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批00後擅自外出買下午茶 80、90後職場負面標籤一樣搣唔甩?2大方向解決世代紛爭

FacebookWhatsAppTelegramEmailCopy Link

俗語有話:「3年一個Gap (Generation gap)」,不同世代的打工仔對於工作的價值觀、處事手法等都存在想法差異,以致產生代溝,容易出現磨擦,近日就有打工仔於討論區發文,批評00後同事擅自於非用膳時間離開公司買下午茶,更怒斥他不懂人情世故。 

樓主撰文分享,公司有位00後新同事,開頭返工好像很乖,怎料一星期後就「原形畢露」,經常下午3點左右就外出買珍珠奶茶及魚柳包,令樓主不禁怒斥「你出去買野又唔通知,知唔知出左事公司要賠保險?到時點寫?老闆叫你去HEA?」樓主稱自己並非針對該同事,更將00後同事與90後比較,感嘆指:「90後起碼識問其他人食唔食再打電話叫外賣送上門」。 

帖文一出,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大多數網民都認為樓主多管閒事: 

「我會舉手問咗上司先,上司話可以我先會去食」 

「你老闆都未出聲你咁緊張」 

「樓主阻住人開飯仲好意思」 

「人地有煙break,點解唔可以有drink break」 

「一到4點就會去買杯咖啡飲,有時問埋老細飲唔飲,幫佢買埋」 

「乜野叫下午茶知唔知呀」 

「我都係咁,不過我90後,坐房,冇人理的」 

(按此看原po

不同世代 被貼的「標籤」 

近年,00後經常被標籤化,事實上,大家總會對不同世代的人產生既定、刻板的印象,各世代的青年都曾經被誤解、被貼上不同標籤: 

▪ 00後反轉職場?被批唔爭上位唔聽教 職涯顧問:主管宜了解新世代4個工作態度

▪ 【老海鮮鬥00後】職場新舊碰撞火花四起 8大方法助部門經理介入 協調兩代員工共事

80 後:敢怒不敢言、奴性重 

即使對社會及工作不滿,也只會邊抱怨邊死死氣地繼續做,集嚮往自由與奴性重的特質於一身,是充滿矛盾的一代。 

90 後:一係「chur」、一係「hea」 

「95年前」及「95年後」的打工仔有着兩極的工作態度,前者滿腔熱誠,「好chur好搏命」;後者則較「hea」,注重 Work Life Balance,最緊要每天準時收工,對升職無興趣,但求年年加人工。 

00 後:自我中心、不懂人情世故 

成長於生活富裕、科技發達的數位年代,個性比較我行我素,強調個人自主,活躍於網絡世界,於線上勇於表達自己,卻不擅長與人線下交流,甚至忽略了待人處事之道。 

永恆職埸之道:有禮待人 

不同世代的工作態度皆無對錯之分,但有禮貌待人、保持不亢不卑是終生適用的職埸之道,禮多人不怪,所有打工仔都應好好學習,尤其初入職埸的打工仔,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規矩及職埸文化,不想得罪人就要多觀察,「跟大隊」通常不會出錯,若果公司其他同事用膳時間以外都不會隨意外出,作為新人就不要輕舉妄動,但某些上級或高層才能做的事,就不要人做你做,否則可能冒犯到人,令人覺得你無禮。 

職場「五代同堂」 隔膜愈演愈烈? 

隨着00後畢業生加入打工仔行列,職場出現「五代同堂」的新景象,員工間存在的差異性擴大,無可避免地出現「職場代溝」。世界各地職場的「世代之爭」從未停歇,例如日本有「寬鬆世代不可靠」的言論,內地有「80後唯唯諾諾,90後摸魚,00整頓職場」之說,老一輩認為「一代不如一代」,批評「後生唔捱得」,欠缺拼搏的精神及認真盡責的工作態度;年輕世代則認為老一輩思想死板守舊、態度固執,又難溝通。 

一項有關不同年代打工仔對彼此看法的職場調查,顯示有4成嬰兒潮世代受訪者會因為新生代加入職場而感到不安,覺得備受威脅,因為大多數人覺得新生代想法較新潮和聰明,擔心自己被取代;同時,過半的Z世代、約4成的X世代及千禧世代,均因為政治取態、態度自私及固執、討厭學習新科技等原因,而抗拒與嬰兒潮世代打工仔共事,可見跨世代的隔膜愈來愈嚴重,甚至影響共事。 

▪ 職場新人易被情緒主導?偏見、自我中心成溝通毒藥 專家:「仕途成功,85%歸因人際關係」

▪ 網民徵辦公室爛Gag圖與中年同事打成一片﹗9成8老細鍾意員工有幽默感 「職場幽默」如何養成?

如何做到跨世代共融?2大方面解決對立局面 

職埸上,世代間的隔膜只會加劇內部撕裂,加重人際關係壓力,倒不如讓辦公室融合不同年齡層的員工,加強彼此的連繫和溝通,移除職埸代溝,對企業及員工都是雙贏的局面 

企業方面 

企業應致力營造包容性強的工作環境,建立跨世代共融文化,有助提升工作效率,促進企業多元及長遠發展。 

1. 創造多元溝通渠道 

企業應為員工創造多元溝通渠道,製造更多面對面互動的機會,例如定期舉辦Coffee break,促進不同年齡員工積極合作和互動交流,讓他們更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思考模式,改善代溝問題。 

2. 應用同理心營運 

「同理心」是良好溝通的第一步,可將它應用到企業營運上,即站於員工立場,了解其想法及需求,專家指出,若能捉緊員工「被看見」、「被理解」的心理共性,便可減少及解決團隊的觀點差異與矛盾,令各世代一起共事時,亦能和而不同。 

