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 story被同事截圖分享?網民:block佢啦﹗盤點5類最令人討厭同事

FacebookWhatsAppTelegramEmailCopy Link

職場上,多一層關係,就多一堆煩惱,所以不少人主張返工應與同事劃好界線,公私分明,避免有太多瓜葛,最近就有打工仔對此深有體會,於討論區發文分享經歷,感歎表示:真係應該同同事保持距離! 

 樓主撰文分享,當初入職時,讓一位「好傾少少」的女同事追蹤了自己的社交平台帳號,後來其他同事要求追蹤,他一律扮作不知,但萬萬沒想到,該女同事居然未經樓主同意,就將其社交平台分享的生活日常限時動態截圖分享給其他同事看,女同事解釋指:「我地想了解你多啲呀嘛,你又唔比其他人follow你」,令樓主感到相當困擾:「對我黎講同事同朋友唔完全係同一類人呀,依家其他冇follow我既人都知我平時會做啲咩,搞到我覺得冇晒私隱……」 

 帖文引發網友廣大迴響,各持不同意見: 

「同事永遠唔會係朋友,就算私底約出黎活動話題都係公司野多」 

「職場如戰場,人心隔肚皮呀!交咗智商稅後你學精咗未呀?」 

「我有幾個舊同事,最後結埋婚,所以世事無絕對」 

「行得正,企得正,又唔使怕同事知道你嘅工餘嘅活動嘅」 

亦有人幫樓主出謀獻策,樓主不妨參考一下: 

「block咗佢啦,等佢知道你唔喜歡佢嘅行為」 

「我一律話俾同事聽,無IG無FB」 

「建議你開至少2個 acc,一個係比同事,另一個係比朋友睇!」 

(按此看原po

▪ 同事想關係close啲?5招謝絕扮熟、入侵個人空間及打探私生活

▪ 「職場社恐」發作﹗打工仔大呻想做透明人 7大徵兆自測係內向定社恐

討厭同事避無可避  不如正面應對! 

職場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人,難免會遇到一些令人討厭或相處不來的同事,打工仔每天有3分1時間都待在職場,長期朝見晚見,真是「人都癲」! 

除了與同事保持距離,還可以怎樣做?你無法躲避開所有惹人討厭的同事,只能在遇到他們的時候好好應對,所以小編就參考網上資料,整理了以下5大常見又最令人討厭的同事類型,並為大家提供相應的應對貼士,希望幫到大家見招拆招,學會怎樣與討厭的人共事相處。 

如何應對以下5類常見又最令人討厭的同事? 

第一類:愛爭功卸膊的擦鞋精 

這類同事的主要工作就是「擦鞋」,平日好食懶做、零貢獻,苦差一律不接,有時甚至將自己的工作或責任推給其他人,當別人努力完取得成功時,就比任何人都快速地衝出來搶功勞。 

應對貼士:Black and white分配及記錄工作 

面對一些專避開苦差的同事,可以嘗試反守為攻,例如一起處理Project時,不妨以公開、明確的方式,劃分好各人的角色、負責的工作,並說明原則,利用群眾壓力令對方無法迴避,同時將詳細分工、有關的工作內容、會議紀錄及Email等留底,作為證據保障自己,萬一日後有任何出錯或爭議,對方都無法逃避責任。 

第2類:暗地裏講人閒話、八卦的是非精 

有種同事總是正事不做,嘴巴卻停不下來講八卦,不論是公司哪個部門的同事/上司的私事,以至名人/明星,都會成為他們口中的主角,他們有着驚人的傳播消息能力,前一秒才知道,下一秒已在昭告天下,若能將這份效率放在工作上,職場就能少很多是非。 

應對貼士:轉移話題、不予置評 

假如同事想向你「套料」,你只需要保持官腔,盡量答非所問,聊一些不着邊際的話題帶過,讓自己盡快逃離當下局面,對方自然會自討沒趣;如果無法抽身,便將話題焦點轉移到對方身上,反問有關對方的事,又或者讓八卦在你耳邊結束,不要參與討論或發表意見,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Dan Schawbe曾表示:「你的目標應是在職場上盡可能多建立盟軍,而不是傳遞他人八卦」,加入八卦圈不但沒帶幫助工作,更會損害你的名聲與專業形象,所以別做損人不利己的事。 

▪ 離職一年前同事仍致電問公事 網民籲速斬纜 3招禮貌地與前公司「劃清界線」

▪ 網民:停電無沖涼被同事排斥 盤點同事8大惡頂污糟劣行 突然污糟或有隱藏問題?

