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早前有非牟利商會組織發表調查顯示,超過44%受訪企業看淡2025年香港經濟,17%有裁員意向。身為打工仔,如一旦受裁員風暴影響,被公司炒魷,第一時間應做些甚麼,來令自己以搶手狀態,重新投入人才市場?人資專家及職涯規劃諮詢師指出,收到大信封的員工,若想順利展開另一階段的職涯,高明做法是別急於廣發CV,而是先著力於以下的「心」層工夫。
面對企業裁員 人資專家:先解決3大「心」層次矛盾
根據政府統計處截至2024年9月底公布的數據顯示,私營機構的職位空缺,較2023年同期減少18%,當中以批發業、零售業、進出口貿易業的減幅最為明顯,分別下降6%、5.9%、5.1%。與此同時,不同領域的大型機構,包括銀行、金融、汽車業等,裁員、精簡架構消息亦陸續浮現,香港總商會的調查發現,17%的受訪企業,計劃於2025年削減人手。此外,部分打工仔亦擔心,強積金對沖機制於2025年5月1日取消前,某些僱主為減少財政負擔,有可能提前遣散較資深的員工,令裁員潮進一步擴大。
毅知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以及職涯規劃諮詢師Derek Lam表示,打工仔萬一落入裁員名單之中,而想加快重投職場速度,令職涯健康成長,便要先解決3大「心」層次問題。
忽然間要面對被炒魷現實,內心必然不會好受,憂心忡忡,以至出現焦慮,也屬人之常情。在這種狀態下,氣急敗壞去搵新工,其實並非明智之舉。
「曾見過一些被辭退的求職者,因受負面情緒拖累,而作出一些非理性舉動,例如,面試被問及離職原因時,竟情不自禁去放負,向面試官力數前公司對員工的N宗罪。就算是脫口而出,卻絕對是面試大忌。」周綺萍稱,無論社會進化至甚麼年代,僱主招聘時之評分焦點,除了與職能互相匹配的工作技能外,「態度」、「心態」亦是相當重要的基準,尤其近年各大中小企愈來愈看重應徵者的軟實力,包括情商、解難能力等,所以面試時的一言一行,以至語氣,都不容忽視,以免踩到紅線。
「不想觸碰紅線,就要懂調校心態,別輕易受負面思維控制,影響配對理想工作之機會。」她提示。
持雷同見解的Derek認為,打工仔假如被捲進裁員潮,第一時間應該做的,不是去搵新工,而是讓自己停一會,如實回應心中所想,這樣才會更有利於日後的職涯發展,提高找到新出路的機會。
「設一個『休漁期』的作用,是去令自己想清想楚,將來的工作去向,從而揀選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崗位。」他稱:「所以,這個事業的空檔期,並不等同於在耍廢或者逃避現實,而是趁機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確立日後的職涯目標,譬如,你是真心希望在原本行業繼續發展所長?還是進行Plan B,在職能類似的領域重新起步,例如由網頁設計轉換到UX/UI設計?抑或,索性由零開始,於其他行業發展?」
在審視未來發展路向時,他建議,可採用清單形式,列出自己對下一份工的優先考慮條件,再對症下藥地Send CV。
「被解僱後,給自己一段適當的『休漁期』或冷靜期,瞭解清楚內心意願,比起恐慌性地去搵工,反而更有助於建立長遠職涯。」他稱:「所謂有危有機,有失有得,我們發現不少經歷過被裁員的人,卻因此而開展出事業新機遇。」
他續稱:「關鍵在於,待業的空窗期用得其所,讓招聘者見到你自強不息,能按照既定目標及行業轉變,再創造或提升相關技能,以實際行動去更新自己的履歷,而不是在浪費時間,被職場淘汰。」
Derek發現,每當出現經濟或行業轉型,企業很多時會透過精簡公司架構,加快決策效率,改變狀況,換言之,中高層人員就要面對「執位」甚至執包袱現實。而擁有以下兩類心態的「資深」中層管理人,一旦被自己一向忠心耿耿的公司裁退,通常是最措手不及,並且需要較長時間去覓工作出路的人,當中阻力主要來自:
· 很想與「老海鮮」撇清關係:對這類人來說,「被解僱」即是黑材料的同義詞,他們很怕別人會將自己與「老海鮮遭公司遺棄」相提並論,於是選擇收收埋埋自己,不想讓人知道正在「待業中」。
而不願透過人脈網絡,尋求適當協助和意見之做法,將大有可能錯失不少因人脈而來的再就業機遇。
· 不積極配合職場用人新趨勢:另一種頗為常見的心魔,是他們跟之前的工作光環,難捨難分,極之渴望在市場找回同等職位,卻漠視在經濟轉型下,僱主用人已出現了變化,例如,由從前對「專才」之渴求,轉為傾向招聘「通才」,以聘請行銷經理為例,他們不僅要具備主管應有的策劃、管理才能,其餘的大小事務,包括宣傳創意、用戶互動、聯絡統籌、監督團隊工作⋯⋯都要通識,並且能夠落手落腳做得來。
所以Derek特別溫提:年資有番咁上下的主管們,倘若遇上裁員,卻仍沉浸於「我高人一等」的超現實境界,不將這份執著歸零,小心會身陷中年職場危機,難以自拔。
▪ 裁員隱憂大爆發﹗本地兩大主流行業受壓 打工仔3招應對突發情況
▪ 辭職前要知勞工法!7大公式計算離職通知期及提早走代通知金
撰文:TY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