打工仔方面 

打工仔應保持尊重、開放的態度,聆聽及接納不同意見,有助促進人際溝通,避免辦公室糾紛。 

1. 互相尊重、聆聽 

打工仔應抱持「以自己希望被對待的方式,來對待他人」的心態與人互動,可應用美國心理學家 Marshall B. Rosenberg的「非暴力溝通」技巧,即不要帶有預設立場,並以對方的感受為出發點去互相傾聽,即使大家想法不同,也不要批判、質疑、埋怨、攻擊別人的想法,只有互相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對方了解,才能達成共識,溝通出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 

2. 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縱然老一輩與年輕一代的視野、思考方式各有不同,但每個世代的打工仔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兩者應放下成見,信任彼此的專業,並互相學習,接納多元觀點,如能做到新舊融合,便能減少代溝,帶來意想不到的火花,有助大家取長補短,促進彼此成長。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想收到更多JobsDB最新職場資訊?

熱門文章
▲莊醫師指加入位元堂是由於其百年老字號,除了品牌和中藥材品質具保證,其「師帶徒計劃」亦令新人容易上手。 完成中醫學位課程後,註冊中醫師的出路主要是自立門戶或加入公、私營機構。書本上學到的中醫知識,始終是紙上談兵,對於新晉中醫師來說,實戰經驗才是關鍵。具規模的中醫藥集團,無論在培訓或進修支援,均能提供豐富資源,幫助醫師加快上手。 莊智孚醫師由從事10多年中、西藥品銷售,到決心轉型加入百年老字號位元堂成為中醫師,源於一次治療體驗,深深體會到中醫治療的全面性,而驅使他修讀中醫課程。新人往往欠缺實戰經驗,位元堂獨有的師帶徒制度,以及全方位培訓配套和彈性的員工待遇,讓他順利開展中醫師職涯。 自身經歷驅使入行 莊醫師回想入行前一次受傷經歷,「當時在痛得難以活動下,向骨科、物理治療等不同西醫求診,但他們卻說只需多休息和運動便能改善。後來我經中醫採用推拿、針久和服用中藥等方法治療,只看了數次醫師,便能將問題完全解決。那次經歷讓我深深感受到西藥成效快,但中醫卻可以透過結合多元化的診治,從根本針對問題,治標又治本。」因而令莊醫師想深入了解中醫知識,更立志成為中醫師。 百年品牌重視傳承 師帶徒計劃 位元堂擁有126年中醫藥經驗,這個值得信賴的百年品牌是令莊醫師加入的原因之一。他最欣賞的是其著重傳承的精神,為了讓新入行的醫師加快掌握臨床經驗,而推出坊間少有的「師帶徒計劃」,「初入行的醫師毋須擔心經驗不足,入職後,公司隨即安排見習醫師參與為期1至3個月(時間視乎實際情況而定)的『師帶徒計劃』,師承資深中醫師學習,透過師傅分享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個案,活學活用,將書本知識和醫術實踐融會貫通,縮短走錯『冤枉路』和減少犯錯的機會,讓我快速吸收臨床治療的技能和累積更多實戰機會。」 保留傳統百子櫃 中藥材具質量保證 在坊間較多採用中藥顆粒的中醫診所之下,位元堂仍然保留傳統百子櫃,顧客可選擇服用飲片(原片中藥材),莊醫師表示他們的中藥材品質佳,根據市場調查結果,位元堂的藥材質素屬最高及最受信賴中醫品牌*,顧客可以安心服用。另外,飲片亦有多個好處,「我們能將所學的不同藥材廣泛及靈活應用,不受中藥顆粒所限。相對選取特定部分研磨成粉的顆粒,飲片因由頭到尾用盡藥材,加上煲藥過程中的熱力會與藥材產生協同作用,藥效會更為顯著。從安全角度考量,每包顆粒配藥的外觀均一模一樣,相反飲片則易於辨認,假如飲片出現配錯藥,懂藥材的人即可發現,減少出錯機會,更具安全性,同時對醫師執業也有保障。」 ▪...
不少年輕人認為自己身體好,很少機會患上嚴重的疾病,總抱持年輕就不需要醫保的想法;其實世事難料, 若果未有醫保保障,到有需要住院或接受手術時,就會大失預算。假如你帶病投保,保險公司可能不接受你的投保申請,或需按健康狀況收取附加保費及/或加設個別不承保項目。 早買醫保早安心 年輕人剛踏入社會工作,就應該及早為未來做好準備,避免因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而大失預算;即使有公司醫保,也需要揀份適合自己的自願醫保傍身,以免轉工時可能會失去醫療保障。 早買醫保早安心 自願醫保計劃有何吸引之處? 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由醫務衞生局認可。認可產品必須符合多項標準產品特點的基本要求,以提升對消費者的保障。 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之特點 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之保障範圍 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多元化...
無論經濟好壞,房地產在香港依然都是城市熱話!好景之時,樓價攀升,不少人都想入行分一杯羹;市況轉差,不少人都想入行兼職賺多一份收入。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全港持牌代理人數有40,223人,想成為其中一員就必須先考取地產牌照。小編請來現職地產代理Angus分享考牌詳情!牌照分什麼類型?人人都能報考嗎?考試內容和形式是什麼?考完牌就能入行前做地產?地產經紀到底能賺多少錢?⋯⋯問題多多,下文逐一解開。   ▪ 【保險牌懶人包】一文睇清試卷題型及題目範圍 三大秘訣助你一Take Pass ▪ 【證券牌照考試懶人包】一文睇清考試內容、考題、豁免等重點 行內人親授考牌貼士 1. 地產牌其實是什麼?有什麼不同的類型嗎?...

十大熱門搜尋

Scroll to Top

Processing, please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