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清單】投身動植物保育前景大好 NGO、企業爭請ESG及環保專才

【人才清單】投身動植物保育前景大好 NGO、企業爭請ESG及環保專才
Jobsdb content teamupdated on 11 December, 2023
Share

近年全球的環保以及與自然一體之意識,日漸加強,「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更與社會經濟體息息相關,成為企業的策略重點。國際性非牟利環保組織人資主管預見,在這趨勢下,不少與環境保育相關的人才,需求正在上升,有意將職涯規劃聚焦在這一範疇的人,前景將一片樂觀。

▪ 10萬月薪招ESG專才?環境、社會及管治成大熱工種 行內人披露人工行情及前景

▪ 大熱ESG成「冷門科」新出路?環保畢業生入行做ESG顧問

3大環保新趨向  帶動綠色人才需求日增

可持續發展近年在全球熱議,「大自然保護協會」高級人力資源及運營經理周婉文(Sharon)表示,在香港,現時無論政府政策或私營企業的營運策略,已與世界各地的環保方向,亦步亦趨。以2022年《施政報告》為例,多項邁向碳中和的措施,都應對著《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願景。此外,自2016年,所有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都必須刊發符合港交所《ESG指引》的報告,展望在2025年或之前,上市公司並要就國際組織「金融穩定委員會」倡議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重要元素,作出氣候相關匯報,以評估及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正因為社會各界對環保及相關議題日益重視,三大趨勢亦不斷發酵,帶動市場對綠色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Sharon分析。

Sharon(圖右)不時也身體力行,參與環境保育的工作,例如與同事於白泥廢棄的養蠔場,修復蠔礁,以助改善香港水質和穩定海岸線。

趨勢1:以友善環境為本的綠色金融

在全球氣候變化議題下,既能帶來回報、又能製造環境效益的綠色金融,正愈來愈受重視。在此趨勢下,投資者作出投資決定前,已不再只著眼於企業的財務報表,公司的ESG表現,亦是他們的重要考量之一。因此,專責分析研究ESG、熟識相關法規及政策的專才,將是不少企業積極吸納的對象。

趨勢2: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為了達致可持續的未來,與環境保育相關的工作領域,會更趨多樣化,例如,廢物管理、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等,將更受重視,以致環境顧問、可持續發展項目主任、廢棄物處理專家這類工種,需求愈益殷切。

趨勢3:推動環境教育

本港現時的環保教育,除有賴政府各部門推動,非政府環境保育團體的參與度已愈來愈高,而協助培育、加強環保意識,以及執行相關活動的工作崗位,在未來將有增無減。

Sharon(圖右)和Martha認為,隨著全球氣溫變化日益嚴重,大家對環保的概念亦與日俱增,這已成為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事。

▪ 垃圾回收變事業?90後廣告男辭職做上門回收 靠一種特質解困!

▪ 走塑是一種選擇—港爸堅持15年生產可分解環保餐具

「搶人才」趨勢持續  非牟利環保團體加入戰團

在環保、永續大趨勢下,除上述工種需要人才,不少非牟利環保團體也同樣在努力「搶人才」。以「大自然保護協會」為例,除了保育團隊,市場營銷部門、後援小組、處理會員事務的團隊,都需要人才。

Sharon表示,求職者如意屬前線保育崗位,通常都具備環境科學、生物學或生態學的學歷背景。「不過,現時帶領著我們保育團隊的經理,卻非這類學科出身,而是從義工起步,之後因發覺對保護自然環境的興趣愈來愈濃,於是進修相關課程,最後成為了協會的保育項目高級經理。」她稱,除學歷背景,對保育工作有熱誠、與協會的理念及價值觀一致,也是招募人才時的著眼點。

協會市場總監王福珊(Martha)正因為對改善生態「有團火」,所以希望將過往在商業機構累積的市場推廣經驗與技能,轉移至非商業範疇,讓保育訊息傳得更廣。「雖然我沒有環保的學術背景,工作經驗都是來自商業機構,但從同事身上,深入認識了很多重要的環保議題。」

她認為,令她可以長更多相關知識的關鍵,是身體力行,以義工形式,隨保育團隊同事一起參與工作。「例如,之前協助收復蠔礁的體驗,讓我得知原來蠔和其他貝類生物,能夠淨化海水,改善其棲息地一帶的水質,為其他海洋生物帶來健康生態環境。這些見識,是讀萬卷書或瀏覽海量網上資訊也未必得到的。」所以Martha有感,目前的工作雖然跟以前一樣,都是推廣宣傳,但意義的層次卻很不一樣。

由於「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工作範圍甚廣,涵蓋保育香港本地原生物種動植物、公眾教育,以至再生農業知識等,因此所需的「綠色人才」類型,亦十分廣泛。

動植物保育工作  需多元化人才群策群力

另一致力提升大眾對生態及永續生活關注的「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對「綠色人才」,同樣渴求,組織的人事及文化部主管彭美璇表示,由於機構的工作範圍廣,由保育香港原生物種動植物、生態環境管理及營運、公眾教育,以至永續生活及再生農業知識等,也涉獵在內,因此所需的人才領域,也十分之廣。「由生態環境營運、植物學及動物學的學術研究人員,以及環境教育、科學傳播之專才,還有在園藝、農業或園林設計方面有經驗的人才,都是我們希望招攬的對象。」她稱。

想加入團隊,她說,具備植物學、動物學、生態學、自然教育、農務科學、園藝等學科的學士或碩士學位,是主要途徑;可是,非本科出身的人,如擁有相關實踐或研究經驗,也可通過實習、研究助理或參與有關項目,取得入職機會。「重點是,求職者對原生物種動植物保育,以及自然教育有熱情和興趣,並且擁有良好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能夠與不同背景的人協作。另外,具有創新思維及解難能力,亦很重要,因這樣才可應對環境保育工作的各種變化和挑戰。」

透過舉辦各類型活動,「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希望不同年齡及背景人士,也可提升對永續生活的意識,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發展綠色職涯關鍵:不停步學習

若想成為「綠色人才」,透過工作加大保護地球的力度,彭美璇和Sharon均異口同聲:積極學習、追求相關知識,非常重要。

「要在環保領域發展事業,不斷學習、不停留意時事,是很基本的裝備,因全球氣候以及政府政策不時在變,所以一定要有願意學習、接受轉變的心態,才可緊貼事態發展,切合工作需要。」Sharon稱。

除此以外,二人並提示有志入行人士,宜盡量做好以下準備,加快與綠色工作接軌:

  • 主動儲備實習經驗:多參與環保團體舉行的活動,令自己可累積服務社區及社會的實際經驗,並透過這些應用和實習機會,進一步感受自身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讓熱情持續,那麼,當相關工作機會出現時,便可突圍而出。
  • 用人脈擴增知識:在學習環節中,新鮮人應建立一個緊貼環保新資訊及科技的人際網絡,讓這些人脈成為你的最新消息來源,以便第一時間增長知識,裝備好自己。
  • 跨地域文化交流:環保永遠是一件群策群力的事,因此新人應爭取機會,參與不同的文化交流,例如,透過跨地域的工作坊及互動之旅,了解各地的保育工作情況,並加以借鏡。

 

撰文:TY  圖片:TY及被訪者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More from this category: Job & salary trends

Top search terms

Want to know what people are searching for on Jobsdb? Explore our top search terms to stay across industry trends.

Explore related topics

Choose an area of interest to browse related careers.

Subscribe to Career Advice

Get expert career advice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You can cancel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subscribe’ you agree to Jobsdb’s Privacy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