成中小企或者大企業,具有更大挑戰性。入行的門檻低,但前景一點也不輸蝕給其他職位。

3. 百萬年薪崗位—客戶經理

同樣地客戶經理的服務對象也是客戶,但就要處理客戶的理財問題。客戶經理要與現有客戶建立良好而緊密的關係,亦要發掘新客源,了解他們的資產狀況及理財需要,從而為客戶度身訂造合適的理財策劃方案。所以客戶經理需要經常更新市場資訊,對金融經濟的各個方面有深入認識,例如買賣基金、按揭、投資和保險,盡你的所能協助客戶達到理財目標。

入職要求:    – 持有金融、工商管理或相關科目的學士學位

– 具有2年或以上的銀行工作經驗

– 需要通過保險中介人(IIQE)和證券及期貨從業員(HKSI)的資格考試

薪酬:底薪平均$35,000,加上佣金平均可達6至8萬

入行貼士:

通常客戶經理都需要有銀行工作的經驗,除非你本身從事投資或保險業,否則多數要先做櫃枱服務員或客戶服務主任去賺取經驗。雖然要從低做起,但升職的速度絕對比其他行業快,大約2至3年就可升上經理一職。當升至經理一職後,除了收入增多,亦要有心理準備在高壓環境下工作。由於銀行會為每個職級的員工設定一個目標業績,即是俗稱「跑數」,愈高級的職位,目標營業額就愈高。若果未能達標,就要出盡渾身解數向客人推銷,當然少不免被上司責備,疲勞轟炸。話雖如此,但客戶經理的薪酬是非一般的高,不少三十出頭的經理已月薪十萬。所以正所謂「食得鹹魚抵得渴」,想年薪過百萬,還是要付出代價。

4. 擁投資觸覺及分析能力—投資顧問

投資顧問要就銀行客戶有興趣的投資產品作出分析,向客戶經理或客戶分享你的專業意見,而你的意見絕對會影響客戶的投資方向。所以你要熟悉整個金融市場的走勢,亦要對投資產品有透徹的了解,包括產品的性質、所涉及的風險、收費和罰款等,助客戶制訂專屬的投資計劃,實現投資目標。

入職要求:    – 持有經濟、金融、商業、數學或相關科目的學士學位

– 擁有2年以上的銀行工作經驗,對投資產品有深入了解

– 需要通過保險中介人(IIQE)和證券及期貨從業員(HKSI)的資格考試

薪酬:底薪平均$50,000,加上佣金平均可達8至10萬

入行貼士:

想成為投資顧問,除了要通過專業資格試,你更需要有良好的分析力和表達能力。因為你要經常分析大量金融數據,當你分析完後,就要與客戶經理或客戶去分享你的意見,此時就要發揮你的語言技巧,去令客戶更容易理解和支持你的方案。若果你有意應徵大灣區業務崗位,更需要了解兩岸的市場實況,以及講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想在這個行業繼續發展,就要儲夠經驗,挑戰CFP(國際認證之理財規劃顧問) 和CFA(特許金融分析師)的專業資格,持有這兩個金融界的黃金證書,求職的煩惱當然也會大大降低,分分鐘「工搵你」!

▪ 見工被問如何應對疫下壓力? 8條疫情相關面試問題可以咁答!

▪ 投行面試新增「Web3.0」題目﹗NFT是投資泡沫?元宇宙都關事?附3大問題作答貼士

而業界都推出不同的政策來搶奪人才:

1. 銀行個別職位獲加薪1-2成吸才

在人才短缺的情況下,最直接和最容易招攬人才的方法就是調高薪酬。根據JobsDB 2022年薪酬調查報告,銀行業的薪酬上升4.3%,比整體市場的3.2%高出1.1%%,平均花紅則為1.8個月。而對於一些搶手的職位,據傳有個別銀行避免現職人員跳槽,加薪幅度更達10至20%,甚至提升醫療福利。更有銀行增設3萬元的轉介獎金,鼓勵員工推薦朋友入行。

2. 招逾過百名習生計劃接軌中港業務

相信大家都知道銀行會定期舉辦實習生計劃,以培育金融界的人才。而為了迎合數碼轉型的趨勢,政府和30間銀行今年更首次聯辦「銀行業畢業生培訓計劃」,希望可以培育新血,以支持銀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銀行為參加者提供超過120個入門級職位,職位包括金融科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大灣區業務三個範疇,只要你是2021年或2022年畢業的大學生就可報名。參加者可參加銀行的內部培訓,免費參與香港銀行學會舉辦的證書課程,甚至可獲銀行資助考取相關的專業資格。出錢又出力,都是希望可以吸引更多人入行。

市場環境的轉變,令金融機構對人才需求亦出現變化,對銀行業有興趣的你,現在或許就是加入的好時機。

圖片:Freepik.com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想收到更多JobsDB最新職場資訊?

