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數碼娛樂協會主席彭子傑
動畫、漫畫、電子遊戲(ACG)是陪伴不少人成長的「恩物」,你有沒有興趣投身這個產業呢?在香港的發展前景又如何?
香港數碼娛樂協會於1999年成立,是一個非牟利組織,致力推動香港的數碼娛樂業發展。協會專注於五大範疇,分別為遊戲、動畫、視覺特效、教育及互動設計。藉著推動本地發展商之共同合作、鼓勵跨行業互動、促進國際交流、及向政府反映業界訴求,促進行業的繁榮。
Jobsdb今期專訪香港數碼娛樂協會主席彭子傑先生,讓有志入行的年青人對這門行業有更多了解。
J:Jobsdb 彭:彭子傑
動畫、視覺特效篇
J:有志從事動畫或視覺特效者,須修讀甚麼課程,以及具備甚麼技能和性格?
彭:現時於各大專院校,均有多媒體及視覺特效相關課程修讀。而從事這行業除需要創意及技術外,主動學習新技術及不怕辛苦、蝕底亦相當重要。畢竟技術日新月異,常有說「修畢課程後,第一年學習的技術可能已過時」,故沒有主動學習新技術的態度很難進步。
J:他們畢業後可以循甚麼方向發展?
彭:新創的小型動畫公司除創作自家作品外,亦大多以承接廣告外包工作維生。所以這兩行業實則密不可分。
電影特效方面,因為香港在價錢方面受到東南亞、韓國及周邊地區沖擊,故市場大不如前,但依然是其中一個畢業可行的出路。
J:新晉動畫師及公司可以如何增加曝光和知名度?
彭:可以參加各種本地及外地比賽以增加知名度;亦可以參與行業協會或政府舉辦的商務交流團,到各地展覽或影展擴濶網絡。
J:日本、歐美動畫及漫畫的風格各具特色,香港業界又可發展甚麼風格?
彭:香港動漫特色除卻港漫風格外,實際上是能夠創造出各地不同風格之作品。所以過去不同公司均能各自打進不同之國際市場。在風格之上,我覺得作品之質素相對來說才是最重要。
J:有說法指香港製作原創動畫「只蝕不賺」,靠外判才能維生,你有何看法?
彭:動畫製作有不少部份是勞力密集,尤其是傳統2D動畫,其中像繪製in-between部份如全部在香港處理,成本會過高而不切實際。這在其它國家像日本也是一樣。動畫今時今日除動畫電影外,自身作為獨立商品並不常見。大多數動畫,其商業回收是在其周邊商品上,如玩具或遊戲,動畫本身是宣傳的工具。所以,周邊配套和產業鏈的成熟與否,才是動畫「蝕」還是「賺」的關鍵。以現時來說,這部份的確尚未成熟。
J:現在不少網絡畫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你對本地業界的前景是否樂觀?
彭:網上插圖和網絡漫畫的流行,可以說是本地創作人找到的新生存空間。隨著社交網絡發達,畫家和創作人也有著更多可能進行「直銷」的自家營運。這迫使了傳統出版社重新思考出版模式及其本身的定位,亦是一個國際共通的現象。而總觀來說,作品質素隨接觸讀者面變大,亦不斷有所提昇,在創作面應該是一個好的現象。
J:你對有志在漫畫界發展的年青人有何建議?
彭:個人來說因為是在同人誌圈出身,會建議大家不妨參與像Comic World、Rainbow Gala或Comic Paradise一類的業餘活動以累積讀者群,而另一方面亦應該積極在社交媒體發表作品以增加曝光。到海外或內地發展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過去數年也有著不少成功例子。
J:可否簡述現時香港的遊戲市場?有多少遊戲公司?開發哪類遊戲?
彭:香港遊戲市場以手機遊戲為主,活躍公司約有50家,開發種類以RPG、PUZZLE、卡牌及音樂類較多。
J:一間遊戲公司需要哪些人才?如何入行?
彭:遊戲研發需要遊戲設計、美術及編程人材,而營運則需要市場推廣及客服資源。入行方面,除正常渠道外,如學生就讀各院校相關數碼娛樂課程也可經由實習途徑入行。
J:有說法指現在遊戲公司寧可代理外國遊戲,也不投資開發新遊戲,你對此有何看法?
彭:香港在過去10多年都是以代理外地遊戲的公司較多,但到手機遊戲年代,對外地手機遊戲研發商來說,自行營運的可能性變大,相對地找代理商的吸引力亦較小。所以研發公司數量及本地研發遊戲數量在過去數年亦有所提昇。但始終香港本地市場相對比較細小,成本對比鄰近地區如台灣亦高,本地研發戲之規模一般較小。
J:現時流行手機遊戲,有些程式員甚至可自家開發遊戲並在app store上架,這會否對傳統遊戲業界帶來衝擊?
彭:手機遊戲開發門檻較低,在全球市場數年前已做成衝擊,行業內亦做成了洗牌現象。但隨時間發展,即使是手機遊戲,開發成本亦慢慢上漲,故獨立開發與大公司資本之作品距離亦慢慢拉開。這現象跟過去網遊年代之發展其實亦差不多。隨手機性能提昇,開發成本亦會增加。
J:總括而言,香港遊戲業有甚麼優勢?如何與外地企業競爭?
彭:香港開發者普遍來說有著國際化優勢,因為本地市場細小,故開發時一般都不只放眼本地市場。因此,本地遊戲從一開始時,就已在歐美或其它國際市場與外地企業競爭。
J:貴會如何支援本地年青人在此行業的發展?
彭:動畫支援計劃乃由創意香港贊助、協會主辦之補助計劃,藉以扶持本地新晉動畫公司創立自家作品及品牌。新畢業生資助計劃亦是支持年青人投身行業的活動之一。
J:貴會有甚麼計劃,可在未來取得社會更多關注及各界的支持?
彭:除每年協會主辦的獎項如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奬──最佳娛樂獎,及率團參與海外獎事如Digicon6 Asia大獎外,協會亦會舉辦業界講座例如大師分享講座、數碼娛樂論壇、及兩岸四地漫畫研習營等活動。此外,協會正進行業界普查及行業目錄的製作。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