第3類:愛背後捅刀的雙面人 

職場上少不免存在各種競爭,但並非人人都會循正途去公平競爭,有些小心眼、心機又重的同事,偏偏就喜歡在別人背後搞小動作、耍手段、刻意陷害,來抵毀別人的名聲、讓人質疑其辦事能力。 

應對貼士:謹言慎行、做好自己 

身處職場,明槍易躲,但是暗箭難防,小人更是防不勝防,因此必需時刻謹言慎行,聊天時盡量避重就輕,以免被有心人「捉到痛腳」,成為對付你的籌碼;他們主動提出的示好幫忙更要婉拒,因為「免費的東西永遠最貴」,這樣的人情欠不得!同時要做好份內事,專注工作,留下好口碑,假如日後真的遭人陷害,其他同事也自會判辨是誰在興風作浪。 

遭受惡意攻擊時,也應主動公開澄清,捍衛自己,讓中傷你的人知道你不會縱容過分失實的指控,但要注意保持不亢不卑、禮貌風度,否則有「引戰」之感,容易樹敵。 

第4類:愛拉攏、搞小圈子的無聊人 

有種同事就是愛耍小朋友技倆,只要看人不爽,就開始拉攏人分黨分派,成立小圈子去孤立別人,做一些故意讓人難堪的事,為身邊同事帶來無形的壓力。 

應對貼士:閒事莫理,一視同仁 

若有同事搞小圈子,就扮作不知放在心裏,即使不加入任何圈子,也可以與同事有基本互動,日常應平等對待不同圈子,對任何人都保持善意、表現誠懇,同時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時間長了,大家自然會明白這是你的處事作風。 

第5類:最會扮忙的「偷懶專家」 

有些同事是職業「蛇王」,明明沒事做卻總是扮忙,結果令一些認真工作的同事要一個頂幾個,包辦起他們的工作。 

 應對貼士:別「篤背脊」、別獨力收拾殘局 

著名企業家與管理教練Stever Robbins建議打工仔應專注自己手頭上的工作,別被偷惰同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有樣學樣,亦別因為工作量分配不均而爭論公平與否,不忿及抱怨只會帶來更多負面情緒,無助解決問題,反而應專注提升自己,日後憑實力贏得上司賞識。 

另外,他亦提醒大家別「篤背脊」,否則有機會令上司覺得你過度干涉管理層、搬弄是非,但上司要求你評價同事表現時,便可如實反映客觀情況-;如工作進度受阻,亦應向上司反映,別一人獨力承擔所有工作。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想收到更多JobsDB最新職場資訊?

