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見習無限耆》(The Intern)讓我們重新檢視「實習生」的角色——男主角Ben是一位70歲的高齡實習生,女主角Jules則是年輕的網購公司老闆,截然不同的倆人在工作上互相影響,擦出不少火花。電影中Ben不適應退休生活,為了打發時間而到Jules公司當實習生。反觀香港社會,99.9%實習生都是大學生,實習是他們投身社會前累積社會經驗的途徑。實習的目的在於學習,有時付出了亦未必有實際報酬,即使有薪,亦多是「廉價勞工」,以下就跟大家分享有關「煙腸仔」的迷思吧﹗
履歷必備項目 實習愈多愈好?
在香港,每個人都希望「贏在起跑線」,處處是競爭,實習亦不例外。現時香港大學生實習的情況十分普遍,很多大學生都想「整靚份CV」提升競爭力,所以馬不停蹄地「上莊」、找intern、去exchange,自大學二年級起就一定會被問:「搵咗intern未?」「返緊咩intern?」身邊的同學幾乎每位都有過實習經驗,聚會聊天時都在比拼自己的實習公司、討論就業前景,一股無形的壓力催督著你,令你感到不安恐懼,自覺不如人。想想履歷空空如也,又沒有亮眼的表現,於是你也開始瘋狂找實習機會,每多一份實習經驗寫進履歷就愈能填補你內心的惶恐,這便形成了「煙腸競賽」。當然以上情況發生較多的是商科同學身上,通常文學院的學生相對上沒那麼aggressive,又或醫科、護理等學系會有學校安排的實習。除此以外,不少院校會將實習視為其中一科讓學生選修,讓學生實踐所學,所以十居其九的大學生都有實習經歷。
實習重質不重量 累積經驗學做人
實習不是跟人比數值,而是比經驗值。小編聽過不少友人分享實習經歷,情況十分兩極。有的實習「hea到爆」,基本上全日的工作就是瘋狂影印,充當office boy做「打雜」,完全零得著。這不足為奇,不少公司只是為了建立企業形象而請實習生,請他們回來「齋坐」,沒有私毫教人的打算。然而大家可以「靠自己」,多留意別人做事的方式、溝通的技巧等等,一定有可學習之處。反之有的實習「好chur」,經常要超時工作,很多計劃、活動都要處理,「忙到甩轆」,但同事會「袋錢落你袋」,過程中得到很多寶貴經驗。因此,不管你的實習公司如何,你的心態才是關鍵。
普遍做廉價勞工 無償工作亦要頂硬上
實習人工普遍低,現時已經很少無薪實習,即使有亦是普通部門或是工作簡單的崗位,工作量相對少,要求也較低。又或是一些NGO、媒體、藝術創作等的實習都是無薪行列。雖然無薪金,但為了拓闊眼界,多熟習職場環境,還是要硬著頭皮撐下去。而商科有關的實習一般都有薪,但人工不高,以兼職實習來說,多數是$40至$50/小時不等,可高達$60至$80/小時。據科大三年級的Jenny透露,她與同學分別於同屬大公司的外資公司及中資公司的marketing部實習,但她的人工有$80/小時,而同學仔只有$50/小時,可見不少外資公司比較闊綽。而以全職實習來說,薪金由$4000至$10000+不等,多數中小企的人工是$4000-$5000,大公司則有$7000或以上,一般有$7000-$8000已經要「偷笑」。Jenny指於Big4實習的同學月薪是$8000,外資公司實習的同學月薪是$10000,計落可能不及兼職實習的時薪高,超時工作亦沒補貼,說穿了就是「廉價勞工」。而$10000+的實習就只有各部門的政府工了,所以實習是以學習為主,要賺錢的話應該找兼職。
總結
實習任勞任怨人工又低,為甚麼大家仍一窩蜂湧去做呢?相信大家各有答案。引用《見習無限耆》的一句經典台詞:「經驗是永不過時的履歷。」抱著學習的心態,多發問,多觀察和盡力做。你累積的經驗、學到的圓滑應變是多少年後仍合用的。
此文章由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