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夢想家】凌晨收工是常態?律師跳槽做顧問反醒覺:我曾將忙當成舒適圈

【職場夢想家】凌晨收工是常態?律師跳槽做顧問反醒覺:我曾將忙當成舒適圈
Jobsdb content teamupdated on 02 December, 2022
Share

歌都有得唱:「邊一個發明了返工……」但曾在私人律師樓當事務律師、經常OT的Anthony,當時卻從不叫苦,因為即使做到凌晨2點,抬頭一看,同事都仍在身旁。後來他才發現,所謂「沒有問題」,原來有部份是自欺,「忙」在不覺中成了舒適圈,卻令他的人生只剩下返工。他不禁問:「錢是否就是一切?向上爬是否一定要犠牲這麼多?」 

工作 = 一霎那開心後再跌入恐懼循環 

每夜凌晨,踏上的士前,Anthony總會先環顧四周的大廈:「嗯,仍然有燈未熄,好彩我不是最後一個收工的人。但有次借調到銀行才發現,有些燈雖然沒熄,然而其實人早就放工了。」未察覺這真相前,他一直對朝9晚凌晨習以為常,更試過生日讓父母在餐廳餓着等了兩個鐘、和剛發展的對象約會到一半卻說趕住走……在那工作環境中,忙碌程度反映人的價值,他甚至會怕沒那麼忙是否因為別人不器重他,「我總是怕跑得不夠快。」於是工作是不可讓步的,唯有是生活讓步。 

「但那時我很開心,很有成功感,尤其這一行特別要求不可以做錯,即使老細只是發了個單字『thanks』的電郵,對我來說已是很大的認可。」加上工作是處理發債文件,常有以億計的買賣經手,「會有種自豪感。」但他也發現開心只是一霎,很快又會再被恐懼包圍:如果下次有東西做錯,如果有第二個客不喜歡我……「那我作為一個人的價值,是否只取決於別人的評價?」 

「日本ikigai4個圈:擅長、興趣、對世界有價值、別人會付錢給我,(舊那份工)全部都中的!」他頓了頓:「但原來這四樣東西以外,那我作為一個人呢?而不是作為勞工,我和伴侶、朋友、家人的關係,我的價值是什麼呢?」 

▪【【職場夢想家】阿嫲離世引反思 金融人轉投安老業 2年內由兼職升至區管

▪ 【職場夢想家】厭倦開OT忙湊客生活 90後金融才俊轉行做數據科學家:交到貨work from hill都得!

反問自己:「什麼對我好?」、「我想要什麼?」 

但忙讓他不再細想,直到疫情下在家工作,身旁由同事變了父母,「由他們食飯看電視訓覺起身去廁所,我都仍在工作。」他終於質疑:「我是不是有問題?」此時老闆又剛好提到,大風浪下不能只識做原本的事,不如學學新事物,「我是想的,但我已經做到凌晨2點,還可以怎樣學呢?」 

這時剛好有獵頭公司打來,一向不接的他這次儘管聽聽,意外聽到有趣的崗位:入銀行當法律顧問,會接觸到衍生工具,有新事物學又可以活用已有知識。「但我真的很喜歡本身份工。」信教的他甚至多次祈禱,最後決定如果8個上司有任何一個留他,他就留下,結果他們都說:「我想你知道什麼是對你好的。」他剎那間醒來了:「那句很有力量。」他一直很想學多些,也想找回些時間,「在高壓環境下我無法給父母、另一半多些愛心。也在想:我的體能可以再撐幾多年?」 

他終於告別由實習開始工作了6年的律師樓。進到銀行後,有許多新的法律知識、職場倫理要摸熟,這些都能慢慢上手,心魔卻不時來襲:私人律師樓的薪金加幅比銀行大,他開始見到一些後輩的人工有可能超越他:「死啦,有沒有轉錯工呢?」他問。「但究竟是要望自己足不足夠,還是和別人比較?追求多些再多些是否值得?都是回到你想要什麼的問題。」現在他可以每日放工和老婆交換日常,又能見回朋友,「以前都沒想像過。」 

「香港的價值觀就是工作至上,但是否客的一句話比你家人更重要?」他說不是叫人不負責任地掉下工作,「而是如果有些工種不適合你,你可以找alternative。」很多人將第一份工所見當做世界,「如果你覺得不妥,不是死頂到退休,而是多和其他人聊,你會發現原來不是所有崗位的工作模式都是一樣的。 

▪【職場夢想家】DSE肥佬卻追成兩個夢 當設計師再變身型格汽車美容師傅

▪ 【職場夢想家】7年做9份工 由執迷戲劇夢到轉型做職涯諮詢師 教人認清「現實」:但現實要包括熱情

不做窮忙的蟻 尋找work life integration 

幾個月前,他在一場教會的分享中提到一個關於螞蟻的科學研究:一些螞蟻忙碌地不斷搬食物,到有天食物不見了,只懂慌亂地原地兜圈,而一些看似懶懶閒的螞蟻,卻原來一直在探索新的食物來源。他發現以前自己就是那隻忙碌的螞蟻,而他樂在其中,「我曾經將忙當成舒適圈,因為忙可以讓別人覺得我勤力,就算有東西做得不好,無功都有勞啊,我份工就很安全了。」生活也變得「安全」:「我甚至可以很方便地推開所有人。」 

只是這種安全並不長遠,可能終有一天會被檢討工作表現、斷六親、身體出現毛病,幸而他在舒適圈爆破前就跳了出來,終於有時間去思考,發現原來想要好的生活,不是只得不斷賺錢卻犧牲一切的路,work life balance也不是平日拼命工作再去旅行充電,「這對你是否好?是否你想要的?」他一再提到這大問題。「也不是工作少些便可以生活多些,應該是work life integration,即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找到意義,或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活出你人生的宗旨——令其他人做事輕鬆些也可以是。」 

如今他不再是只顧工作的忙蟻,也沒有轉身就變成只願玩樂的懶蟻,而是在觀察、探索每一樣事物:這是否對我好?是否我想要的?而要找到答案,原來不一定要翻天覆地,像他那樣在同一行裏轉個彎,「喂,原來風景很靚。」他笑笑說。 

  

撰文及攝影:Rita Wong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More from this category: Changing careers

Browse top search terms

Did you know many candidates preparing a resume also research their industry by exploring top search terms?

Subscribe to Career Advice

Get expert career advice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You can cancel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subscribe’ you agree to Jobsdb’s Privacy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