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職場壓力大, 打工仔亦不時在網絡上宣洩,指香港老細不但要求高、視OT為常態,說話欠同理心不懂修飾。而JobsDB今年六月發布的《2022年薪酬調查報告》更顯示,有意轉工的全職被訪者中,43%對公司的management style感不滿,成為頭號離職原因。由此可見,管理層的行事及說話作風不但影響團隊向心力,更會影響公司留才力。換個角度,學識職場說話藝術,對上司而言無論在形象管理、或人才管理能力上,都是一大助力,絕對是上司晋升之路的must-have技能之一。
失言代價大 上司口出惡言製造3大職場危機
在現今愈趨多元化、推崇DEI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的職場上,昔日的大家長高壓式管治已經不合時宜,作為上司失言可能影響自身前途,同時有機會令公司蒙受損失。
危機一:團隊流失率高 管理能力受質疑或影響仕途
上司用說話打擊下屬,會令下屬感到自己不受重視,甚至被針對、貶低,久而久之在工作上亦會失去活力,更多人會抱「騎牛搵馬」想法或quiet quitting的心態去返工,不但拖累團隊成長,KPI目標或難達成,員工一旦搵到新工,更會毫不猶豫遞信,造成團隊流失率高企或冗員衍生等問題。
長此下去,HR亦會有所怨言,畢竟誰會想辛辛苦苦經歷請人程序之後,又要再來一個循環?得罪HR之餘,亦會令再上一級有感你people management skills欠佳,或不足以勝任更上一層的管理階級。為人上司,學識說話的藝術可以令你的管理方針事半功倍;反之,言語打擊下屬並不會推動其成長,只會削減士氣,不得人心致管理能力備受質疑。
5個情境題:給上司的建議
1. 面對下屬翹埋對手
不要說:「你無嘢做呀?」
試着說:「咦,你效率好高喎,咁快做晒啲嘢,抵讚呀﹗如果你有時間,可唔可以幫手⋯⋯」
2. 面對下屬工作表現不如意甚至失誤
不要說:「公司請你返嚟做咩?」
試着說:「今次有啲失準,但大家工作都係trial and error,錯中學習,你有咩難題,要同我講,我哋一齊解決。」
3. 面對下屬要求加人工
不要說:「你覺得自己值得加人工咩?」
試着說:「每間公司加人工都係按公司工作表現,我哋當然都唔會例外,我評估每位team member嘅表現之後,HR同大老細仲要再睇,而家未答得實你,但我一定會幫大家爭取最合理嘅待遇。」
4. 面對下屬的不恰當言論或行為
不要指責:「你係咪有問題呀?」
試着說:「你頭先嘅行為/言論唔係咁恰當,令人覺得好有冒犯性,作為你嘅上司,我有義務提醒你,注意返你嘅言行。」
5. 面對下屬表現不如其他組員
不要說:「你學吓John啦﹗佢呢啲先叫做得嘢。」
試着說:「我知阿John都做緊份proposal,我約返個會大家交流吓,睇吓邊方面可以互補。」
▪「中層管理人:兩面不是人!下屬當敵人,被上級「升職」報復?