熱門文章
▲面對疫情挑戰,翡翠集團全憑靈活應變,上下一心,解決人手短缺問題。 三年疫情多次經歷嚴峻時期,導致人流大減,飲食業首當其衝,加上行業人才流失,行業必須靈活應變才能抵抗這場「疫」境挑戰。 翡翠集團,包括旗下的翡翠拉麵小籠包、江南及翡翠潮州小廚,在疫情期間一路走來不易,無論是前線營運,以至各個後勤部門,採取靈活的應變方案,對抗難關。縱然現在已疫後復常,生意流量大幅增加,但人手短缺問題仍未追上。幸好,集團一直秉持以人為本的品牌精神,因重視員工而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歸屬感,全憑團隊上下一心跨越逆境,今年勇奪JobsDB HR Awards 2022-23「HR Innovator Award」,實至名歸。 疫情轉攻外賣 應變力強 對於獲獎,翡翠集團人力資源部黃小姐深感榮幸,「感謝同事在疫情期間加強交流,獎項是認同他們付出的努力,前線和後勤團隊所花的心機沒有白費。」...
職場上,多一層關係,就多一堆煩惱,所以不少人主張返工應與同事劃好界線,公私分明,避免有太多瓜葛,最近就有打工仔對此深有體會,於討論區發文分享經歷,感歎表示:真係應該同同事保持距離!   樓主撰文分享,當初入職時,讓一位「好傾少少」的女同事追蹤了自己的社交平台帳號,後來其他同事要求追蹤,他一律扮作不知,但萬萬沒想到,該女同事居然未經樓主同意,就將其社交平台分享的生活日常限時動態截圖分享給其他同事看,女同事解釋指:「我地想了解你多啲呀嘛,你又唔比其他人follow你」,令樓主感到相當困擾:「對我黎講同事同朋友唔完全係同一類人呀,依家其他冇follow我既人都知我平時會做啲咩,搞到我覺得冇晒私隱……」   帖文引發網友廣大迴響,各持不同意見:  「同事永遠唔會係朋友,就算私底約出黎活動話題都係公司野多」  「職場如戰場,人心隔肚皮呀!交咗智商稅後你學精咗未呀?」  「我有幾個舊同事,最後結埋婚,所以世事無絕對」  「行得正,企得正,又唔使怕同事知道你嘅工餘嘅活動嘅」  亦有人幫樓主出謀獻策,樓主不妨參考一下:  「block咗佢啦,等佢知道你唔喜歡佢嘅行為」  「我一律話俾同事聽,無IG無FB」 ...
俗語有話:「3年一個Gap (Generation gap)」,不同世代的打工仔對於工作的價值觀、處事手法等都存在想法差異,以致產生代溝,容易出現磨擦,近日就有打工仔於討論區發文,批評00後同事擅自於非用膳時間離開公司買下午茶,更怒斥他不懂人情世故。  樓主撰文分享,公司有位00後新同事,開頭返工好像很乖,怎料一星期後就「原形畢露」,經常下午3點左右就外出買珍珠奶茶及魚柳包,令樓主不禁怒斥「你出去買野又唔通知,知唔知出左事公司要賠保險?到時點寫?老闆叫你去HEA?」樓主稱自己並非針對該同事,更將00後同事與90後比較,感嘆指:「90後起碼識問其他人食唔食再打電話叫外賣送上門」。  帖文一出,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大多數網民都認為樓主多管閒事:  「我會舉手問咗上司先,上司話可以我先會去食」  「你老闆都未出聲你咁緊張」  「樓主阻住人開飯仲好意思」  「人地有煙break,點解唔可以有drink break」 ...

十大熱門搜尋

Scroll to Top

Processing, please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