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營養師只此一家院校?公、私營機構請人需求大增 入行靠3大實力

註冊營養師只此一家院校?公、私營機構請人需求大增 入行靠3大實力
Jobsdb content teamupdated on 31 October, 2023
Share

當愈來愈多人意識到健康飲食對身體之重要性,一般人統稱為「營養師」的Dietitians及Nutritionists需求,亦明顯有上升趨勢,現時除公私營醫院需要具備臨床實習訓練的Dietitians,協助病患者以調整飲食作為疾病管理(Disease Management)的一部分外,一些社企、大型膳食機構,例如學校午餐飯盒供應商,亦會聘用上述專才,擔任餐單設計諮詢及生產監控工作,換言之,有意透過食物幫助大眾改善健康生活的人,營養師是其中一條發展出路。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保健中心高級營養師張智良(Gordon)表示,能夠從飲食營養治療範疇,照顧病人,加快其復元速度及長遠改善病人的生活質素,是營養師工作的最大意義。 

▪ 有興趣成為「營養師」?即刻撳入嚟睇睇!

Nutritionist與Dietitian 兩種專業各司其職 

在香港,有些人會將Dietitians及Nutritionists兩種專業也譯為「營養師」,以致容易出現混淆,其實,兩者不論在培訓及工作範圍上,也有不少分別,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保健中心高級營養師張智良(Gordon)指出,根據香港營養學會(Hong Kong Nutrition Association),兩者主要區別在於: 

  • Nutritionist(營養學家)

培訓聚焦於透過改善人體健康的營養學及營養科學,改善健康人群的身體狀況或運動表現,即以保健、預防疾病及增強運動效能為主。畢業後的出路包括為公眾提供食品及營養諮詢,以及進行營養學研究等。 

  • Dietitian(營養師)

以營養治療為培訓重心,需掌握一定醫療技術的知識,包括部分與營養治療相關的藥物及手術後的知識等;在學期間,並必須在醫院或社區,接受不少於28個星期的臨床實習訓練。完成課程後,畢業生大多在醫院、醫療機構工作,替病人制定切合他們所需的有效臨床營養處方,配合醫生的治療。 

「在醫療範疇上,營養師亦會參與一些預防性工作,例如協助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人士,在飲食習慣上多做工夫,以免因『三高』引致更嚴重的疾病,如糖尿病、中風。」Gordon稱:「其實,縱然營養師或營養學家的職能並不一樣,卻同樣以健康飲食管理為出發點,希望大眾可以對因膳食結構不理想而引發的疾病,防患未然,及以調整飲食方式,協助疾病控制,減低出現更嚴重併發症的機會。」 

▲Gordon稱,為了幫助病人在飲食行為上作出調整,改善健康,營養師不時會誘導病者少吃甚至不沾有礙健康的美食,改為多進食他們本來不喜愛的食物,所以某程度上,他笑稱,營養師有時真是一門頗為「乞人憎」的行業。

想成為註冊營養師,本地培訓暫時只此一家 

由於香港至今仍未有任何大專院校提供營養治療學的學士學位課程,如想成為註冊營養師(Registered Dietitian),卻不打算赴海外升學的話,由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和英國阿爾斯特大學(Ulster University)合辦的「人類營養學深造文憑」(Postgraduate Diploma In Human Nutrition),可讓學生在完成課程後,申請成為英國註冊營養師,這亦是目前唯一一個在本地接受培訓,而可獲註冊營養師資格的途徑。 

「因上述課程不是每年都能開辦,加上收生人數受實習名額所限,所以競爭相當激烈,以致不少人會選擇到外國升學,較熱門之選有澳洲、英國、美國及加拿大,因畢業後如打算回港發展,由四地相關機構發出的專業資格,均獲香港衞生署及醫管局認可,能夠在政府機構執業。」Gordon稱。 

他補充,基於香港未有法定營養師註冊制度,現行的「認可醫療專業註冊先導計劃」是一個自願性質計劃,故此,循本地或海外就學途徑取得營養師資歷的人士,現時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向衛生署認可的認證機構「香港認可營養師學院」註冊,才正式執業。「現時鄰近地區如澳門及不少亞洲國家,都正計劃或已實行法定營養師註冊制度,以保障市民免受不合資格人士的營養建議,而令健康受損,此做法值得我們借鏡參考。」他稱。 

▪ 盤點7大駐院「師」級醫護工作 起薪點3萬起 邊科畢業生具優先入門資格?