危機二: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下屬成出氣袋易情緒爆煲
上司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可以理解,但口出惡言,或以負面語詞評擊下屬並不會解決問題,相反員工或為此積落「心病」。職場打工仔雖然身經百戰,但畢竟人人性格、成長背景不同,遇到打擊時有些人會選擇消極面對,久忍成疾,易有情緒病甚至患上抑鬱症。在香港地,雖然鮮少有打工仔就精神受損向公司索償,但並非無案例可循,例如去年,清潔工人芳姐受上司及同事多番言語霸凌及施壓下患上精神病,勞工處介入調查9個月後判定為工傷,涉事公司及其保險公司須承擔賠償款項。
作為上司,面對性格各異的下屬要有足夠的同理心設身處地,千萬不要以為可以「鬧醒」下屬,更多時候只會愈鬧積怨及誤解愈深,導致下屬產生對抗心態。其實只要懂得說話的藝術,做好安撫、鼓勵,同時警醒的目的,會讓你與下屬的互動更加正面,從而推動團隊成長。
5個情境題:給上司的建議
1. 面對下屬一而再犯上同一錯誤
不要說:「你係咪蠢得咁緊要呀?」
試着問:「係咩原因又犯咗呢個錯誤?我希望可以解決個根源問題。」
2. 面對下屬程序出錯
不要說:「我已經講咗唔係咁做㗎啦﹗你有冇聽人講嘢㗎?」
試着說:「每個人做嘢有自己嘅pattern,所以易有人為錯誤,公司出個work flow等大家跟住嚟做,可以確保萬無一失,你要記得下次跟足程序去做。」
3. 面對經常放負或情緒化的下屬
不要說:「你令到個team氣氛好差,影響大家做嘢呀﹗」
試着說:「我知大家做嘢好辛苦,最近見你都有啲情緒低落,如果係私事,你想講先講,我唔方便過問太多,但如果工作上有咩問題,希望你可以同我開誠公布。」
4. 面對下屬表現不濟
不要說:「公司冇話冇咗邊個唔得﹗」或者「你係咪搏炒呀﹗」
試着說:「我哋係一個團隊嚟,你如果做得唔開心,或者工作上有咩難題,一定要向我反映,我有責任幫去解決大家喺工作上嘅問題。」
5. 面對下屬解釋為何工作出錯
不要一味呵責:「我唔要聽你啲藉口呀﹗」
試着說:「我哋要集中精力解決咗個問題先,之後再檢討出錯嘅源頭同原因。」
謹記:不要指罵員工為「垃圾」、「做嘢唔得」、「教極都唔識」、「你學吓邊個邊個啦」這類具侮辱性或情緒宣洩字眼,這顯示你作為上司不但沒有做好情緒管理,亦不懂尊重別人。如認為員工表現欠佳,最好的做法是對事不對人,指出其不足之處,並給予適當的建議。
▪中年單身女上司成惡頂之首?網民:「性格作怪多﹗」9個相處貼士與男女上司和平共事
危機三:人身攻擊、歧視言論或犯法及掀公關災難
作為打工仔一員的上司,發揮同理心的說話技巧,不但是作為上司的修養,亦是工作職責的一部分。有時上司站在上一級,便忘了要換位思考,愈是責任重大,愈應謹言慎行,留意自己的言論會否為公司帶來不利影響。尤其多元職場興起,包容及互相尊重才是大勢所趨。
不少打工仔都面臨過職場歧視,性別、年齡、性取向,甚至家庭狀況等成為欺凌者的攻擊目標,有時上司以為自己開玩笑,或未必是面對面向當事人說,但背後取笑或非議下屬,都是極不恰當,甚至有可能流傳開去,成為上司涉歧視打壓的「罪證」;又或引來受辱同事在社交媒體留言「唱衰」公司。
5個情境題:給上司的建議
1. 談及同事的性取向時,不要胡亂加入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注意自己的身份
試着說:「性取向係個人嘅事,同事之間要互相尊重。」
2. 面對懷孕同事即將放產假
不要有意無意暗示她為其他同事帶來額外工作量:「你要放幾個月產假,唯有叫XX會幫你頂呢幾個月。」
試着說:「大住肚仲要返工係好辛苦,你終於可以安心放產假啦,我哋會等你返嚟並肩作戰。」
3. 談及員工
不要針對別人的性別、婚姻及家庭狀況:「我請人時真係會諗清楚,你睇吓XX,生咗仔之後日日準時走。」
試着說:「公司好支持work life balance,做咗人爸爸媽媽嘅同事需要負更多家庭責任,如果喺兼顧工作同家庭方面有咩難題,記得要向我反映。」
4. 面對下屬外表或衣着稍欠企理
不要說:「你真係好呢啡,成日返工牛記笠記,又唔化妝,見到都唔開胃。」
試着說:「我哋有時候都要見客,稍為dress up吓,化返少少妝,人望落精神啲,個客絕對會加你印象分,咁present時都會聽得有心機啲。」
5. 面對體形超重的下屬
不要說:「好心你減吓肥啦﹗」
試着說:「大家工作好辛苦,不過都記得唔好太夜食飯或者食太多零食,照顧返自己嘅健康先可以work life balance㗎﹗」
「你敬我一呎我敬你一丈」在任何合作或共事關係上均是正面的態度,作為上司,你的氣量應要更大,尊重他人的言論、冷靜理性的談吐會令你在職場上戰無不勝,而且更得人心。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