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畢業生棄入行機會 開24/7自修室「救仔女」兼讀第二次大學:「想大家有得揀。」

護士畢業生棄入行機會 開24/7自修室「救仔女」兼讀第二次大學:「想大家有得揀。」
Jobsdb content teamupdated on 06 January, 2022
Share

小盆栽、淡黃的枱燈,這裏有着仿若cafe的溫馨擺設,其實卻是個自修室加補習社。更準確來說,是「學業暨心理暨人生方向輔導所」,而像媽媽般湊着一班中學「BB」的Emanuel,本來是個可坐擁高薪的精神科護士學系畢業生,「但那不是我想要的人生。」篤定得讓人羨慕。她和拍檔甚至開設了學業諮詢服務,比起傳統補習社純粹的「名師教你奪A」,他們更想引導學生自主生命:「我想讓他們賦權,即獲得一種相信自己的能力——像我曾經那樣。」她說。「我希望他們的人生有得揀。」

▪ 有興趣在「自修室」工作?即刻撳入嚟睇睇!

▪ 精神科護士5大特質!入行必知登記護士與註冊護士的分別

兒童精神科實習工作添無力感 開自修室連繫青少年孤島

沒得揀、不知人生方向的,包括從前的她。「精神科只是寫了在JUPAS攝位。」雖然讀下來漸漸喜歡,但到兒童精神科病房實習時,卻發現限制:「往往我只能在藥物上觀察和控制著他們情況,但要真正改變命運,是要靠擺脫家庭環境所帶來的陰影。」那種無力感,讓她畢業後拒絕走進這個死胡同,但自己又陷進兩年的人生真空期。

那兩年間,她一直在思索可做什麼,直到疫情,驟然發現有樣東西很重要:「社會事件過後,青少年很無助,父母、學校、他們自己也不懂處理,緊接住疫情,霎時間要轉做網課,和人分隔開。他們變成一個個小小的孤島,沒法找到人求救,但考試又來了……」她一字字地揭開被人遺忘的少年處境,「那我們不如開一個自修室,起碼提供到一個緊急的地方給他們,也可以溫到書。」她也想起,實習時看到小朋友需要的是改變環境,而在這社會,其中一個改寫命運的階梯就是讀書,「那種『我努力之後,得到原來我有能力!』的感覺,可以改變生命。」

她說初入大學時很迷茫,因為有牌就一定有高薪,那下一步呢?結果她開了間網店,再賣走,「原來錢多了少了,生活都大概是那樣。」後來同在精神科的朋友自殺離世,一班同學決定成立NGO服務同科的人,畢業project也認真地做了個大型項目。「這種種令我見到,原來當你真的好想要一樣東西時,就會有辦法獲取,那種能力感,我都想學生體會到。」

▪ 勁OT、怕被炒!打工仔4大職場問題 如何應對以回復精神健康?

▪ 外展精神社工扮偶遇、和情緒受困者傾暗瘡:「他們怕你多過想傷害你。」

用學生時興hashtag ig「救仔」

於是她和拍檔開始在ig上以學生記錄學習的「#studygram」,留意到需要關心的學生,「有些會去天台影落去、𠝹手,我們就會很odd地PM他們。」她會在自修室擺放糖果零食、飲品沖劑,甚至會24小時開放,因為她希望迎接他們的自修室是個令人安心、溫暖的地方。她還讀第二次大學,入讀心理學系,長遠想成為臨床心理學家,有更多知識幫助他們。

也有些普通學生會來補習、做學業諮商。她身為自修室管理員,除了統籌導師、找學生理想職業的職人來一對一分享,平日更多是陪伴,看學生有什麼需要,再作輔導,面對負面情緒也不怕,「從前精神科訓練有素。」她笑笑說。

扶起過的學生,包括一個全級排最尾段,被欺凌到額頭流血都不出聲的「妹豬」,最後入讀港大,「比起量化地看成績,更神奇是望住她由一嚿飯,到有一日自己去查左翼和右翼的分別,再嘗試解釋給我聽。」她欣慰地笑着:「這就是賦權Empowerment。我不能保證她會成功,但當她知道自己想怎樣,無論跌多少次,她都是會走過去。」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習得性無助』,即當你每次試,都失敗,他就會覺得:我是否是垃圾?那為何要再試呢?所以我們做的不止陪伴,而是去發掘他的亮光、告訴他,當他taste到原來他可以,重新學到有希望的感覺,他就會自己不斷上。」她笑着說:「我們常說這裏是『積陰德父母先修班』。」

▪ 港醫護淡市加薪幅度排名第三 「醫」行求才若渴 私院推忠誠服務獎金吸人材

▪ 公立醫院「護士荒」究竟有幾嚴重﹖前線剖白「奪命追更」令壓力爆煲

放棄高薪:我只是買了選擇的權力

和傳統補習社只講拿A不同,「改變人生最大的力量不是答題技巧,是那段關係,即總會有個老師在你的人生中扶你一把。如果那人從來都沒出現過,我希望你可以在這裏找到。」而她,也在這裏扶起了自己,找到了寶貴的第二人生,「放棄做護士,最大的掙扎是源自與同儕的對比,但有次朋友說:『如果你真的選擇了原先那條穩定的路,當望到平行世界的自己,都會羨慕那個奔向選擇所想的自己。』」

她回想精神科其實也不是很差,只是剛好覆蓋不到她想做的,「我想要有自由去選擇——無論是行業、用什麼方法幫人、如何賺錢、過住怎樣的生活方式。」她說。「只能說我是買了一樣很昂貴的東西,那就是選擇的權力。」她也慶幸自己沒太多財政壓力和慾望,「很多人想要錢,但到底想要錢到一個甚麼地步呢?最緊要是知道自己的需要,如果我只是想照顧到這裏的『BB』,與此同時不要餓死,其實我已經做到了。」

告別了在病房內無奈的「前世」,在穿過窗簾的日光下,她和同伴一手一腳準備好零食、貼好各種打氣小memo,日常裏偶爾會被原先沒自信的「BB」一句得戚的「我滿分了」逗笑——因為那代表他們獲得了相信自己的力量。「現在我更加清楚地知道我喜歡人,真的很變態,哈哈。」她不禁大笑。她也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走臨床心理學家的路。這個地方,是「BB」探索自我的場地,也是「媽媽」的。找到之後,人大概就能一往無前。

撰文及攝影:Rita Wong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More from this category: Industry stories

Top search terms

Want to know what people are searching for on Jobsdb? Explore our top search terms to stay across industry trends.

Subscribe to Career Advice

Get expert career advice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You can cancel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subscribe’ you agree to Jobsdb’s Privacy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