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問:「係咪做銀行就可以自稱banker?到底banker真正定義係點?」
“Banker” ,廣東話音譯「賓架」,中譯是「銀行家」,常見於專欄作者左丁山的文章。出處不明,但傳統上,富裕人家可能有自己的御用「賓架」,大企業也有合作經年的banker。情況好比家庭醫生,由孩提時代已經照顧你的需要,直到成年或壯年,仍然保留深厚關係。
▪香港的Fintech到底落後了幾多?金融科技實現無現金社會、開創各種交易服務
▪Compliance做啲咩?10年前於次按危機崛起,竄升為金融機構指定席位
家庭醫生會對於家族成員病歷瞭如指掌,而banker就會對於家族或企業的財政狀況倒背如流、如數家珍。無他,銀行為了編配人手,會向不同的客戶「插旗」,意思是每個尊貴的客戶,會獲指派一名貼身服侍的banker,或曰 “Relationship Manager” (簡稱 “RM” ,中譯「客戶關係經理」) 跟進。何謂尊貴?私人銀行 (Private Banking) 照顧身家動輒以千萬港元計的「貴客」;企業銀行 (Corporate Banking ,不同銀行有其他稱呼,諸如 “Global Banking” 等) 照料上市公司級別的大企業 (當然也有非上市公司但規模同樣非同凡響) ,這些客戶資產或貸款都多,為銀行帶來重大的生意,當然要有banker貼身照顧。
由此可見,凡夫俗子如你我,去銀行分行要排隊的人種,基本上不會得到banker的服務。雖說銀行今時今日已經將一些零售銀行內,價值較高的客戶納入「尊貴」、「尊尚」、「優越」、「優先」或「卓越」等級別以便提供較優質的服務,例如輪候時可安坐咖啡座閱報或看電視,毋須棟篤企苦候半小時等,但是此級客戶獲安排的客戶經理,一個人可能要照料數以百計的客戶,現實之中是不可能提供度身訂造的服務或產品。是以這種「客戶經理」嚴格而言,並不算是任何人的專屬banker,只是普通職員一大個。
當然,能在左丁山筆下出現的「賓架」,除了先前述說的 RM ,也包括一眾身處銀行高位,擁銜頭 “Chief” 字行頭的真.banker,能夠身居一個業務或部門之首的,地位同樣堪稱banker。他們登高見博,一覽江山小,當然可以宏觀地分析行業大勢,對於經濟寒暑亦總有認識。Banker之中的banker,又可稱為「大班」,匯豐銀行昔日的「一哥」如蒲偉士、龐約翰、鄭海泉等「大班」實質上亦權傾朝野,昔日涉足多宗大型企業併購,例如長實收購和記黃埔等,若無「獅子銀行」首肯或出手襄助以達致水到渠成,交易最終未必能夠成事。
所以呢,各位銀行界打工仔,能以成為「大班」或「賓架」為抱負是好事,但是在攀登高峰之前,最好不要自稱banker,以免貽笑大方。被問及職業,謙稱一句「做銀行」,其實已經足以換取他人艷羨的目光。畢竟銀行業薪高糧準、年假日數多 (視乎不同銀行而定) 而且醫療福利相當不俗,行外人聞到隔離飯香,也未必細分閣下是「真.Banker 」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