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當飯食】盤點健身教練、瑜伽導師必考證書 行內人親述入行基本步

【興趣當飯食】盤點健身教練、瑜伽導師必考證書 行內人親述入行基本步
Jobsdb content teamupdated on 11 August, 2023
Share

在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世代,愈來愈多人以運動來調適生活,連帶對相關知識及課程之需求亦日增,2023年度大學聯招(JUPAS)的選科排行榜,便正好反映出這個現象,根據香港8大院校的數字統計,今年JUPAS競爭最激烈的頭10位課程中,有3個都與運動相關。如果你也熱衷運動,並打算學而優則「導」,成為助人重塑健康生活的健身教練或瑜伽導師,不一定從學位課程起步,也可實現理想。

康文署教練職位需報讀指定證書課程

在香港要成為健身教練,雖並無明文規定必須領牌,可是,不論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健身室,抑或私人健身中心任教,都要持有相關證書。如求職者屬意康文署的教練職位,便必須修讀以下機構開辦的課程,取得有效證書:

舉辦機構

課程名稱

課程概要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

體適能導師證書

課程由11個科目組成,包括運動生理學、運動營養學及體重控制、團體體適能實習課等,課時共120小時。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

體適能基礎證書

24小時的理論課堂涵蓋基礎運動科學、心肺耐力訓練原則、運動創傷處理及體適能測試介紹等。

中國香港健美總會

一級健身教練證書

課程主要包括基礎運動人體科學、健美運動科學、營養學等,總課時27小時。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

高級私人體適能教練證書

課程屬資歷架構第3級,已加入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名單內。主要內容包括體適能理論、60個訓練動作(融合基本物理治療技巧),面授課時約92小時。

資料來源:上述學院及組織網站

入學門檻:報讀以上課程的要求一般為年滿18歲、有中五或以上教育程度;如申請入讀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高級私人體適能教練證書課程」,則需通過體能測試:男申請者在限時1分鐘內,能捲腹6次,以及完成標準掌上壓5次;女申請者則要在1分鐘內,捲腹3次、以跪姿形式完成2次掌上壓。

於私人健身室執教的主要「入場券」

▲健身教練陸兆明

▪ 【DSE出路】5年內將現3千工程師空缺?工程系畢業生起薪點按年人工升1成

▪ 【JUPAS放榜】幼教學位成DSE考生三甲之選 超額30倍爭住讀 10大高級文憑助鋪路

從事健身工作接近8年的陸兆明教練表示,現時坊間的入門級別教練證書課程,林林總總,但大部分在私人市場執教的初入行人士,第一張證書都是透過修讀浸大、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以及國際康體專才培訓學院(Internal Personal Trainers & Fitness Academy, IPTFA)的課程而獲取。至於標榜獲NCCA(National Commission for Certifying Agencies美國國家認證機構委員會)認證的一些「國際健身牌照」,認受性雖高,卻反而並非本港大型健身室最看重的「入場券」。

「香港人往往較著眼於價錢成本,加上即食文化,所以不少有意入行的人都傾向揀選課程時間較短、學費相對低的一類起步,之後再去進修。」陸教練觀察所得。

「其實,若然想在這行有更專業的發展,便有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因健身領域不時也有新理論和趨勢出現。」他分享入行以來的體驗:「譬如,以前較流行肌力操練,大家都想擁有健美先生的身形,所以輔助器材都以大型器械為主;但現今則傾向運動型鍛練,於是啞鈴、鋼鈴等便成為練習時的主要工具。因此,作為教練,尤其私人教練(Personal Trainer, PT),與時並進、因時制宜很重要。」

健身教練陸兆明:「有志於入行的新人,就算體型操得有多fit、持有很多份證書,如溝通能力欠奉的話,恐怕亦未必適合在這行業發展。因為健身行業是以人為本的行業,溝通互動很重要。」 

▪ 盤點7大駐院「師」級醫護工作 起薪點3萬起 邊科畢業生具優先入門資格?

▪ 【DSE出路】機場勁缺人|航機交接統籌員起薪點16K獲睇好前景

有志成為PT的新鮮人  4大能力不可缺 

DSE生如對這行業有興趣,並希望在私人教練方面發展長遠職涯,陸教練表示,有4大能力,必須擁有。 

1. 良好溝通能力

作為一對一的私人教練,除要充分了解運動原理、人體骨骼和肌肉的運作,以及掌握營養學知識外,另一要點,是懂得為客人編排適合他們的健身計劃,所以,之前一定要深入瞭解客人需要,與此同時,還要跟對方做好期望管理,避免客人有不切實際想法。 

「所以業界挑選人才時,不會只在意你體型操得有幾fit、持有多少張證書,其個人溝通能力是否到位,往往更為重要;那些性格內向,或說話太率直的人,其實未必適合成為教練,因由初次接觸客人,至為他們提供個人化鍛練計劃,講求的都是良好溝通技巧。」陸教練解釋。 

