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公司裏,總會有能力不一的員工,而愈有能力的員工愈常被委派工作,究竟是「能者多勞」,抑或只是公司壓榨打工仔的美麗砌詞?近日有網民於Dcard討論區發文,提醒廣大打工仔切勿讓公司知道你的額外技能,否則下場將會很慘!
樓主以「唔好俾公司知道你有啲咩額外技能」為題發表「警世文」,從事Marketing工作的他,平時主要負責構思Marketing Plan及舉辦活動,但前陣子不慎被上司發現自己懂得剪片,結果公司將所有剪片重任交予樓主,令他不禁自嘲:「乜原來我自己轉行做咗剪接師我都唔知?」
帖文一出,竟引來不少有同樣遭遇的網民留言:
「same here,出一份糧要人打兩份工,邊有咁理想!」
「文員仔,但執貨搬貨係我;知我以前做排版,又話要我出本公司貨本目錄;知我識畫圖,又要我坐係退休師傅個位到幫佢畫圖。」
「我做設計,頂頭上司叫我幫埋隔離部門做,但隔離部門冇份出糧畀我,即係叫我做免費勞工!」
「我淨係識用imovie都比人叫我剪片⋯⋯」
「我本身做緊Learning officer,俾老細發現我識做graphic design,宜家有咩嘢都搵我做design,不過我係開心嘅,佢inspire咗我可以轉行。」
「依d位就照做住先,當儲下經驗同作品,到你真係有能力既時候,就要求加人工,唔加就走。」
▪ 勁OT、怕被炒!打工仔4大職場問題 如何應對以回復精神健康?
▪ WFH後遺症!網民呻無收工時間 AL放假被要求工作要點應對?
能者多勞? 能者過勞?
從上述情況可見,不少網民曾被公司要求身兼多職。很多公司理應填補某些職位空缺,然而為了節省人力成本,將空缺職位的工作分散給一些「周身刀」或能力較高的現職員工處理,美其名是「能者多勞」,實際是「人盡其用」,以「一份糧」抵「幾份糧」,難怪香港打工仔長期勞累。
根據美國科技公司Kisi早前進行的「最佳工作生活平衡城市」研究,顯示香港連續兩年蟬聯榜首,工時遠超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每周工作40小時,每周工時超標29%,情況嚴重。
造成「能者多勞」的原因
員工方面
– 能者不懂拒絕
Office裏公認的能者通常都十分「受歡迎」,同事、上司都會將緊急或高難度的工作交給能者處理,而其又有求必應,或礙於情面不好意思拒絕,其他人便變本加厲。結果只會令自己愈積愈多工作,陷入萬劫不復的循環中。
公司方面
– 降低管理風險
站於管理層角度,當然傾向將所有重要的工作分配給最有能力的員工處理,高效率、成效好,可減少管理層跟進工作的頻率及次數,工作壓力及管理責任也能降至最低。
– 架構制度
大多公司均屬從上而下的組織架構,下級必須完成上級分配的工作,基於上述原因,自然較多工作落在能者身上,卻又無法拒絕。
– 管理問題
主管的領導存在缺失,加劇員工工作分配不均的情況。
– 人才不足
公司缺乏人才,能信任、重用的員工少之又少,才會不斷分配工作予某幾位能者。
▪ 打工壓力大?3種低壓工作遠離人事、還你安靜及大自然的環境
「能者多勞」造成的影響
員工方面
– 長期過勞
當大多的工作壓力及責任都壓在能者身上,便會由多勞變成過勞,不利身心健康。
– 影響心理健康
美國多間大學曾合作進行研究,調查若職場中大家都找能者解決問題,能者的心理感受,結果顯示,能者們並不開心。別人的要求或投放於能者身上的期望,或成加重他們心理壓力的負擔。而且再強的人精力也有限,一人負責過量工作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錯誤,一旦被委派的任務出狀況還會備受怪責,需承受更多壓力。
公司方面
– 浪費人力資源
職場一旦長期有「能者多勞」的情況,表示能者已人盡其才,但其餘部分的人力資源仍未能被充分利用,他們的工作能力及積極性無人關注,助長坐領乾薪情況,形成惡性循環,令公司冗員比人才多。
– 過度依賴能者
若大多工作由能者包辦,便會令其他人產生依賴、變得懶惰,遇到棘手問題就將其拋給能者處理,一旦能者離職,欠缺有能力接手的人才,公司便容易陷入停滯狀態,造成損失。
– 人才流失
大多情況下,員工的收入都是固定的,代入能者的角度,領着同樣的人工,工作量卻翻倍,多勞卻沒有多得,容易削弱能者的工作積極性,最後心淡離職,引致人才流失。
▪ 各國推不減薪4天工作制 日本相關政策商議中 本地網民:「5天工作已經難﹗」
避免「能者過勞」的方法
員工方面
– 學會拒絕
能者應為自己設立接受及回絕工作的界線,超出能力範圍或個人承受壓力的限度時,便要懂得拒絕,以下為你提供3個簡單的拒絕方法:
-
表示自己手頭上有更緊急的要事正在忙
-
告訴對方你未必能完成他期望你完成的所有工作
-
總之不要輕易答應對方要求,盡量搬出藉口,讓對方知難而退
– 檢視自己需要
部分能者不怕蝕底,或想透過多勞爭取表現,那麼便要檢視多勞是否能帶來你想要的價值,若果額外的工作既沒讓你得到物質回報,而又影響到本來的工作表現,根本毫無意義,不值得你投放心機。
公司方面
– 制定公平的獎賞升遷制度
能者可以多勞,但亦應多得,制定以努力為本的獎賞升遷制度,有助提升整體員工的積極性;能者亦不會產生待遇不公的想法,以留住人才。
– 帶動弱者能力
公司應盡可能拉近所有員工的能力差距,例如有意識地培養弱者,透過能者、弱者合作,提升其工作能力,紓緩能者過勞情況,同時降低能者流走所帶來的損失。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