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為本成2023年招聘大勢?調查:8成數碼人才有工作主動「搵上門」 轉工必備4種職場軟技能

FacebookWhatsAppTelegramEmailCopy Link

疫情為全球企業帶來重大轉變,包括急速的數碼轉型、人工智能及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BI)廣泛應用,面對話變就變的職場生態,打工仔如要保持優勢,不輕易被取代的話,職涯專家指出,將工作技能更新及升級(Reskill and Upskill),並且「軟硬兼施」,同步提升工作所需的軟、硬實力,事不宜遲! 

「技能為本招聘」成趨勢,具備數碼技能最為搶手 

「隨著數碼經濟的步伐因疫情而加快,學習對於打工仔來說,已不再是選修,而是必修。」職涯教練Simon Lee稱:「事實上,近年愈來愈多企業揀選人才時,傾向以技能為優先考量,亦即所謂的『技能為本招聘』(Skill-based Hiring),應徵者來自哪間學府,以及工作經驗的重要性,已在逐漸下降。」 

他表示,當工業4.0、電子商務、數碼營銷、商業智能、雲端成了大趨勢,招聘者亦開始重新設定招才要求,將較大注意力集中到與數碼經濟攸關的職場技能上,例如求職者的科技操作能力、編程能力、系統及數據分析能力等。 

值得留意的是,JobsDB 早前發佈的《環球人才調查報告:未來招聘趨勢》調查結果指出隨著香港逐漸通關,加上對人才的需求持續提升,2023年仍然是由求職者主導的市場。其中頂尖人才的競爭激烈,但求職者與全球同業相比信心相對較弱。 68%受訪者表示一年獲工作機會接洽數次,來自「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資訊科技」、「企業管理」的行業最受追棒,有逾八成人反映年內獲工作機遇「搵上門」數次。 

▪ 網民:客人自行執枱反而累事? 同理心成職場優勢 8成CEO認同為重要技能

▪ 擁有這些條件更容易轉行!打工仔轉型黃金條件:工作經驗、進修助成功

Simon指出:「現時打工仔就算並非從事IT、數據分析的專門工作,也要懂得怎樣收集數據、解讀數據背後的意義,因無論各行各業,有很多策略,包括商業以至人資策略,都已經與科技、數據有著密不可分之連繫,因此,有效管理數據資源的能力,已成為打工仔於數碼時代不可以少的可轉移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之一。」Simon:「另外,對軟件開發、程式編碼等基礎原理,亦最好有一定概念,以便游走於職場時,跟不同部門也有共通語言去溝通,正如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曾話過:打工仔不一定要識寫代碼,但至少要對此有基本認知,理解到這方面的專家在做些甚麼,才可以在身處的行業,有更好立足之地。」 

他指出,現時想豐富數碼技能之途徑多的是,例如,Google、微軟也分別提供不少免費網上學習機會,讓不同界別人士發展與數碼年代並進的新技能。「為迎合各企業在疫情下積極尋求數碼轉型,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轄下的生產力學院(HKPC Academy)於2021年已開始推出一系列線上線下培訓項目,其中的『未來技能』課程,主題涵蓋熱門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雲技術,還有營銷科技(MarTech)、5G大數據分析等十多個不同範疇,讓學生和在職人士能早日裝備好自己,所以有心長知識的上班族,不愁沒有進修出路。」 

4種職場軟技能,早磨練,早收成 

為應對各產業追趕數碼轉型之尾巴,打工仔加強科技相關技能,固然是事在必行,與此同時,用心練就一些職場所需的軟技能,同樣重要。協助不同企業發展年輕員工領導力的Dialogue Plus創辦人及首席顧問祝嘉榮(Kevin)認為,有4種軟實力,新一代如愈早磨銳,對搵工及未來的職涯發展,就愈無往不利。 

職場必備軟技能1:說好自己故事 

以見工為例,不想離開面試室時,招聘一方對你印象模糊,就要有技巧地將專屬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假設應聘大型銀行職缺,當被問及:「為何想加入我們這家銀行?」如果作出「可學到專業技能,有助個人及職涯成長」或「很欣賞這兒的企業文化」之類的反饋,雖然穩打穩紮,卻難以令人對你「另眼相看」。 

若然懂得講故事(Storytelling)技巧,將罐頭式的答案變成:「我兒時第一本存摺是這間銀行發的,那種一起成長之感覺,給予我一份很特別的感情。」效果便會很不一樣。 

講故事時,重點是能夠刻畫出你獨特的個人本色(Authenticity),所以大前提是必須清楚了解自己,才可以將只屬於你的生命歷程,說得動聽,模仿別人足跡的話,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 本港未來5年增加10萬IT職缺 IT人轉工有3大特質大加分 非專科出身亦具入行條件