熱門文章
30歲後Reset職涯路向,雖然並非甚麼罕見事例,但由於轉行等於一切由零從頭做起,當中不但要有好的部署,還要有一顆強大心臟,去闖心理關口,譬如,接受由管理人變大齡新鮮人之事實。故此,就業顧問提示,基於事業轉型有機會帶來各種挑戰,決定踏出這一步前,宜以理性盤點現況,知己知彼,才可不徐不疾在職涯路上轉線。  ▪ 工作冇前景想辭職?30歲後轉工轉行Checklist 專家教路如何選擇 ▪ 轉行有黃金期?做兩手準備助轉型成功,特定工作30歲後有優勢!  30+去轉行,會面對咩挑戰?  社會服務機構「樂活新中年慈善動力」(Happy-Retired Charity Action,...
▲莊醫師指加入位元堂是由於其百年老字號,除了品牌和中藥材品質具保證,其「師帶徒計劃」亦令新人容易上手。 完成中醫學位課程後,註冊中醫師的出路主要是自立門戶或加入公、私營機構。書本上學到的中醫知識,始終是紙上談兵,對於新晉中醫師來說,實戰經驗才是關鍵。具規模的中醫藥集團,無論在培訓或進修支援,均能提供豐富資源,幫助醫師加快上手。 莊智孚醫師由從事10多年中、西藥品銷售,到決心轉型加入百年老字號位元堂成為中醫師,源於一次治療體驗,深深體會到中醫治療的全面性,而驅使他修讀中醫課程。新人往往欠缺實戰經驗,位元堂獨有的師帶徒制度,以及全方位培訓配套和彈性的員工待遇,讓他順利開展中醫師職涯。 自身經歷驅使入行 莊醫師回想入行前一次受傷經歷,「當時在痛得難以活動下,向骨科、物理治療等不同西醫求診,但他們卻說只需多休息和運動便能改善。後來我經中醫採用推拿、針久和服用中藥等方法治療,只看了數次醫師,便能將問題完全解決。那次經歷讓我深深感受到西藥成效快,但中醫卻可以透過結合多元化的診治,從根本針對問題,治標又治本。」因而令莊醫師想深入了解中醫知識,更立志成為中醫師。 百年品牌重視傳承 師帶徒計劃 位元堂擁有126年中醫藥經驗,這個值得信賴的百年品牌是令莊醫師加入的原因之一。他最欣賞的是其著重傳承的精神,為了讓新入行的醫師加快掌握臨床經驗,而推出坊間少有的「師帶徒計劃」,「初入行的醫師毋須擔心經驗不足,入職後,公司隨即安排見習醫師參與為期1至3個月(時間視乎實際情況而定)的『師帶徒計劃』,師承資深中醫師學習,透過師傅分享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個案,活學活用,將書本知識和醫術實踐融會貫通,縮短走錯『冤枉路』和減少犯錯的機會,讓我快速吸收臨床治療的技能和累積更多實戰機會。」 保留傳統百子櫃 中藥材具質量保證 在坊間較多採用中藥顆粒的中醫診所之下,位元堂仍然保留傳統百子櫃,顧客可選擇服用飲片(原片中藥材),莊醫師表示他們的中藥材品質佳,根據市場調查結果,位元堂的藥材質素屬最高及最受信賴中醫品牌*,顧客可以安心服用。另外,飲片亦有多個好處,「我們能將所學的不同藥材廣泛及靈活應用,不受中藥顆粒所限。相對選取特定部分研磨成粉的顆粒,飲片因由頭到尾用盡藥材,加上煲藥過程中的熱力會與藥材產生協同作用,藥效會更為顯著。從安全角度考量,每包顆粒配藥的外觀均一模一樣,相反飲片則易於辨認,假如飲片出現配錯藥,懂藥材的人即可發現,減少出錯機會,更具安全性,同時對醫師執業也有保障。」 ▪...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溝通工具,也是我們理解世界的基礎,而語言學就涵蓋了語言的結構、功能、變異、發展以及語言與社會、文化的交織關係。它的應用範疇亦非常廣泛,無論是教育界、商界還是科技界,語言學的畢業生也有着廣闊的職業選擇。不要再有「文人畢業出路少」的過氣思想了!小編縱觀市場,語言系畢業生除了投身教育及研究行業,擔任老師、研究生、翻譯員等職位;更有不少人從事商業與科技行業,任職語言數據分析師、公關和言語治療師。齊來探索一下各大院校有關語言系的課程內容、特色、入學要求和語言系的出路, 開闊我們的視野吧!  ▪ 【JUPAS揀科】哲學系出路奇窄?投身教育及政界成熱門之選 3大方向助搵工 ▪ 【JUPAS放榜】幼教學位成DSE考生三甲之選 超額30倍爭住讀 10大高級文憑助鋪路 各大院校語言學相關課程的入學要求 ...

十大熱門搜尋

Scroll to Top

Processing, please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