2. 勤力

勤於從四方八面吸收工作所需的新知識以外,教練對於保持美好體態,以及有健康體魄,亦絕不容怠惰,否則對客人來說,很難有說服力。因此,做私人教練除了能妥善為他人安排健身計劃,也要為自己設計一個持之以恆的Program,整件事是沒有懶惰餘地。 

3. 不被玩樂引誘的耐力

很多人以為做PT時間自由,又有彈性,其實他們的工作黃金時間,正是一般人的正常休閒時段,因此打算入行的人要有心理準備,當人家興高采烈去吃喝玩樂消閒之際,就是你最忙碌的開工時間,假如你不特別熱愛這個工種,純粹為求賺錢而入行的話,這種經常需要早出晚歸兼且周末不能與親友聚面的作息,將會令人感到很吃力。 

4. 願意踏出第一步的動力

現時不少健身中心或健身室,都會招聘兼職,有心入行的年輕人,不妨牛刀小試,了解一下自己是否適合在這一行發展,再慢慢進修。工作期間,多從旁觀摩每位教練的教導方法,多與人交流,將會成為很寶貴的學習經驗。 

Cecilia覺得,瑜伽導師在某程度上其實好比一個身處舞台的表演者,兩者同樣講求說話技巧,並要懂得帶動全場氣氛;萬一偶有「蝦碌」情況時,要用創意去執生,做到臨危不懼。 

瑜伽導師人氣飆升  寓興趣於工作 

另一類同樣以健康、適體能為出發點的人氣工種,是近年新興的瑜伽導師,如要成為專業瑜伽導師,入門條件是接受200小時導師訓練。「這200小時所涵蓋的知識很多,式子研習,瑜伽哲學、人體解剖學等,都是我們需融會貫通的學問,因瑜伽是一個身心靈同步的運動,練習時每個式子也與我們的呼吸、肌肉、關節、心理狀況息息相通。」沉浸在瑜伽超過10年的Cecilia,在疫情期間因深感身心健康很重要,於是決定寓興趣於工作,在去年分別透過實體及網上課程,完成了合共400小時的導師培訓課程,希望「為人師表」後,可令更多人體會到瑜伽對健康帶來的好處。 

對於有同一志向的年輕人,Cecilia表示,循以下3大基本方向走,便可望與理想逐步拉近。 

成為專業瑜伽導師的3大基本步 

1. 以200小時導師培訓為起點 

要成為有認受性的瑜伽導師,完成200小時的導師課程,是最基本的門檻;如想再進一步鞏固根基,可向300小時、500小時的更高層次培訓出發。 

「但一般而言,200至300小時的訓練,已足夠應付教學所需,因在這基礎上,導師會視乎本身專長,以及日後想發展的路向及興趣,再選修一些25至50小時不等的專修課程,例如參加有助達致深度伸展的輪瑜伽(Wheel Yoga)、牆繩瑜伽(Wall Rope Yoga)課程,或進修針對小朋友健康的兒童瑜伽課程,又或專攻準媽咪的孕婦瑜伽等。」 

她續稱:「瑜伽其實可細分成很多類型,所以選讀200小時的導師課程時,最好先弄清楚自己將來想教導哪一類風格的瑜伽,譬如,喜歡節奏較明快的,可專心鑽研流動瑜珈(Vinyasa Yoga);如想協助學員更深層次地鍛鍊肌耐力的話,則可考慮從陰瑜伽(Yin Yoga)課程入手。」 

Cecilia認為,瑜伽導師應打好基礎,不斷自我增值,才可令學生在每次離開班房時,也有所得著。 

2. 挑選證書課程時,可留意一下,和老師「夾唔夾」 

現時坊間有大量的證書課程,揀選時,Cecilia建議可留意一下,老師和你到底「夾唔夾」。「『夾』的意思是,其教學風格是否適合自己,以我的經歷為例,去年報讀瑜伽大師Briohny Smyth的200小時網上課程前,會事先透過影片分享平台及各大社交媒體,了解老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對方在帶領學員做每一式子時,自己能否全盤理解當中指示,因這對於整個學習過程,非常重要。」 

3. 考獲證書後,才是另一個挑戰的新開始 

取得證書後,並不是一件事的完結,而是一個目標的新開始,所以不停步地提升技能,然後和學生分享,是作為導師應有的專業態度。 

當中除了動作技巧,導師的說話技巧也同樣重要,因老師的聲調、語氣、講話節奏、咬字等,對學習氣氛也會產生影響。初試啼聲的導師,想改進自己,平時可在家多對著鏡子或手機鏡頭,模擬上課情況,並加以檢討,將是很管用的方法。 

此外,Cecilia提議,剛起步的新手導師,若想加快進步速度,不妨邀請各方朋友來試堂。「總之,熟能生巧,是永恆不變的求進定律。」她稱。 

  

撰文︰TY  圖片︰被訪者提供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More from this category: Industry stories

Top search terms

Want to know what people are searching for on Jobsdb? Explore our top search terms to stay across industry trends.

Subscribe to Career Advice

Get expert career advice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providing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agree to the Collection Notice and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