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Slasher(斜槓族)可能是人各有志,亦可能是人窮乜都要試。新聞系畢業生Felix曾經因記者人工太低,週末做兩份兼職幫補,身心俱疲兼「斷六親」;廣告從業員Ashley在疫情期間失業卻無失志,試過同時打四份工,不時踩通頂挑戰人體極限,仍然矢志打夠100份工。兩人都成功靠當Slasher捱過事業低潮,更憑斜槓經驗,在職場重新出發。
美國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以一書定義炒散新生代為Slasher,喻意青年愛用斜槓一一在社群自介職業時,列出的斜槓越多越威水。Felix四年前初出茅蘆做記者,當時上司說:「唔愁無人做記者,所以人工無需要加」。他的月薪也持續「低迷」,長期維持1.3萬元,「有時候交完家用就淨3,000蚊頂日常開支」,唯有周末休假時兼任撰稿員及特約攝影師。
▪ 不想打死一份工!畢業生做Slashie斜槓族有咩工作選項及好處?
▪ 【全天候WFH】斜槓入門攻略 Slash=高級炒散廢青/窮忙族? 講fun唔講金
籲年輕人:炒散也要長遠計劃
雖則Felix月入因此增兩三成,但代價是放棄社交,與同期畢業的友人漸行漸遠;長期兼職並無全職應得的勞工福利,更遑論升職加薪;隨年紀漸增,一周做足七日真的吃不消。不過,Felix憑兩年間斜槓三職,同時集齊多項技能,加上快速累積大量範例作品,獲製作公司聘為市場營銷主管,成功轉行後月薪多於從前三職總和。
儘管斜槓經驗使Felix覓得心儀職位,但他指在港生活不容易,百物騰貴,單靠斜槓未必足夠保障生活安穩。他勸喻年輕人兼職「炒散」之餘也需長遠計劃,確保收入有望持續增長。
▪ Slasher不務正業但求自由?九十後斜槓族:「唔想十年如一日。」
▪ 車衣女工重出江湖 成銀髮族slasher:「剩布車口罩,疫情下忽然售罄。」
3日瞓兩個鐘換3萬人工
Ashley畢業後同樣投身斜槓族,從事廣告製作之餘兼職賺外快,後來獲start-up製作公司聘為副導演,才暫時放棄斜槓生涯。「嗰陣好開心,覺得畢業無耐就做到副導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拍嘅仲要係大星,例如鄭秀文、古天樂、仲有姜B等⋯⋯」,惟公司於2019年底因市道轉差而結業,不出數月又爆出疫情。Ashley 指2020年首半年最難捱,長達4個月無工開,「有機燈同事要轉做建造業,我識嘅同業有一半以上都轉晒行,有啲年紀大小小要養家,索性去考牌做燒焊工,只求收入穩定啲。」
疫情下大批廣告從業員轉行,Ashley則重拾斜槓族身份,由化妝品倉務員、日式火鍋店廚房工,到大小型展覽推廣員及她最討厭的刻板文職,她都涉獵過,畢業至今累積做過半百份工。最高紀錄試過同時打4份工,月薪破3萬元,但非常痛苦。她試過深宵拍攝後,還要漏夜趕做翌日早上的工作簡報,同日還要再開會構思商場展覽,三日兩夜合共休息不夠2小時。
Ashley指當斜槓族賺的是閱歴,滿足感勝過一切,圖為她從事兼職花藝師的留影。
儘管再苦,Ashley認為滿足感勝過一切,更定下一生要做夠100份工的目標,「 part time做唔同崗位,有唔同嘅場景同經歷,就有唔同嘅得着。呢6年可能我已經比同年資嘅見多一倍人,可能唔止㖭」 。她慶幸以Slasher身份捱過事業首個低潮,維持生計之餘,自由身也讓她隨時輕鬆抽身,趁最近廣告業復甦即重返本業。她決意往後利用工餘檔期,繼續挑戰百份工斜槓目標。
Ashley至今打過半百份工,包括化妝品倉務員。
Ashely叮囑未來有志學「分身術」當斜槓族的年輕人,要從在學時期開始抓緊義務工作的機會,「任何type都要試,即使老細一開始出手(薪金)唔係你預期,都要認真做。炒散可能係一兩日嘅事,但老細記得你認真嘅態度可能係一世」。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