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無限可能】兼教職盡嘗演戲主持考巴士牌 最想做哪份工?斜槓青年:不如問想要怎樣的人生

FacebookWhatsAppTelegramEmailCopy Link

對於工作,有人只是打份工,有人渴望成為匠人,有人努力爭取名銜,林兆榮卻偏偏不想被職業定義。曾由將軍澳步行到元朗,開展「11號全日遊街」的他,一度被稱為藝術家,近年教書之外還做過《果籽》主持,又演戲,最近還考了個巴士牌,「我不會被任何職業佔據人生的主軸,不想被它支配了自己。」然而跳來跳去,總會撞板、「瘀」了,他笑着說:「好驚的,但就是要驚瘀,再面對它。」

「我都驚我會樂於坐着一世」

「我剛畢業時已很驚當太過習慣一個地方,個人就會開始僵硬。」他說。那時他在政府部門做外判工,看着阿姐每日就是淋花餵魚傾電話,煮飯蒸魚,再淋花餵魚,「我都驚如果找到一份這樣的工,我會很樂於這樣坐着一世。」他說。「我很不想做一個很沒有產出的人。那人生是很着數,但同時很苦悶。」

於是別人叫他去試什麼,他都去玩玩,例如果籽主持,卻撞了板:「原來我一要講scripted的東西就會口窒。」不過雖然是「玩」,他卻很認真,到處請教演戲的朋友改進。後來有人找他做要演少許戲的節目,他又去試,「發現自己演戲不是那麼好——這是發現來的,之後就有兩條路:以後都不演,或想辦法演好些。」最後他不斷試、看播出,再調節演戲力度,「有些位終於做得到了。」

他笑言自己常常「瘀」了,談到演戲:「難面對的,每次我看自己出演的節目都覺得自己做得很難看。但知有什麼做得不好那便再來過囉,再做好些囉,想多些新方法。」漸漸也不那麼介意給人看到,「那是我的進化過程。」圖為他主持時的片段。

▪ Slasher不務正業但求自由?九十後斜槓族:「唔想十年如一日。」

▪ 3日瞓2個鐘換3萬人工!Slasher目標打夠一百份工賺經驗閱歴

辭去6年的好工:人就是要試新事物嘛

但他不會就此說演員或主持是他的志願,相反轉個頭又跑了去考巴士牌——只因他很喜歡巴士。只是愛巴士如他也還是會碰釘:「車身很長,不知道中間會發生什麼事,要狂望倒後鏡。」也不能像私家車那樣瀟灑地一下踩煞制,「要收油,讓架車溜一溜,再很輕力地踩,所以對前面路口的狀況要很靈敏,很遠已經不給油,預判能力要提升很多。」不熟習就唯有多練習,考車前他甚至提早3個鐘回去不斷操車。考到第三次終於如願考上,不過因正職太忙,暫時未能真的做車長,「可能日後可以試試兼職。」

現在他的正職也來自一次試跳——去年他從任教6年的學校轉職,「沒想過會待6年,我覺得在同一個地方太久是不行的。其實我已習慣那生活,教學、創作上他們都給很多空間,不過……人就是要試試新事物嘛。」轉工後環境、工作量都很不同,但他又不甘心就此放棄——試新事物以外,他也很想試事情是否只能如此。

讀藝術的他自覺比人少寫很多字,postgrad就去讀文化研究;之後開始寫些自己熟悉的社區歷史、電影場景,發現竟有人看;再寫出2萬字的小說,甚至在滿是裝置藝術的展覽展出,「我心想哪有人會看,誰知起碼有100人看完。」他說。「很多東西都是這樣發展、試出來。」的士和小巴牌也是這樣變化出來,而圖中的車長牌其實是某次藝術計劃的道具。

▪ 不想打死一份工!畢業生做Slashie斜槓族有咩工作選項及好處?

▪ 【全天候WFH】斜槓入門攻略 Slash=高級炒散廢青/窮忙族? 講fun唔講金

試完知有什麼衰才能變

每一次試,都好像一次次地撞板,然而他說:「我是要透過實行、撞板,然後知有什麼衰,再去改變的一個人。」他笑着說:「所以我常常『瘀』,我也好驚『瘀』的,但就是好驚和面對它,我想這是進步的方法。即如果你驚樣衰,不樣衰,那就永世都是做同一樣東西;但如果你不驚樣衰,又樣衰,那便一世都樣衰。」

在又怕又期待之下,總算修出一點正果:「做主持進步了是開心的;之前有些同事想到方向一起進步,是開心的。那時教材常常都要重新做過,有時也覺得:唉,很辛苦啊,哪有人教書教到年年都要準備過一套新教材,好像轉了6次工,但感覺到是應該做的,我也學到新事物。現在這份工也是,一邊備課一邊學習,人就開心。」

當問到最喜歡哪份工,他說因為從不讓哪份工作主導,也就沒哪份特別喜歡——或者與其問想要什麼工作,不如問想要怎樣的人生。圖為他一次帶大圍步行團準備的地圖。

▪ Slasher起步懶人包!6大心得教你興趣變事業 做斜槓族月入賺幾多?

