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與錢途】會計、審計有何分別?了解起薪點、考牌、晉升及轉型等5大行情

【前路與錢途】會計、審計有何分別?了解起薪點、考牌、晉升及轉型等5大行情
Jobsdb content teamupdated on 13 July, 2022
Share

「會計師」是專業人士的代名詞,外行人就覺得做會計人工優厚,起薪點高,前途無限,但就只有行內人才知道要拿到這個名銜得來不易。究竟會計和審計工作的最新行情是怎樣?現時做會計的起薪點是多少?想成為會計師需要什麼特別才能?沒讀會計能入行嗎?會計太辛苦轉行有什麼好選擇?就由業內人士為你解答疑問,分享有關入行的五大重要資訊

1. 審計、會計  傻傻分不清楚?讀完會計的兩大主要路向

相信當大家聽到會計兩個字,就一定會聯想到擁有國際級地位的四大會計師樓Big4(Deliotte、EY、KPMG及PwC),但Big4不代表了會計界的全部。一般而言,會計的工作範疇主要分了四大項:審計、會計、稅務和財務諮詢。入行稅務 (Tax Advisory) 和財務諮詢(Financial Advisory) 都需要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而審計 (Audit) 和會計(Accounting) 也是普遍畢業生的選擇以下會詳述兩者職責。

審計

最多人選擇的是先入行做審計,受訪者Vivienne就在香港的第二線(Second Tier)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了四年:「通常畢業後都會先入會計師行(Audit Firm)做審計助理,一邊做一邊考牌。」在會計師行的工作,就是要審核一間企業的財務資料,編制核數報告,以確保企業的財務報表公允及真實地反映實況,以及合乎公司條例和香港會計準則。會計師行的工作多數是project based,去完一間公司便到下一間,審計的工作繁瑣,但又不能出錯,經常OT是等閒事,所以工作壓力十分大。有興趣入行做審計?即刻撳入嚟睇吓!

會計

「因為壓力大的關係,所以都有很多人一畢業就入Commercial做會計文員。」Vivienne指出審計是大多數人的出路,但不是唯一。Commercial是指在商業機構(Commercial Firm)的會計工作,行內亦稱之為In-house會計,亦即是一間公司的會計部。主要幫公司處理帳目,例如入帳、查核帳目紀錄、處理收支單據,亦要處理員工的資薪項目。工作不算太難,平時上班時間為朝九晚六。不論工作量還是工作模式,都比審計工作輕鬆,難怪有不少人都會走入商業機構,起碼能講求Work-Life Balance。有興趣入行做會計?即刻撳入嚟睇吓!

 

2.會計和審計的晉升階梯和薪酬,人工最少3萬起跳?

審計 

會計行業的晉升階梯非常明確,一邊儲工作經驗,一邊考牌,是所有會計從業員的必經之路。以審計工作為例,初入行就是審計助理,有一定的經驗後,就可以升做初級及高級審計員。成功考牌後,可以晋身審計經理或審計師,甚至是會計師行合夥人。

Vivienne分享她在四年前入職人工只有萬二 ,現在入行做審計助理的起薪點大約$15,000。Big4的起薪點會比市場高一至二千:「這幾年Big4也非常缺人,所以不斷調高起薪點,這兩年已去到萬七至萬八,還未計QPay(Qualified Pay,擁有相關資格後的獎勵)和花紅,所以人工非常高。但你要每日工作15小時,就看你願不願意捱。而當成功考到會計師的資格,人工最少3萬起跳。」

會計 

若果畢業生選擇加入商業機構,初入行就會做會計文員,有一定的經驗後,就可升做高級會計文員、助理會計師。直到成功考牌,才可成為註冊會計師。

在商業機構工作的薪酬與會計師行完全不同。薪酬是根據私人市場的計算方法,即是起薪點隨公司決定,之後的薪酬就按每年公司整體加薪的幅度而定。業績好,人工會加多點;假設公司決定該年度凍薪,薪酬也不會變,會計文員的平均薪酬大約$16,000 。除非成功考牌或曾經有審計的經驗,否則整體的薪酬的確會比審計低。

原來有審計經驗人工會較高?Vivienne就解釋:「若果你有一定的審計經驗再轉去商業機構,你可以開價開高一點。會計部製作財務報表也是交由審計去審核,若果你有審計經驗,就能更有效率地處理這些報告,你的審計經驗對公司來說很重要。所以有不少人捱完幾年,拿到審計經驗就會跳入Commercial。我也是這樣想,趁青春就衝多幾年,然後再歎世界。」但如果想從商業機構轉做審計又可不可以呢?Vivienne就直言較少人會這樣做:「因為你只有普通會計經驗,所以不論你年資多少,入到審計,你的經驗和薪金也要重新來過,豈不是等同fresh grad?所以很少人會這樣轉職。」

▪ 考獲會計師執業資格人工翻倍!審計vs稅務待遇晉升有咩分別?

