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簡稱「馬會」)結合世界級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事務、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慈善與社區貢獻,每年有不少人投身馬會發展事業。能成為本地最受歡迎的僱主之一,除了優厚的員工福利及薪酬外,馬會人力資源部主管李小珍表示,機構的員工政策具有以下成功之處。
「無論是全職或兼職僱員,馬會同樣重視。每年馬季結束後,表現優秀的員工皆獲頒發季末花紅。」李小珍說:「為維持在市場的競爭力,馬會以28家來自各行各業的大型機構作比較,人力資源部每年以這些企業的薪酬作參考指標,進行年薪檢討和規劃績效獎勵計劃,以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
此外,馬會亦推行全方位活力躍進工程,讓僱員獲享健康飲食資訊和體能鍛鍊。「去年馬會推行『Happy-at-work@HKJC』,為員工提供保健指導,如瑜珈課程或舉辦減壓講座。公司亦特設跑步徑及健身室,鼓勵僱員鍛錬體魄。」
李小珍指:「員工辭職,對我們來說不止是少了一個人,當中還有replacement cost(重置成本)、已投資的培訓資源、及所損失人才的institutional knowledge(機構經驗)。馬會規模龐大,60個部門內有超過800個工種的職位,如僱員覺得現職工作性質不符其職業取向,可申請內部調職。」
有意提升專業知識的僱員,可不時參與範圍廣泛的培訓課程,汲取行業的所需技能及自我增值。位於沙田新落成的辦公大樓設有名為「香港賽馬會學院」的訓練中心,配備完善的學習設施和培訓室,以配合不同的培訓需要。馬會相信員工的技能提升,亦有助公司長遠發展。
員工培訓活動
「此外,馬會為新僱員提供入職培訓,由管理層講解公司文化。新員工會獲安排親臨賽馬現場看馬匹出場前的準備情況、教練如何檢討騎師表現等。僱員透過觀察各部門的運作情形,了解馬會文化,從而提升歸屬感。」
任何企業的員工總會各有訴求,馬會亦相當重視僱員的意見。「曾聽過有員工因事前未充分了解,在入職後不滿工作時間表或機構文化等。」李小珍指:「僱員可透過公司的Me & Manager論壇,以不記名方式發表意見,而僱員關係組亦不時鼓勵員工發表心聲。」
跟其他僱主一樣,馬會亦致力建立良好的僱主品牌。李小珍表示,馬會積極籌辦各類慈善項目,重點推動三大範疇:啟發青年、長者安老、普及體育。此舉不但對社會作出貢獻,亦能鞏固企業作為「全球最大慈善捐助機構之一」的形象,吸引本地以至國外的人才加入。
「作為僱主,我們希望可以為員工提供一個令人振奮、具世界級規模的企業環境,讓每個人都可發展充滿意義和個人成長的事業。」李小珍說。
員工組成的馬會義工隊於維園參與義務工作
令員工愉快工作的因素是什麼?
見習學員Canny Wong(右二): 「加入成為見習學員後,公司為我們提供很多培訓工作坊和活動,讓我們學習所需技能及汲取行內知識。我的部門主管及經理給予大量支援,促使我比想像中進步更快、見識更廣及體驗更多。我亦慶幸有機會為馬會的各項活動、管理層會議及公司內部活動如周年晚宴等擔任司儀。 公司給予我各種機會及認同我的工作表現,讓我知道自己的價值及對馬會的貢獻,這些都是令我能夠在馬會持續愉快工作的重要因素。」 |
延伸閱讀: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