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疫情已成常態。不同於去年的畢業生,當時疫情初起,情勢未明,大部分公司都以為疫情很快就會消散,甚至以為疫苗面世後,世界便會回復如常。直到現在,現實狠狠地刮了我們一巴掌,答案是:再也回不去了,經濟體系大改寫,無論是大企業或是中小企也調整了財政預算,並擬定了新的發展方向。
這樣一來,今年畢業生在求職路上的最大難題是什麼呢?不少人直言:叫價!他們不約而同感概,在Expected Salary一欄上面,不知如何下筆。
Alice:現就職於電腦公司的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員,大學主修電腦
Yoyo:現仍在求職,先後拒絕了4個工作機會,大學主修酒店旅遊
Manyi:現就職於紅酒公司的Social Media Executive,大學主修設計
Joe:現仍在求職,曾拒絕了1個工作機會,大學主修數學
▪ 半數獲聘畢業生見工至少4次!面試要點實際展示軟技能助加分?
▪ 2021年招聘新趨勢!態度、個性較First Hon畢業重要 求職面試如何加分?
工作機會沒想像中那麼少
一眾企業已經消化了疫情對公司的影響,今年陸續增加了不少職位。根擬勞工處數據顯示,今年首5個月錄得來自私營機構,學歷要求為大學程度或以上的全職及兼職職位為11,376個,較去年同期的7,222個,回升約57%,亦稍為高於前年同期的10,492個空缺。而大公司的整體管理培訓生(Management Trainee,簡稱MT)或畢業生培訓生(Graduate Trainee,簡稱GT)名額有回升趨勢。
對於畢業生而言,這是一個好消息,流通於職場上的工作機會其實沒大家想像中那麼少。雖說Yoyo及Joe仍在求職中,但也曾得到Offer,前者得到4份行政助理(Admin)的offer;後者也成功應聘銀行的Branch Operations Officer,可惜都因薪金不合符期望而選擇拒絕。
例牌的人工增幅不再
一眾畢業生也隱約了解到,經濟下滑,人工增幅不再,那薪金叫價的準則是什麼?Yoyo的理想薪金是$16000-17000,而4份Offer的薪金均低過$15000。Joe的理想薪金是$18000-19000,Offer的的薪金同樣低於$15000。Alice現時的薪金是$21000,Manyi的薪金是$18000。
他們都曾出現這些疑惑:
「聽講今年Admin的公價是$13000-$14000,但唔知真或假?」
「我怕叫價太低,再畀HR壓價,最後得返$11000、$12000,咁就太低喇!」
「網上薪酬中位數都有$15000,我認為自己都算叻,無理由低過中位數?」
「IT呢行好景,上年畢業生都有$20000,按理今年係未應該會高過上年呢?」
「經濟唔好,我寫太高係未會連見工都無得見?」
總括而言,畢業生對於叫價的困難有三:一是不了解市價;二是害怕叫價太低以及被壓價;三是叫價太高,僱傭雙方無法達成共識。
▪ Fresh grad就業準備!調查:86%三個月內搵到工 未畢業就應出擊?
▪ 調查:7成畢業生滿意首份工!人工以外,哪些員工福利最吸引?
職場新人叫價技巧:
1.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第一步是參考坊間最新的薪酬趨勢調查,不少獵頭公司都會每季/每年發表最新的調查結果,在 Google 打「Salary Survey」 ,大量資料報告任君參考,例如JobsDB每年都會更新的 各行各業薪酬調查數據。報告劃分為不同的專業界別及崗位,並按不同職級、資歷,提供薪酬參考範圍。留意數據當中的薪酬是年薪還是月薪?如果以年薪標示,不能簡單的除12個月就等於月薪,當中可能包括花紅、獎金等,最好以月薪為參考。例如Admin的中位數是$15000,建議以此為分界,再因應公司規模而調整。
2. 查探行情 收集第一手資訊
如何因應公司而調整?最理想的狀態是找目標職位的同行朋友、師兄師姐打探行情,綜合兩者再作出適當調整。他們早你一步踏入職場,對於業內公司的認識較深,即使沒在相關公司工作過,也可能聽聞過該公司的作風及待遇。Alice向師兄師姐查詢後,了解到程式開發員仍是「搶手貨」,他們上年入職時月薪大多能達到$20000,而今年還能轉工加薪,那她就將$20000設為底線。
3. 判斷自身的價值
思考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相關技能,是否有過人之處?說的不是無法衡量的領導能力、溝通能力⋯⋯而是實實在在與工作相關的技能,那就可以相應地提高叫價。例如Manyi除了懂得設計,另外還修讀了剪片、燈光、媒體分析等線上證書課程,這些技能都與工作職務相關,她面試時已經能夠說明自己的價值。Social Media Executive的中位數是$15000,但相關技能為她增分不少,最後成功爭取到$18000。反之亦然,若沒有特別技能,切忌眼高手低。
▪ 【Fresh Grad搵工出路】月入可達8萬!5大工種前景佳 冇經驗點入行?
▪ 怕醜Fresh Grad外賣都唔敢叫?職場新人5招鍛練膽量增競爭力
4. 擬定合理薪酬範圍
當你做了以上三步,現在就要設定一個合理薪酬範圍:最低能接受多少?最渴望得到多少?確保寫出來的那個Expected Salary,是自己真心所能接受的數目。別忘記提醒自己,你無法知道公司對招聘職位的預算是多少,別太擔心叫價太高或太低!只要達到目標範圍即可。
5. 反思反省是必要的!
最後一步是定期反省自己,求職路上如果所有Offer都達不到自己的理想價位,那就必須要反省自己是否判斷出錯?不妨調整Expected Salary,入職後積極表現自己的強項,展現個人價值,即使第一份工作未到價,但明珠不會長久蒙蔽,跳槽又何妨?
回望2009年金融海嘯世代,經濟衰退所拖曳的痕跡延續了好幾年。2008到2013年的畢業生平均薪資比正常值低20%,遙想當年,2013年入職的新人薪金竟比2009年入職的同事更高。那也沒辦法,當時經濟環境差,要不就陷入職場空白期,要不就進修等經濟回氣。謹記,經驗是會反應在薪金上面的,當經濟回復,有經驗的同事也紛紛跳升至合理人工。疫情的影響也是同樣,工作機會沒有減少太多,只是人工的確較以往低,畢業生叫價時需更加謹慎,全方位分析薪酬市價,裝備自己,做好心理準備,擬定合理薪金範圍。
圖片來源:Freepik.com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