▪ 難為Freelance job定價?轉型做全職自由工作者,注意4點令你免走冤枉路

「我不要做任何一個職業的人」

「我希望工作令自己有進步。」這些年來的工作或曰搞作,他不是想用以謀生,而是用來看自己究竟懂些什麼、可以在哪方面再發展多些。最近他又和朋友搞Youtube channel,在懷疑人生的世界找些憑藉之餘,也笑言希望找一集自肥揸巴士——工作的意義,可以拉到很闊,就如一個人的生命,也可以拉闊到不能被定義:「我不會被任何東西佔據人生的主軸,我不要做任何一個職業的人,那好像就定義了我是一個什麼人。」——好像代表人生就只能是那樣。「如果我以往只一心返工放工,就難些試到一直以來的這些新事物。」

如此不斷試新事物,看似很跳躍,但他笑言自己也只是在有限的幅度去試。從前的訪問裏他談過,巴士迷界中有樣東西叫「特見」,意即在千篇一律的狀態裏發現些微改變,可能只是那路線的車忽然由9點幾米變11米,那麼微小卻已造就驚喜。在工作上,或者要變也不必逼自己大變,就像他離開乘客的坐位,未必要一下子就走到駕駛座,考了個牌,再看時機隨心而行,看見的風景已不一樣。

撰文:Rita Wong 圖:Rita Wong、受訪者提供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想收到更多JobsDB最新職場資訊?

熱門文章
疫情為全球企業帶來重大轉變,包括急速的數碼轉型、人工智能及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BI)廣泛應用,面對話變就變的職場生態,打工仔如要保持優勢,不輕易被取代的話,職涯專家指出,將工作技能更新及升級(Reskill and Upskill),並且「軟硬兼施」,同步提升工作所需的軟、硬實力,事不宜遲!  「技能為本招聘」成趨勢,具備數碼技能最為搶手  「隨著數碼經濟的步伐因疫情而加快,學習對於打工仔來說,已不再是選修,而是必修。」職涯教練Simon Lee稱:「事實上,近年愈來愈多企業揀選人才時,傾向以技能為優先考量,亦即所謂的『技能為本招聘』(Skill-based Hiring),應徵者來自哪間學府,以及工作經驗的重要性,已在逐漸下降。」  他表示,當工業4.0、電子商務、數碼營銷、商業智能、雲端成了大趨勢,招聘者亦開始重新設定招才要求,將較大注意力集中到與數碼經濟攸關的職場技能上,例如求職者的科技操作能力、編程能力、系統及數據分析能力等。 ...
相信不少打工仔,尤其在職場初來乍到的新鮮人,都曾聽過老細呢句話:「有唔明就嚟問我」,但當真需要求教於對方時,其第一個反應卻不是回應你的問題,而是黑面。對此,有網民指年輕職場中人太純真了,竟將這種類似「得閒飲茶」的寒暄說話,信以為真;亦有網民認為,新人向上司求助時,完全不看時機場合,兼且無盡過力便伸手問人攞答案,變成老細做埋你個份,自然惹人嫌惡。到底向上司發問時,何謂最恰當時機?另外,問甚麼問題,會令佢塊面,逐漸變黑又得,立即變黑亦得?!    時機不對 2大場合不宜多問  日本人氣溝通師濱田秀彥指出,當員工有需要找主管協助或請示時,選對說話時機,非常重要。所謂「對的時機」,就是不要在「不對的時機」,請老細指點你迷津,包括:  一些重要公務正在倒數時:例如舉行部門主管大會前夕、臨近要交業績結算的日子,因為,幾乎所有主管都會在此時此刻,腎上腺素一升再升,他們只想在零打擾情況下,專心一致將事情做妥。所以,下屬如果在這時求教於他,他根本就沒心思聽對方問題,那些耐性、EQ比較弱的老細,甚至會煩躁起來,回應很可能是:「今天已幾多號了,怎麼這件事還沒搞定?你到底在幹甚麼!」故此,打工仔不想碰到一臉是灰的話,就別在這些時候找你老細。 一場會議即將結束前:當會議臨近尾聲,主持大局的老細通常會用「大家仲有咩問題?」來作句號,部屬在這時如想順便提出不在是次議程之列,兼且較為複雜或難度高的問題,老細其實未必可以在一時半刻提供到方案。如遇上的是多疑、缺乏安全感型的上司,在眾目睽睽下,突然被下屬這樣一問,而又回答不來的話,很有可能會認為提問者在「考驗」、「挑戰」他的能力,之後恐怕不會有好日子過。  所以,有心想老細解答你的疑難,並不宜在會議上坐「順風車」,這樣做其實亦會令開會時間延長,影響其他同事的工作日程。  ▪ 5年冇升過職、開會被當透明⋯⋯這些迹象顯示你正被Quiet firing...
AI降臨,人類失業?意想不到原本是預言的景象,在2023年已經殺到埋身,近期大熱的AI平台ChatGPT令一眾打工仔費盡心思鑽研如何物盡其用,寫報告、安排日程表、製作Excel公式表及回覆電郵統統交給這位AI大神,最新推出ChatGPT 4.0 收費版本更超越文字,可以回答及描述圖片,它的進步真是一日千里。而其實除了GPT,一系列AI畫圖軟件,例如Midjourney、control net、stable Diffusion等,早已登錄職場。正當各位磨拳擦掌,準備好好在AI世代,練就一身偷懶慳時間絕技時,危機其實已經悄然埋身。不少科學家指出AI的出現可以取代社會上的大部分工作,你以為這只是都市傳言?其實已經發生在你我之間,小編親身見證三個被AI搶去飯碗的職場個案。看看他們的第一身經歷,再分析自救之道!AI再強大也有弱點,只要學懂三個方法,就可保住飯碗。  「AI搶咗你份工!🥶」之三個真人真事  1. 插圖家敗在Midjourney手上 被 foul出工作    打工仔職業...

十大熱門搜尋

Scroll to Top

Processing, please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