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大使計劃 激發創意思維引領企業變革 助力發展、惠及社區

創新大使計劃 激發創意思維引領企業變革 助力發展、惠及社區
Jobsdb content teamupdated on 26 February, 2025
Share

創意的力量在於能夠打破傳統思維模式,激發新意念。企業能夠擁抱創新,鼓勵員工提出大膽想法和多角度思考,再轉化為營商文化,確能推動企業持續成長。

華懋集團創立超過60年,依然堅持不斷革新,保持開放的企業家思維,容納創新想法,其以人為本、與時並進及重視社區共享的價值,在其不同建設項目體現得到。為了促進同事交流,華懋3年前推出「華懋創新大使計劃」(CCG Innovation Ambassador Programme),以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為整個計劃的主軸,以用家為中心(User-centric)去思考問題根源,透過不同主題的工作坊,培養成長思維、多元思維和解難能力,為公司提出創新的商業方案。計劃不但有助公司注入創新力量,推動長遠發展,也為同事帶來豐富的學習機會和成長,三位來自不同部門的參加同事分享他們的得著。

打破常規 培育多元設計思維

「華懋創新大使計劃」吸引來自不同部門的同事踴躍參加,生動有趣的培訓及跨部門交流是一大亮點。華懋集團物業發展部高級項目經理Gordon Fu,專責投地、項目統籌、設計到監察施工進度、管理項目預算,還有參與翻新項目。本身是建築師的他因感到計劃有新鮮感而參加,「由於我修讀建築,對設計和Design Thinking一直有濃厚興趣。計劃果然令我重拾讀書時的感覺,也幫助我啟發創新靈感。因我的工作範疇專注於建築,較少機會接觸其他部門,計劃讓我們接觸其他部門的同事,彼此了解工作非常難得。」入職7年,他見證著公司由傳統走向創新的蛻變歷程,以及不斷追求改進的決心。

加入華懋7年,Gordon見證著公司步向創新的蛻變歷程,他欣賞公司推行「華懋創新大使計劃」,為不同部門的同事拓闊視野和創新思維。

銅鑼灣如心酒店人力資源經理Wincy Fong負責人才招聘、薪酬福利管理、培訓及任何與人力資源相關事宜的工作。她認為計劃讓她跳出固有框架,重新思考工作方式及注入新元素,「我認識了來自租務、房地產和公共服務部門的同事,背景各異,思考模式也不一樣,是互相學習的好機會。計劃提供Design Thinking、改革管理等培訓,有助訓練我從多角度思考,避免陷入格式化和單一化的思考模式。」參加此計劃讓她的視野更廣闊,工作變得靈活創新。

華懋集團企業傳訊助理經理Charles Chui負責有關地區關係、企業社會責任的工作,涉及與不同持份者,如地區夥伴、NGO、社會企業的合作,舉辦企業和義工等活動等。他直言想深入了解Design Thinking,「從非牟利機構和合作機構的角度理解市民、社區和受惠者的需要,能惠及更多人。這個思維模式除了有助日常工作,宏觀來說,也能了解公司的長遠發展方針。」作為文科人,能夠與不同背景的組員交流、接觸培訓計劃中的財務課題,都讓他開拓了多元視覺,可應用於工作中。

Charles需要經常與地區聯繫,學習Design Thinking啟發他理解市民和受惠者的需要。

創意融入生活 集思廣益創造大不同

三位同指,創意不一定是嶄新技術,更不是高深的火箭科學,而是將之融入生活當中。Charles表示:「日常生活有很多未解決的問題,但從沒有人想過彌補。運用創意方法或透過多個部門的合作,其實可用成本較低的方法解決問題。」創意,原來未必需要花大錢去實現。

創新大使計劃其中一個環節是運用Design Thinking構思方法節省成本,Gordon稱公司當時正值裝修,「我們想到將設有多個房間、間隔和大量用紙的傳統辦公室改頭換面,變成開放式辦公室設計、以電子化減少用紙、將4個樓層打通,增加透明度及同事互動交流。要改善公司環境,不僅是裝修(office renovation),更重要是藉著翻新協助公司進行工作文化轉型(workplace transformation)。」

Gordon指組員還有更多大膽想法,「如開發手機程式,供同事傾偈、提供car pool共乘服務、加入電子員工證等,部分想法更被公司採納,可見公司願意聽取大家的意見。」他認同Charles所說創意應融入生活,「培訓培養了我的同理心,我們矇眼體驗盲人感受。作為設計師或建築師,有時會忽略用家的真實需要,我們須換位思考,代入他人角度關心其想法。」

Wincy認為Design Thinking的最大啟發是以多角度了解持份者的想法和需要,「例如如心酒店集團每年舉辦大型的Townhall會議,我提議了『Chit Chat with Hotel-in-Charge』,為同事提供輕鬆交流的平台,鼓勵他們大膽向管理層分享想法。」創新思維是如心酒店集團的5大企業價值之一,她經常提醒自己與團隊不要讓服務過於標準化,「我們應切身處地考慮彈性或人性化的服務,如早前酒店設立了Running Club,由同事帶領住客到維園和東岸公園等周邊路線跑步,探索和連結社區。每間酒店的大堂也散發獨特氣味,務求提升賓客的整體體驗。」

Wincy從計劃中認識跳出固有思考模式的Design Thinking,以人性化及多角度了解持份者的需要尤其重要,透過不同的創新改變,提升酒店賓客的整體體驗。

綠色建築:推動行業長遠發展、履行社會責任

華懋保持開放,對長遠發展有極大助益。Gordon以東京街重建項目採用MiC組裝合成建築技術為例,這既是創新思維的實踐,也是一場行業革命。「香港建築業面對昂貴人工和人手短缺的挑戰,利用MiC技術先於內地組裝再運到香港搭建,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及節省時間,甚至減少工業意外、建築廢料及碳排放達5至6成。我們相信採用MiC可增加建築量達10%。」履行社會責任是華懋堅持的理念,「MiC不但推動建造業發展,對地球、社會、環保及ESG範疇都有得益。」

管理層須具備新思維,Gordon稱參加此計劃的得著是思維模式得到啟發和轉變。作為業界龍頭之一,華懋無論在建築技術和營運方式,都應以嶄新思維應對行業挑戰。

轉化收益 回饋社會

Gordon欣賞公司的經營理念,「公司致力在香港營造更理想的環境,如中環街市保育項目、東京街重建、如心園翻新等,均採用人性化規劃,回饋大眾,溫暖社會不同階層。」

Charles非常認同,「實際層面上,如心園翻新後設有木化石體驗館,是香港首個及唯一的木化石公園,市民可近距離觀賞木化石。這雖然增加營運和維護成本,但這個全新景點能為市民帶來充滿趣味的『娛+學』體驗,認識珍貴的木化石,值得投放資源興建。虛擬平台層面上,『如心賞』會員獎賞計劃提供積分計劃及『好心行動』,會員可透過參加義工活動儲積分,吸引了志同道合的有心人一起做義工。」有別於一般認知的義工隊,華懋此舉能將義工隊擴大至整個手機應用程式的會員,集合更多善心力量。他笑言,「自己喜歡做義工,除了受益者,自己同樣滿足快樂,是雙向的回報。」

華懋多方面的創新舉措,不但促進員工的參與度和歸屬感,還實現了社會價值的回饋,為社區帶來改變。

(資料由客戶提供)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More from this category: Industry stories

Top search terms

Want to know what people are searching for on Jobsdb? Explore our top search terms to stay across industry trends.

Subscribe to Career Advice

Get expert career advice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providing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agree to the Collection Notice and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