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型肺炎巨浪來襲,全球大流行,本地疫情嚴峻,顛覆了打工仔的職場日常,突發事件接二連三。JobsDB於今年5月委託獨立調查機構向三千一百名打工仔及八百多名僱主進行網上問卷調查,並且於七月公布《疫情下職場調查》,當中發現43% 受訪者於疫情期間改為在家工作,其中有四成三僱員表示工作時間延長。本是早出晚歸營營役役,極速進化到在家工作成為新常態,兼要告別以往做公幹飛人的日子。不慣不慣還須慣,「面對疫境,難道我會頹然後退……」!
羽量級突發疫境:WFH但欠「私家辦公室」
抗疫其中一項要點是保持社交距離,為免和同事「密切接觸」,不少打工仔突然須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簡稱WFH),且在疫情未見曙光之際,短期內難做回上班族。對一直在辦公室埋頭苦幹,未試過WFH,且普遍蝸居面積淺窄的香港人來說,實在是莫大挑戰。做了15年freelancer的Jen A. Miller,便在《The New York Times》分享其home office心得,不妨參考一下。
- 自製辦公生態:未能獨佔睡房,沒有書房,不打緊,只要在家中角落,放張枱子,即可變身私家辦公區,可以的話,靠近窗戶,借助自然光養眼,再加上冷色調的燈光,有助保持專注度。其他家人或者也要WFH,大家事先分配好,各有私人空間,互不打擾。
- 打造工作心態:居家工作,不代表懶懶閒閒,建議按照日常上班時間表作息,女士化點妝,男士保持儀容整潔,切忌睡衣look,勿hea坐睡床或沙發辦公,切換到工作mode,列出to-do list。中午時分照放晏,最怕久坐不知時日過,可藉鬧鐘或安排時間的App來提示每半小時伸展筋骨。「上班」時和上司同事保持聯繫,收工時間到了,務必抽身,重拾家居樂。
輕量級突發疫境:公幹全擱置
隨着世界多國封城,工商貿停擺,大型盛事和展覽等相繼停辦,連東京奧運也延到明年才舉行,影響到打工仔的突發事件,就是暫時沒有海外公幹的歌仔唱。毋須周圍飛,卻依然要海內外開會──視像會議。
- 講究開會形象:別以為開視像會議可以輕鬆啲,其實論認真程度,比得上面對面開會,尤其是跨國多人會議。上節提到WFH的衣着別太求其,就是恐防上司突然召開視像會議,來不及換衫而尷尬。開會前,檢視光源(環境太暗時,只用電腦/手機的光源,會令人看起來有點「恐怖」),也要避免背光。背景宜選淨色的牆,忌有音樂或交談聲等,事先和家人協調,杜絕騷擾。一句到尾,真人開會好,網上開會好,都要確保專業高效。
- 注重開會禮儀:正式的跨會/跨國會議絕非話開就開,須提前預約,預早準備所需文件傳送予與會者。如果用手提電腦,請放在平穩的枱面,勿擺在雙腿上,造成畫面搖晃。好了,預約時間到,準時露面,先和各地參與者打招呼……末了,決定下次開會時間。See,視像會議大功告成。
- 緊貼網上商事:雖說取消海外公幹,但各大商企急變陣,轉戰網界,由時裝騷到新品發布會,紛紛以直播方式會知音。蘋果今年的開發者大會WWDC,將於6月在網上召開。無得飛,仍然有得睇!
▪ Office高危區—避開人群集中地 升降機內危機處處 獨家村或最安全?
▪ 疫境求職—2020 Fresh Grad搵工五大助攻Tips
重量級突發疫境:突然被隔離
最大的個人黑天鵝事件,要算突然被隔離(由外地回港明知要隔離的除外)。你也許大呼,touch wood!但未雨綢繆,總好過臨事慌張。Covid-19的可惡之處是可以人傳人。那個始作俑者,會是親朋同事、鄰居,甚至中了招無病徵而四處播毒的社區某君。
- 住哪兒:與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的,須留院隔離。曾與確診患者面對面15分鐘,或冇戴口罩而有較長時間接觸者,須入檢疫中心隔離。
- 走佬袋:突然被隔離,要短時間準備好走佬袋,袋內應有平安藥、長期病患藥物(如有需要)、個人健康紀錄(正服用的藥物名稱和劑量、對甚麼藥物敏感)、口罩和放口罩的袋、酒精搓手液、適量衣物鞋襪等。檢疫中心會提供基本物資,包括毛巾、牙膏牙刷浴露等清潔用品、杯麵等。
- 溫馨提示:不單WFH要保持日常作息規律,根據美國心理學協會的研究,在居家隔離或檢疫的時期,依時如常休息、吃飯和洗澡,有助於建立秩序感與成就感,讓人安然度過疫情。
突然遇上疫境啟示錄
試過WFH,原來咁爽?日本職場過往對在家工作不太捧場,如今在疫情下,迫於無奈要嚮應home office,很多人都要遙距工作。東洋打工仔長期遠離公司的結果,易有離心,因而決定轉工,甚至創業。這對香港打工仔有何啟示?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