▪ 【醫院缺人】零經驗都OK?10個醫護行業工種 前線、幕後、文職崗位的入職要求

Dietitian出路多樣化,成功要訣是「心大心細」 

隨著大眾對健康的意識日益增加,營養師的出路亦更趨多樣化,除了最大的僱主:醫管局外,私家醫院、醫療集團、個別的專科醫生診所,例如糖尿科、內分泌及糖尿科等,也需要營養師,配合疾病治療。 

「基本上,現時大部分公立醫院也有駐院營養師,另外,地區康健中心及康健站、社福機構,例如護老院舍,以及向學校提供午餐飯盒的大型膳食機構,都是營養師的職涯發展出路。」Gordon︰「此外,近年政府致力鼓吹健康飲食習慣,例如修改本地法例,加強對食物營養上的規管,以及推出『全城減鹽減糖』運動,加強市民大眾及飲食業界對健康飲食之關注,而負責相關食物研究工作的營養師,需求亦因此有所增加;故此,展望將來,營養師的前景是相當樂觀。」 

他認為,有意入行的人,如希望從工作中做好協助他人營養治療及「治未病」角色,就要「心大心細」: 

  • 輔助病者的心思要細密:營養治療學雖是一門科學,但營養師如想成功鼓勵病人在飲食行為上作出改善,說服他們別只顧沉浸在口福之慾舒適圈,輔導技巧(Counselling Skill)以及同理心其實很重要。當中涉及的,是良好的語言及表達能力,並且不能害怕與陌生人交談,以便在有限的諮詢時間內,得到病人的信任及提供專業的營養建議。 
  • 要有遠大的學無止境心態:除要不斷迎頭趕上營養學的新知識,亦要因應醫學進步,不時更新有關藥物及治療的新資訊;換言之,持續進修對Dietitian來說,非常重要。 

資深Nutritionist吳耀芬(Kathy)表示,保持身體健康來預防疾病,減輕醫療系統負擔,正是全球的大趨勢,而從營養飲食方面促進大家健康的Nutritionist,角色亦因而愈來愈重要。  

營養專業另一發展路向:Nutritionist 

若想從顧問、教學或學術研究層面,在社區幫助大眾保持身體健康,預防疾病,Nutritionist將是另一個營養專業的發展路向。具備20年Nutritionist經驗的吳耀芬(Kathy)回顧,初入行時,曾向一名客人悉心講述切合其狀況的健康飲食之道,諮詢圓滿結束後,Kathy滿心期待她自此可食得健康,可是,轉眼之間,Kathy在她公司附近的粉麵店,竟見到這名客人在大口大口吃著高脂牛腩。「從那一刻起,我醒覺到,單靠營養知識這些『硬件』,不足以令大眾養成恆常的良好飲食習慣,還需輔以『軟件』,從心理角度,引導大家建立健康飲食模式。」 

如是者,Kathy先後修讀了輔導學碩士,以及「正念飲食」(Mindful Eating)課程,藉此令各人既能從食物之中得到滿足感,亦可達致健康目標。 

對於有興趣在營養學範疇發展職涯、當上稱職Nutritionist的有心人,她認為以下裝備,是最基本又而不可少的要項: 

裝備1:在營養學硬知識下工夫 

目前香港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均有提供「食品及營養科學理學士學位」課程,內容涵蓋食品科技、食品安全及品質控制、營養生物化學、社區營養學、食療學等,能為畢業生日後於社區、私人市場執業時,作好所需準備。 

裝備2:提升人際溝通軟實力 

掌握營養學硬知識以外,鍛鍊人際溝通軟技能,亦同樣重要。良好的溝通模式可令諮詢人士接收營養資訊和建議時,在心靈上感到滿足、備受支持,以致有更強動力,將健康飲食意見,付諸實行。故此,修讀一些能提升溝通技巧的心理或輔導學課程,將有助於Nutritionist幫助社群貫徹健康生活方式。 

裝備3:要有一定「煮」見 

除了上述軟、硬實力,Nutritionist最好能掌握基本的烹調技巧,才能貼地的教導客人如何選購食物,烹調出家常健康菜式,而不是紙上談兵,令需要改善飲食習慣的人,不知從何入手,難以落實計劃。 

  

撰文:TY  圖片:被訪者提供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More from this category: Career development

Top search terms

Want to know what people are searching for on Jobsdb? Explore our top search terms to stay across industry trends.

Subscribe to Career Advice

Get expert career advice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providing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agree to the Collection Notice and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