▪ 【2023年12星座事業運程】盤點職場流年走勢 白羊座易「越位」 巨蟹座轉工有運行

職場必備軟技能2:溝通力 

智能手機令新一代的溝通模式,帶來非常大之轉變,以往球來球往式的即時對答場面,已變為想覆才去覆,甚至已讀不回。這種不習慣即場表達自己想法的溝通習性,被帶到職場後,很多時也會拖慢職涯發展,因就算公司有意培育新人,但彼此溝通不同調,人家無法了解你所想的話,最後只好愛莫能助。 

「即使你和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對談,亦同樣需要溝通能力,否則,更高超的AI技術,也沒法解讀藏在你腦中的疑問。」Kevin稱。 

想提升溝通力,他認為,並無捷徑,一定是多去練習,與人面談,或透過視訊通話,總之,別永遠只將視線放在手機,以Gif圖、Emoji代替說話。 

職場必備軟技能3:清晰的思維地圖 

充滿新思維和活力,是年輕一代的特質,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思維模式通常也很跳脫,導致說話時內容架構如行雲流水,不拘一格,跳來跳去,想到甚麼便說甚麼。但當進行工作交流時,這種意識流的表達方式,往往會令人覺得思考脈絡紊亂,語句欠缺連貫性,雙方便難以達致有效溝通。 

Kevin認為,不論是用口語抑或書面方式溝通,由於表達時的流暢度與邏輯思維存在直接關係,因此,必先整理好個人的思維地圖,才可有條不紊地表達出你的意思和想講的主題。 

他建議,可將說話內容的Keywords記錄下來,然後將之串連在一起,鋪排過後,便可避免說話時「太跳」、重點交代不清等問題。 

職場必備軟技能4:「聽力」好 

職場上,光是表達能力好,仍然未足夠,還要付出多一點耐性,用心聆聽別人的說話,包括仔細聽清楚別人的提問,以減少出錯機會。 

「無論是面試又或日常的工作互動,良好的傾聽其實是很重要的對話,所以,建基於聆聽的耐性,一定要有,因耐性往往有助你在職場作出一些更明智的決定。」Kevin稱。 

   

撰文:TY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想收到更多JobsDB最新職場資訊?

熱門文章
Randstad著重「Human Forward」的品牌精神,無論對待客戶、求職者,以至員工均是以人為本,香港區總經理Benjamin Elms(左四)與各部門的同事打成一片,團隊氣氛團結愉快。 「以人為本」是任何行業必須的待客條件,對於人才招聘公司更是不可或缺。即使近年人工智能普及化,人人也可利用它協助撰寫履歷或篩選履歷,但它始終無法把人取代。 招聘顧問公司Randstad榮獲JobsDB HR Awards 2022-23的「Recruitment Firm of...
工程師是不少人的兒時夢想,也是香港大學工程學院畢業的Ella So渴望投身的行業。她自言比較「男仔頭」,從小就鍾情於高樓大廈和橋墩等建築,沒想過中學偶然參加了國際工程顧問公司的體驗計劃,成為她矢志投身建築工程行業的契機。 Ella中四時獲老師推薦參加奧雅納舉辦的 「20+20 師友計劃」,由為期半年的學習體驗起步,及至升讀大學、實習,現在正式成為見習工程師。從她的成長旅途可見,奧雅納如何化身為培育搖籃,一步步啟導有意入行的年輕人,加深學生對建築工程的認識,助他們踏上工程師之路。 奧雅納致力培育年青一代對建築環境設計的興趣,由推行「20+20師友計劃」及多項學生教育活動,以至持續多年的實習計劃,對栽培社會未來棟樑、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涯不遺餘力,品牌亦可藉此吸納具潛質的優秀人才,達致雙贏,體現結果導向的品牌精神。公司每年吸納約80位本地及海外學生成為實習生。最近奧雅納亦獲JobsDB HR Awards 2022-23頒發「Result-driven Recruitment...
富士膠片商業創新香港的人力資源團隊利用大數據,分析過往員工活動報名趨勢等資料,制定切合員工需要和喜好的活動。圖為公司舉辦的藝術工作坊。 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簡稱DX)是大勢所趨,但企業要真正轉型、推動創新,必須從員工做起。有資訊及通訊科技公司制定數碼轉型三部曲,全面提升前線及後勤員工的數碼轉型能力,並融入工作文化以至生活,帶領全體員工與公司同步成長、共享成果。 富士膠片商業創新香港擁有接近60年本地經驗,一直本著「為商業帶來革新」的使命,為各行各業提供不同智能商業方案。公司近年以「智.型辦公」為主題,方案包括從自動化邁向超自動化(Hyperautomation),以統一通訊塑造全面體驗(Total Experience),以及部署網絡安全網格(Cybersecurity Mesh)。 公司深明社會瞬息萬變,唯有與時並進,方可迎戰新興機遇與威脅,而科技及人才正正是其中兩項重要元素。因此,富士膠片商業創新香港除了積極培訓專業顧問及前線技術人員,以協助顧客加速業務成功外,亦同樣注重後勤員工的數碼轉型意識及能力。 ▪ 【2023旅行攻略】打工仔想請盡年假去玩?自製9 大長假期...

十大熱門搜尋

Scroll to Top

Processing, please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