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語言是無聲勝有聲的溝通方法。比較挑通眼眉的人只要望一望你,或許已可讀懂你當下的情緒。在職場之中,不妨多留意同事,甚至乎你上司的言行舉止,有助於你日常跟他們討論公事。甚至是開會時,了解他們當下的想法或心理,好讓你知道如何應對,甚至積極配合,致使工作流程更順暢。
日常在工作間的位與位之間與同事討論公事時
只要幾位同事能圍聚在一起,不用走進會議室都可以舉行一個小型會議。由於不是正式的會議,大家在自己的位子上較輕鬆,不太拘謹的情況下,小動作較多。細心的你可以加以留意,看看這些動作反映了同事的甚麼情況。
1. 沒有眼神交流,甚至經常眼神飄忽
你有沒有試過跟人說話的時候,對方眼神飄忽?有說是當人要回想事情時,眼神就會向上移。但另一邊廂,如當跟人聊天或討論事情時,對方有眼神飄忽的情況,某程度上也代表心虛,或立場不夠堅定。
2. 手不斷R頭、摸面,較多手部小動作
當跟人討論事情時,如遇到對用手搔頭,或摸臉,或者是一些手部小動作,例如玩手指,你就大約估到:對方漸漸失去傾下去的耐性了⋯⋯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情,可以另擇時間再傾。但如果在討論重要的公事,你就要想法子將對方的思緒拉回來,或再次引起對方聊下來的興趣了。
3. 手叉腰
站在自己位置跟人談論公司,有些人會自然地手叉腰。這姿勢可以是為了支撐身體站立或保持平衡用,但其實也代表這個人對自己正在說的事充滿自信,積極想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努力捍衛自己的立場中。遇此情況,不妨先靜心聽聽對方的立場及想法,而避免強行搬出自己的觀點,以致出現硬碰硬,甚至爭執的情況。
在會議室開會期間
會議室是較正式的場合,讓不同部門的人聚在一起討論公事。在開會之餘,也可以觀察一下各人的動作,有否透露一些思緒的端倪。
1. 眼神堅定、落地點頭
當你正在侃侃而談地表達你的想法,多半看到各位聽眾在點頭。點頭是一個值得斟酌的動作,可以肯定的是對方有在認真聆聽你的說話,但未必代表完全認同你所說的話。如果對方在點頭之餘有開口欲言又止的動作,或許同事正在思考反駁你的內容,你要有心理準備。
2. 在說話時配合手刀式動作
這點跟上文提到的叉腰有點類似,不過動作不同,而取決於人的習慣;但多半是手刀式——即是說,你有沒有遇過人在發表講話時,會不其然地出手刀的動作,一下一下如切菜般的動作,去配合自己發表的內容?他們正努力地陳述自己的觀點,某程度上反映胸有成竹,有一堆的理由在鋪排中,企圖去說服你。
▪ 唔識拒絕工作要求?職場學懂4招Say No 圓滑地逐步擊退「熱情」同事
3. 手托腮
有些人在開會時會擺出一個單手托腮的姿勢,如果他們的手指有彈琴式的快速郁動,就反映了他們的不安情緒或者緊張的情緒。
4. 翹手
會議中有時會出現較冷靜的一群,他們不太開口表達意見,翹起雙手,默不作聲地聆聽。多半時間撬起雙手的人自我保護意識較強,亦反映對事情不太關心,同時也表示不易妥協。
身體語言是一項有趣的訊息,不期然的同動反映當下的心理及情緒。稍稍留意同事的言行舉止,助你了解他們當下的感覺,從而積極配合,或許可以讓你與同事有更有效的溝通,從而使溝通合作更順暢呢!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