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差、壓力大 歸因「返工係咁㗎啦」?老師轉型做心理學家 望動搖自我否定:我可能不是那麼差

情緒差、壓力大 歸因「返工係咁㗎啦」?老師轉型做心理學家 望動搖自我否定:我可能不是那麼差
Jobsdb content teamupdated on 11 June, 2024
Share

返工不開心,老闆追數、經常OT,但大家都說:「返工係咁架啦。」不開心也要扮沒事,「但情緒是會回來的。」臨床心理學家崖柏說。與此同時近年社會變化多,親朋移民、經濟差了,各種負面情緒難免湧現,偏偏,「點解學校無教過情緒科」——這是曾任教師的崖柏開設的FB和IG專頁名稱,他發現在求診室聽到的問題總是重重覆覆,於是決定在網上分享如何面對情緒,助人不再逃避。

隨心gap year兩年轉做老師

和崖柏約在餐廳見面,時間快到前地點還未敲定:「去A吧。或者B?」最後在C餐廳見到的他邊攪拌着飲品,又夾一口配菜,整個人散發着隨意感,「這個世界的限制已經很多,不要給自己那麼多束縛。」他笑笑。讀心理學的他學士畢業後沒有馬上讀上去,而是先跑了去做教師:「讀了這麼多年書,想先工作一下。」而且對許多事都好奇的他,也一直想試試做老師,「好像很有趣。」

那兩年老師生涯,沒讓他看見什麼學生問題而更想做心理工作,「那時未開竅,是到讀碩士,回看才發現很多東西欠缺。」由不懂到懂,總是需要漫長的摸索,一如小時候父親早逝,母親變得緊張,他只覺得如果有人可以幫忙處理這些困擾就好了,但朦朦朧朧之間,也不知道該怎算,直到看見一套有臨床心理學家的劇集,「是我喜歡的宣萱演的,哈哈,真的很型!」那時才朝心理學方面發展,了解更多。

他笑說自己常寫錯字,「你不要叫我寫到很完美,我是做不到的,但我又不會覺得自己很差。」他說。「每個人總有做得較好的地方。」

情緒變成病都因自己「不接納」

到讀碩士實習時,很多東西未熟習,卻偏遇上「killer」主管。他很怕不合格,於是每日記下當天犯的錯,第二天早一小時回去逐頁翻閱。慶幸他不是完美主義的人,否則這麼緊繃大概會崩潰,「也真的有人崩潰,這是必經過程。」他說。「這其實是很好的機會去感受一下你的不足、怎樣面對自己的人生——有做不到的,但也會找到欣賞自己的地方,是一個療癒的過程。」執業後即使接收到病人的負面情緒,他也當作療癒的契機:「我們會比較意識到內心在發生什麼。做這行其中一個得着是:我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人,而這些情緒是怎樣來的。」

▪ 過勞城市排行榜 香港第二﹗不要忽視搣手指、手震、呼吸困難等8大受壓症狀 打工仔3招趕走情緒污染

▪ 禮拜日晚恐懼症?歐美職場推「最低限度星期一」hea住做 3大減壓點與情緒共存

來找他的人,則仍有很多理不清的結,但內裡都很相似:「覺得不被愛、沒有人明白、自己很差……」經濟好壞都一樣,只是人在不同時候會被不同壓力刺中。而無論是愛情、親情、職場上的壓力,會變成情緒病,很多時都是因為不接納——許多人覺得工作不開心都是要做,於是硬食扮開心,「但其實情緒等於痛,是很自然的東西,是在提你有事發生。」

所以第一步是先了解發生什麼事,例如被老闆罵而不開心,到底是因為覺得自己很差、走不了沒自由,還是什麼?下一個問題是:「這是否真的?」迷思與慣性總綑綁著我們,「有時人的感覺太直接,像見到有煙就以為著火。」如果是怕找不到工作,甚至可再進一步問:為什麼會對自己這麼沒信心?「就算當真的找不到工作,那為什麼就走不了?因為要養家。OK,即家是有更大意義的東西,那其實你也在過很有意義的人生啊。」

他見盡各種故事:賭錢、嫖妓、濫藥,「甚至做一些外人覺得勁奇怪、覺得『你是否傻的』的事,其實他們都是在用很獨特的方式應對不想面對的感覺——不開心、窮、覺得自己好醜、好廢。」他說。「你一不理會或撳底那些情緒,真的什麼奇怪事都會發生。」

人的底層需要:被愛 放工找人呵呵

接下來可以做的是:「改變可改變的東西,接受改變不了的。」只是接受還接受,不開心還是可以的。上班不能放任自我,那就找方法放鬆,例如聽聽歌或飲杯熱朱古力,甚至在社交媒體出廢文,已能令橡筋鬆一鬆,「放工再去找人呵,見見朋友,讓人關心受傷的自己。當然有時未必有人呵到,那就自己呵呵自己。」他說。「都要給自己知道:你經歷這些真的辛苦了。」

這些思考他在專頁和近年出版的書中都提過不少,近來還想做Podcast,希望為大家埋下種子:「如果在某個夜晚你看到我的書,有一秒有一絲動搖,去質疑內心一個很牢固的想法:我是否真的這麼差?有一刻的勇氣去認識多些自己,我已功德圓滿。」工作上見到來求診的病人改變,他也覺得很值得:「很多時真的是改變人生——原來某些感覺、想法,是他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個世界原來可以不是這樣。」

但那不會從此就快樂美滿,隨性如他自言自己也仍有很多束縛。道理明白了甚至實踐過,也不一定時時刻刻都做到,「除非你是達賴喇嘛,但可能他也有困擾的時候。」人生路上總會跌跌碰碰,最重要還是多覺察內心,並呵呵自己:「要being compassion to yourself。」

「人是需要有穩定、會關心你的人,才會感覺健康。」未必要家人朋友伴侶都有齊,簡單如鄰居一句問候令自己感覺被在乎也很好。「沒BB會說不喜歡人。」他說會說這話的時候,或都曾被傷害過,但要相信自己能重新選擇、學習。

文:Rita Wong 圖:受訪者提供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More from this category: Workplace wellbeing

Top search terms

Want to know what people are searching for on Jobsdb? Explore our top search terms to stay across industry trends.

Subscribe to Career Advice

Get expert career advice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providing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agree to the Collection Notice and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