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工、轉工漸漸成為一個季節,正所謂「魚唔過塘唔會肥」,在Jobsdb最新公佈的薪酬調查報告顯示,其中一項調查中指出轉工次數約3至4次,每年平均人工增長為17%。所以每年到某個時份打工仔總會想想是否時機到,應否轉轉環境工作;如十二月就是其中一個搵工季節,攞完花紅、評估現時工作及市場環境後,可能到二月底三月初就奔向新天地。對於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而言,現時可能已把履歷表寄出、面試等,準備成為社會新鮮人。不過每個行業應有其一個轉工季節吧,教師的搵工季節又是哪個時節? 無論你是師訓出身的準教師,又或想中途轉機,教師的求職市場何在?
每年的3、4月是學校招聘,也是準畢業生及現職教師搵工的時間,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可大致分為兩個原因,第一就是津貼學校的常額教師(俗稱perm位,即長約)的合約大多列出,如要辭職也需要3個月通知,大多合約教師(contract位)則只需要一個月通知,即可「華麗轉身」。而大部份學校教師的合約都由9月1日開始,校方及教師會盡量於5月底或6月時處理新一年教師的合約及去留。此外,雖然大多轉職或新入職的老師,都是未簽新合約前便在8月時返校工作,因為他們需在開學前準備新開年的課堂及活動安排,因此在8月前,大多的學校已完成教師聘請程序,而老師亦會得知結果,不過每間學校行政不同,當然有例外。
其二,教育局每年也會向學校發放各津貼,如「資助學校的營辦開支整筆津貼、生涯規劃津貼」,讓學校可因應學校的情況而作出教師人手安排及調整待遇,而這些津貼大多於3月底、4月發放,因此一般而言,教師職位空缺廣告大多於4月開始。如想成為官校教師,無論是常額教師或教學助理,可前往公務員事務局互聯網內查看。
▪【老師唔易做】合約與常額制教師之分別,畢業生想教書要做住TA先?
最大路的方法當然是在各大搵工網站了解教師的求職市場,李老師逾8年中學教學經驗,他表示遞求職信後,大多數都有面試機會,現時轉了兩間學校教書,他分享自己的搵工做法:其實進入網絡年代,很多學校消息也在社交平台流通,不少教師也會匿名去看看某學校的秘密(Secrets)或教師心聲等群組或專頁,從而了解各校情況,無論是從中了解學校文化有助面試也好,又或是避開「黑」名單也好,這是一個很好的渠道收集資訊,提高面試成功及獲聘的機會。什麼是「黑」名單?「簡單來說,就是無良僱主,工作量多得不正常,還有時常出招聘廣告的學校,即表代工作環境不理想,流失率自然快,除非你當中轉站、工作地點近你屋企、騎牛搵馬等,否則大多都不會去應徵。」
李老師說:「無論係邊一行,識人一定比較好,如你有朋友是在職教師,便會較易知道哪間學校的哪科教師快退休或即將辭職,比人快一步知道消息,就可快一些交求職信。」為何快寄信很重要?以他的經驗,大部份學校也是收信後便即拆,若符合條件便會立即約見,所以學校愈早收到信,競爭對手相對較少,面試的機會較大。他亦提醒,雖然教師工作量愈來愈重,但為何這個職位仍然搶手?因為除了每年的BEd學士學位畢業生想找相關工作外,出來工作一會的打工仔,可能會想轉行,嘗試投身教師行業,因此比人快一步寄信十分重要。如你並非擁有PGDE又或是打工仔想轉行,他建議可以在暑假前要開始找教學助理(TA),「但眾所周知,教學助理就像打雜一樣,人工不高,起薪點低或被「壓價」,工作量大,惟一的好處就是可以邊做邊讀一個PGDE及儲經驗,之後申請轉做正規教師,又或再尋找其他教職。」
▪在港教師與打工仔無異:校長就係Boss,應付無理要求、工時長壓力爆煲
他亦認識有位朋友是三大畢業,擁有PGDE學位,四年後仍然只是TA,他認為如果沒有年資的大學畢業生,尋找自己母校幫手也是其中一個可行的選擇,好處是你比較熟悉學校的環境,上手也會快一點,也許母校也會想找一個熟學校情況的教師,而獲得聘請的機會亦會大一些。但世事無絕對,凡事有利亦有弊,在他認識的教師朋友當中,也曾在母校工作,但部份教師仍會當你是學生,反而會覺得你需要多點「訓練」,又或不會拒絕而不合理的增加工作量,「老實說,如果對方曾教過你,現在做你上司,佢安排工作,即使手上工作已應付不暇,你又點敢『托手踭』。」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