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放工,間中OT,放一兩天假,又再返工放工.....當生活彷彿只剩下工作,日子愈漸枯燥,感覺開始麻木,還能找到生活意義嗎?近日就有打工仔於討論區發文,慨歎自己月入10萬,生活無憂,卻每天行屍走肉,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帖文隨即引起網民熱議。
樓主形容自己每天的生活「好似飲水咁淡」,因為低物慾,又無假期去旅行,所以「D錢搵埋搵埋又唔知擺係到做乜野」,每天返工、經常OT、有時回家再與外國同事開會被老細「照肺」,每天「好似npc咁過住既定既電腦程序」,毫無目標、夢想、方向,最近甚至開始失眠;工作以外,又因返工忙碌,以致仔女不愛黏自己,與太太又因移民一事意見不合而經常吵架。
工作及家庭的種種,令樓主不禁質疑:「其實我繼續生存係有咩意義?」他更分享長命或短命對他而言皆無意義,所以自己的求生意志比其他人低。
帖文一出,引起不少迴響,有人為樓主出謀獻策:
「放個短break,比自己整理下自己」
「轉份輕鬆少少嘅工,有自己私人時間,搵吓自己嘅興趣,陪仔女做吓運動都好」
有人就認為樓主是 咎由自取:
「講完一大輪,又唔敢去改變,男人老狗剩係識怨有咩用」
「根本所有野都係自己選擇,怨天尤人不如諗下做咩可以令自己開心好過」
有人則感同身受:
「一樣,覺得每日repeat 緊,好苦悶」
「我同你一樣,除左月入十萬 」
「我都覺得人生無意義,無家室要養無負擔,每日感覺就係做人礦,幫資本家賺錢,做最多係打工仔,但換黎係最少時間同最低人工」
(按此看原po)
不少打工仔被工作倦怠、生活壓力逼得喘不過氣,逐漸對生活失去熱情,找不到人生目標和意義,淪為「無情的返工機器」,過程中可能忽視了個人精神健康。就如樓主對生活及人生的「無感」、壓力大到出現失眠等,亦引起了部分網民擔心:「你似係抑鬱症前期喎」、「巴打遲早depression」。
近年不少社會悲劇令人更關注港人精神健康問題,特別是香港打工仔工時長、缺乏「Work-life balance」,容易壓力「爆煲」,加上一般打工仔生活上都要兼顧多重身分,耗費心神精力,產生更多壓力,若未有正確宣洩,情緒問題隨時一獨即發。
▪ 【無聲辭職】面對壓力打工仔選擇躺平? 全球200萬人加入Quiet quitting社群 15條問題測試你是否work-life balance
▪ 打工仔壓力爆煲!老闆、上司5大行為邊項最難頂?有何解壓方法?
早前有團體進行研究,了解在職人士的身心健康,結果發現近4成受訪者自覺工作壓力嚴重,約2成受訪者甚至曾有過自殺或傷害自己的念頭;另一項調查亦發現,近1/4受訪打工仔有焦慮或抑鬱症狀,愈年輕的受訪者,精神健康問題愈嚴重。
不論僱主或僱員,都應提高個人精神健康意識─打工仔方面,可透過空餘時間做喜歡的活動或運動減壓,放鬆身心,亦可與信任的家人朋友傾訴,或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僱主方面,則應多關心員工感受,盡力營造精神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例如安排精神健康講座、舉辦精神健康課程,培訓HR以支援有情緒問題的員工等。
正所謂「人無事,先做到世界冠軍」,先照顧好個人精神健康,才能保持正能量,積極發掘生活樂趣及人生意義。
當你出現「生活毫無意義」的想法時,表示你的生活需要改變,不妨嘗試擺脫工作,多將焦點放回「自己」身上,多照顧自己的感受、喜好,例如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發掘自己的興趣,重新找回自我,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有助理清人生方向。
▪ 返工成日好眼瞓?測試你的疲勞指數 用478呼吸法、減壓工具 8個自癒方案助紓壓
▪ IG story被同事截圖分享?網民:block佢啦﹗盤點5類最令人討厭同事
人生意義不一定要很遠大,亦可以從訂立每日小目標做起,為生活增添意義,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Dan Buettner在環遊世界時,就發現日本沖繩老人每天起床後都會為自己訂一個目標,即使是細微瑣事,例如照顧孫兒等,也能讓他們每天的生命變得充滿價值。
日本有一套名為「ikigai」(生之意義)的精神哲學,它提倡人只有找到真正重要的東西時,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人生才會感到滿足。研究更發現,能夠找到自己「ikigai」的人,身體較健康,生活也較快樂。根據「ikigai」思想,如果你想找到人生價值,需將「你愛的事物」、「你擅長的事」、「世界需要你的事」及「能讓你賺錢的事」分別寫出來,三者相交之部分便是你的「ikigai」。
各位打工仔,對人生感到乏味迷失時,不妨停下來,重新定位再出發,記得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千萬別讓它騎劫生活,成為你人生唯一的意義。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