▪ 入銀行業、Big 4、FinTech先要入場券!必考專業認證及課程懶人包

3. 想入行一定要讀會計?

 想成為會計師又是否一定要讀會計呢?Vivienne分享她的朋友在商業機構工作,有新入職的同事是由Admin轉行,從未接觸過會計,甚至何謂Debit和Credit也不知道,但都做了會計文員:「在商業機構要處理的工作比較簡單直接,只要你能學懂公司所用的系統,而你的上司又肯教就可以。但審計的工作就不能了,始終審計的工作需要更多的理論底子,所以非會計出身就較能做Audit。」但她亦補充,不是讀會計出身的確可以應付基本的會計工作,但想繼續在會計業發展,還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識,所以報讀課程進修也是必然的事。否則最終發展將會受限,止步於中下層職位。

 

4.來到2022年,入行擁有哪兩種特別才能會特別吃香?

而在這個年代做會計,光是有會計知識和數學叻是不足夠的,還要增強自己的IT才能和對內地營商環境的認識

隨着科技急速發展,不論是人工智能還是自動化機械,都融入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科技帶來方便,同時亦有報道指出,AI作業系統取代會計師是遲早的事。Vivienne指出在會計的工作中,的確經常要運用數碼科技:「外國較盛行AI自動會計系統,一些簡單的會計程序可由系統去處理,而香港所用的會計系統也愈來愈先進。」不想被淘汰,就要設法提升自己的科技才能,熟悉不同軟件的操作,擁有靈活和創新的心態,活用科技,而不是被科技牽着鼻子走。若你對大數據、人工智能有認識,更可增加你在行業內的價值。

另外,這幾年來不少內地公司都在香港上市,中港兩地的貿易發展頻繁,加上政府正積極發展大灣區業務,就在剛過去的五月,立法會討論了有關粵港兩地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情況。政府正積極爭取向內地推行進一步便利香港會計師在大灣區執業的措施,例如研究讓香港的執業會計師成為前海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以及將香港執業會計師納入前海的高端人才政策。相信香港與內地的會計行業的關係會愈來愈緊密,所以,想將來的發展有更多可能性,能夠掌握內地的營商環境,了解當地的會計和法律制度,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

▪ 入行萬幾蚊人工OT無極限!Big Four工作辛苦但點解爭崩頭?

▪ 【會計師「辛」涯】行內人指流失率高企,年加薪15%仍難抵嚴苛工時

5. 會計轉行的選擇

別以為會計師就只可以在會計界發展,即使想中途落機,也有很多選擇,近年就有很多人轉到銀行或投資公司擔任財務顧問的工作。Vivienne認為會計的經驗有助你再次走入商業市場:「我地經常要接觸數字,對數字都較敏感,對不同的財務狀況有很高的敏銳度,所以若要做有關金融的數據分析,也會比別人更快上手,較有優勢。」與金融相關的行業,都會要求入職人士有很強的分析力和有獨立的思考能力,甚至有些金融理財顧問的入職條件,會列明求職者有會計經驗會被優先考慮。所以作為會計師,不需要擔心自己的才能在其地地方無用武之地,你的專業知識就是最好的籌碼。

業內人士的溫馨提示:審慎選擇你的考牌路向

香港與美國專業會計機構IQAB所簽訂的互認對方會計師資格協議,將於今年12月31日後失效,即是若港人要到美國工作,就不能根據互認協議去考取當地的會計師資格。Vivienne認為大家也不需要過分擔心,但考牌前就要審慎決定:「一直以來最多人報讀香港會計師公會(HKICPA)的專業考試,因為只有HKICPA的會員才可以在港執行法定審計和成為註冊會計,而HKICPA亦與多個國家簽訂互認協議。與美國取消互認之後,繼續在港工作的影響不算大,但如果你計劃以會計師身份移民或想到美國從事會計工作,就有機會要考更多資格試。所以,決定報HKICPA還是其他國家的專業資格試,就要先想清楚自己將來的路向。」

會計行業在這幾年來的確經歷了不少變化,未入行的要根據自己的性格和興趣考慮清楚。因為作為會計師,對數字敏感是不夠,更不能討厭數字,因為「它」將會是你的終身拍檔;而已入行的,就要好好裝備自己,積極進修,才可以成為一個永遠不被淘汰的會計專才。

 圖片來源:Freepik.com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More from this category: Industry stories

Top search terms

Want to know what people are searching for on Jobsdb? Explore our top search terms to stay across industry trends.

Subscribe to Career Advice

Get expert career advice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providing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agree to the Collection Notice and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